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修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层
  • 2篇新生代
  • 2篇油气
  • 2篇盆地
  • 2篇层序
  • 2篇层序地层
  • 1篇地层分析
  • 1篇地层学
  • 1篇地层学研究
  • 1篇地质
  • 1篇东南
  • 1篇盐下
  • 1篇氧同位素
  • 1篇油气地质
  • 1篇油气圈闭
  • 1篇有利区带
  • 1篇三角洲
  • 1篇同位素
  • 1篇尼日尔三角洲
  • 1篇琼东南盆地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北京大业嘉成...

作者

  • 4篇王春修
  • 1篇蒋春雷
  • 1篇陈书平
  • 1篇肖华
  • 1篇崔旱云
  • 1篇韩煦

传媒

  • 2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1996
  • 1篇199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珠江口盆地海相中新统层序地层分析及其意义被引量:18
1996年
对珠江口盆地5口井的海相中新统层序地层分析,发现了10个层序界面及9个最大海侵面,用综合生物地层年表确定了层序界面年代。大多数层序界面时间上可与深海沉积间断及氧同位素曲线正向偏移相对应,气候变冷及冰川型海退是形成层序界面的重要原因,本区占水深曲线与Haq等(1987)的海平面曲线对比表明,古水深的变化在二级周期上受沉降的海平面变化控制。本文探讨了中中新世早中期本区北东向古海流的加强事件及区域储盖组合与海平面相对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据层序地层分析将上、下第三系分界置于珠江组下部大砂岩底附近。
王春修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层序地层分析层序界面氧同位素储盖组合
桑托斯盆地盐下成藏条件与成藏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通过系统分析、类比、总结巴西桑托斯(Santos)盆地及相邻坎波斯(Campos)盆地已发现的盐下油气田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对桑托斯盆地盐下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及成藏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成藏条件主要有构造演化、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等5大要素。成藏规律为:储层发育程度是盐下油气成藏的关键;盐的分布控制了油气藏的分布;古隆起带是油气藏分布的有利区带。
蒋春雷王春修崔旱云
关键词:成藏条件成藏规律有利区带
琼东南盆地晚新生代层序地层学研究被引量:6
1992年
琼东南盆地上第三系一第四系下部可划分出11个层序界面,用生物基准面确定的年代分别是1.2Ma,1.6Ma,2.0Ma,2.3Ma,2.8Ma,3.2Ma,5.2Ma,9Ma,15Ma,18Ma,21Ma。研究了各层序的沉积相,发现了一批砂岩储集体,它们与具较好生烃潜力的半深海相泥岩相匹配,可成为该区新的勘探目标,本区的古海流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它对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春修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晚新生代层序地层学油气地质
尼日尔三角洲新生代褶皱作用及相关的油气圈闭被引量:12
2013年
尼日尔三角洲是世界上重要的含油气区,褶皱构造在其油气藏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尼日尔三角洲的石油勘探资料,分析了褶皱的成因类型及不同类型褶皱的时序关系。尼日尔三角洲从陆上到海上可以划分为伸展带、过渡带和挤压带等三个构造带,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重力滑动构造体系。伸展带以逆牵引滚动背斜为特征,以背斜型圈闭为主,断块圈闭和岩性-地层圈闭为辅;过渡带为泥底辟相关的披覆褶皱,以背斜型圈闭为主,伴生泥底辟肩部和之间的砂岩尖灭圈闭;前缘挤压带发育逆冲断层相关褶皱,发育背斜和断背斜圈闭,背斜肩部和背斜之间发育砂岩尖灭圈闭。褶皱时间分别始于始新世、中新世以及中中新世—上新世。褶皱作用引起的地层剖面的缩短平衡了伸展作用引起的剖面的伸长。尼日尔三角洲与褶皱相关的圈闭,包括背斜、砂岩透镜体等富集了尼日尔三角洲绝大部分的油气。
陈书平王春修肖华张兰英韩煦
关键词:尼日尔三角洲褶皱圈闭油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