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晖

作品数:35 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乳腺
  • 14篇中医
  • 11篇乳腺癌
  • 11篇腺癌
  • 4篇治法
  • 4篇乳腺炎
  • 4篇中医外科
  • 4篇外治
  • 4篇外治法
  • 4篇腺炎
  • 3篇阴性
  • 3篇阴性乳腺癌
  • 3篇用药规律
  • 3篇增生
  • 3篇乳腺增生
  • 3篇乳腺增生病
  • 3篇三阴
  • 3篇三阴性乳腺癌
  • 3篇中药
  • 3篇中医治疗

机构

  • 27篇北京中医药大...
  • 18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北京大学
  • 3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鼓楼中医...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作者

  • 35篇王春晖
  • 20篇裴晓华
  • 4篇刘宇飞
  • 3篇梁晨
  • 3篇朱怀球
  • 3篇杨旭杰
  • 3篇郭倩
  • 3篇赵乐
  • 2篇武瑞仙
  • 2篇张琼
  • 2篇于博文
  • 2篇刘庆义
  • 2篇谭洁
  • 2篇沈慧
  • 2篇张晓苗
  • 1篇李倩
  • 1篇崔梦迪
  • 1篇樊英怡
  • 1篇范洪桥
  • 1篇鲍身涛

传媒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中医学报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河南中医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家庭中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医教育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通信管理与技...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199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与炎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及血清hs-CRP tHcy水平与脑梗死辨证的关系
本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   一、文献综述: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炎症与高血压这一较新的命题。目前多项研究表明,高...
王春晖
中医外科“肌肤”考释与辨证施治被引量:3
2016年
察"肌肤"在中医外科的诊治中必不可少。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色,在中医外科的诊疗中同样至关重要,历代中医古籍中通过辨肿痛、辨脓、辨痒等体表肌肤情况,来判断中医外科疾病的特点,正确指导施治。尤其在明清时期中医外科三大学术流派"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中,《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3本书对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把体表肌肤的情况和辨证施治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医外科的发展。
武瑞仙梁晨王春晖裴晓华
关键词:中医外科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乳岩'的历史沿革及认识
目的:研究和明确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发展脉络、相对优势以及在现代综合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方法: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梳理中医治疗乳腺癌发展过程,回顾古代到现代中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则治法,明确中医发展脉络.结果:中医药治疗...
王春晖裴晓华孙艳丽
关键词:乳腺癌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二硫化二砷和粉防己碱对三阴性乳腺癌联合作用的研究
研究目的:在既往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观察研究二硫化二砷和粉防己碱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联合作用。研究方法:1.细胞实验:(1)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条件下二硫化二砷、粉防己碱单独及联合干预后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HCC1937不同...
王春晖
关键词:二硫化二砷粉防己碱三阴性乳腺癌
文献传递
裴晓华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经验被引量:5
2019年
乳腺癌的发生与情志相关性极大,患者多有肝气郁结的表现,肝气不得升发,疏泄失常,而致肝气横犯脾土,导致脾气亏虚而运化失常,水液输布异常,从而成湿成瘀,阻滞脉络。裴晓华老师认为治疗当从固护中焦脾胃入手,主张健脾利湿,疏补兼施,补益脾气则气血生化有源、运行有力;疏通经络则瘀血可散,水湿可泻。因此,裴老师多选用防己黄芪汤进行化裁加减。裴老师临证也常用局部刺络拔罐疗法和艾灸,以通调三焦气机,调理肺、脾、肾三脏,化行气血。
王春晖孙艳丽李倩王艺颖樊英怡
关键词: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名医经验
基于中医理论探讨“瓦博格效应”与自噬在肿瘤防治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肿瘤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调控肿瘤能量代谢成为防治肿瘤的研究热点。"瓦博格效应"为肿瘤细胞特有的代谢方式,自噬是细胞重要的物质代谢方式与保护机制,自噬缺陷则促进肿瘤发生,两者在能量代谢方面密切相关,且代谢特点均与脾失健运的表现非常相似,属于中医脾虚范畴。因此,通过健脾中药抑制"瓦博格效应"并促进肿瘤细胞自噬可能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新思路。
于博文王春晖裴晓华
关键词:自噬脾虚糖酵解
乳腺增生病中药外治方组方规律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药外治法对乳腺增生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录入方剂信息,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乳腺增生病外治方剂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核心组合及发现新方。结果:共筛选纳入175组方药,其中乳香、没药、冰片是乳腺增生病中药外治法中使用频次最高的3味药;得到核心组合25个,演化18个治疗乳腺增生病中药外治法组方。结论:所分析数据库中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外用组方中,多以活血药为主,兼以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等,挖掘得到的新方可以认为由类方化裁而成。
王春晖裴晓华孙艳丽李倩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中药外治法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用药规律
浅谈中医对乳腺癌的防治被引量:1
2014年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中医对此病开展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中医认为情志内伤、禀赋异常、饮食因素、六淫外邪(风、火、寒、湿、暑、燥)等均可导致体内正气不足、阴阳失调,从而导致乳腺癌发生。情志异常则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气滞、痰凝、血瘀而成肿块,精神和心理的负面影响增加了乳腺癌的危险性。
裴晓华王春晖
关键词:中医乳腺癌
10种口服中成药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10种口服中成药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Wanfang、VIP、Sino Med、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相关口服中成药治疗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月1日。2人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Stata14.0、Gemtc14.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61项RCTs,涉及10种口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化疗为共同干预措施,口服中成药改善乳腺癌Ⅰ~Ⅲ期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的疗效排序为参一胶囊>金龙胶囊>西黄丸/胶囊>平消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华蟾素胶囊>槐耳颗粒>小金片/丸;改善Ⅰ~Ⅲ期患者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的疗效排序为金龙胶囊>西黄丸/胶囊>华蟾素胶囊>平消胶囊>复方斑蝥胶囊>槐耳颗粒>小金片/丸;改善Ⅲ~Ⅳ期患者ORR的疗效排序为槐耳颗粒>西黄丸/胶囊>参一胶囊>华蟾素胶囊>平消胶囊>小金片/丸;改善Ⅲ~Ⅳ期患者DCR的疗效排序为平消胶囊>参一胶囊>西黄丸/胶囊>华蟾素胶囊>槐耳颗粒>小金片/丸;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改善率的疗效排序为西黄丸/胶囊>槐耳颗粒>参一胶囊>华蟾素胶囊>金龙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平消胶囊;西黄丸有益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平消胶囊有益于提高OS;缓解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的疗效排序为参一胶囊>槐耳颗粒>华蟾素胶囊>西黄丸/胶囊>贞芪扶正颗粒>平消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小金片/丸;减少消化道反应发生率的疗效排序为贞芪扶正颗粒>西黄丸/胶囊>槐耳颗粒和参一胶囊>平消胶囊>华蟾素胶囊>小金片/丸>复方斑蝥胶囊。结论对于Ⅰ~Ⅲ期患者,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改善ORR的效果显著,金龙胶囊联合�
来保勇吕灵艳赵静楚爱景王春晖裴晓华
关键词:中成药参一胶囊金龙胶囊复方斑蝥胶囊槐耳颗粒贞芪扶正颗粒
肠道病毒组学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的进展及挑战
2023年
肠道病毒对肠道微生物群系的种群结构、细菌性状乃至人体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相比肠道细菌,人们对其的研究和了解仍然很缺乏.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的快速发展,为从组学途径深入研究肠道病毒提供了契机.本文针对当前肠道病毒组学领域以噬菌体、真核病毒等为对象的高通量数据,总结并分析了近年来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共性方法和技术的发展,梳理了一系列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和技术,其中大多适用于基于宏基因组或宏病毒组两种策略的病毒组学分析.同时,针对目前实际生物学问题和临床问题的复杂性,人工智能方法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未来三代测序技术可能的广泛使用,讨论了病毒组学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方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江小青李墨尹衡闯郭倩谭洁吴姝芳王春晖朱怀球
关键词:宏基因组数据挖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