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治
- 作品数:18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粮食生产 粮食商品化 粮食价格
- 1988年
- 如何分析当前粮食生产形势,如何解决将趋尖锐的粮食供需矛盾,是迫切需要认真讨论研究,统一认识,采取措施的重要问题。我认为在粮食问题上。
- 王永治
- 关键词:粮食生产粮食价格农民农业生产资料经济作物粮食产量
- 治理经济环境与价格改革
- (一)10年价格改革1988年5、6月份提出了闯过价格改革难关的想法。在方案准备就绪,即将作出最后决策时,料想不到的席卷全国的"抢购风",使价格改革的形势突变。这不能不使人们对价格改革提出种种问题,是价格改革搞错了,还是...
- 王永治
- 文献传递
- 必须进一步研究工资与价格的关系
- 1988年
- (一)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低工资低物价”的政策。为了维持大多数低工资收入职工的生活,实行稳定物价的方针,控制了市场零售物价总指数的上升幅度。同时,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了职工工资。所以,工资与物价的关系问题不突出。由于种种原因,工资较长时间没有提高,但采取了冻结物价或严格控制市场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的幅度,增加了家庭就业人数,对基本生活必需品进行了定量供应。
- 王永治
- 关键词:物价上涨职工工资工资收入生活必需品
- 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是当务之急
- 1986年
- 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它必然伴随着成绩和希望而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冷静地思考和妥善解决,以推进改革的深化。一九七九年以来的农村经济改革,使中国的农村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成功,解放了农村长期被压抑着的生产力。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积极性异常高涨。农民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兴起。
- 王永治陈兴动
-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商品经济土地抛荒经济管理棉花种植行政管理体系
- 关于农产品价格的几点想法
- 1985年
- 一、要研究农村商品生产大发展给物价工作带来的新问题 1、如何自觉利用价值规律,通过价格杠杆来促进或限制某些农副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从而把农副产品的生产在大的方面纳入计划要求,平衡供求,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调整比价的原则,除仍应坚持各种农产品的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和农产品的比价要以粮食价格为中心外,还要考虑使农民种植各种农产品能够大体上得到相同的收益。所以。
- 王振之王永治韦韵琅
-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农副产品粮食价格价格杠杆农民
- 总结经验 提高认识 推动改革
- 1987年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价格改革已进行了八年,它对我国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如此重大的改革进行总结,进一步明确价格改革的目标,确定深入改革的方案,研究具体对策,是十分必要的。这将使我们坚定地。
- 王永治
- 关键词:价格管理体制价格杠杆浮动价格盈利率涨价因素物价总水平
- 搞活大中型企业要改善外部环境
- <正>根据1987年3月对山西省机械行业大中型企业进行的调查,我们认为,目前机械工业的大多数行业,特别是重型矿山机械行业的现实状况可基本描述为:不改造不能向前;需要改造又缺钱;改造后又不能立即赚钱。这实际上是一种恶性循环...
- 王永治谢多
- 文献传递
- 价格与供求——兼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被引量:6
- 1983年
- 长时期来,我们重视价值决定而忽视价值实现;对价值决定也只重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阐述的不考虑社会需要的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忽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阐述的以社会需要为前提的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的必要的劳动时间,即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计划价格的制定中,重视生产成本,忽视社会需要。这实际上是把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割裂了,理论上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实际中又不适当地从价格环节助长了产需脱节、经济效益不高等弊病。因此,必须根据马克思的原意,正确理解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 王永治王振之
- 关键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需要价格改革计划价格
- 论综合平衡与经济管理体制
- 1981年
-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属于宏观经济的问题。它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探讨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不少.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综合平衡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关系。只有采取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要求。
- 王永治高程德
- 关键词:国民经济各部门经济管理体制客观经济规律国民经济管理企业
- 关于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几个问題
- 1987年
- 实行厂长负责制是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活力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的试点经验,丰富与发展了厂长负责制的具体内容,使厂长负责制逐渐成熟起来。在实行厂长负责制的问题上,我们认为主要要弄清三个问题:一、厂长负责什么?二、厂长对谁负责?三、厂长如何负责?在这三个问题上,必须明确具体,不能含混其词,不能用抽象的原则宋代替详尽的规定。否则,就会使厂长无所适从,难以行使职权,从而使厂长负责制名存实亡。
- 王永治林顺宝
- 关键词: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