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灌云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肢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为研究时段,方便选取此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共选择4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开展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Johner-Wruh评分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Johner-Wruh评分优良率为80.00%,与对照组50.00%相比较高(χ~2=3.95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30.00%相比较低(χ~2=4.329,P<0.05);观察组治疗前VA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利于患者骨折愈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缓解患者痛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推荐探索性推广。
- 王洪伟
- 关键词:四肢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 48例胫骨骨不连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发生的原因、再次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48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骨不连的原因,总结治疗方法。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8个月~36个月),未发生骨髓炎等并发症。经X线片检查,骨折均骨性愈合,其中6~12个月愈合25例,12~18个月愈合17例,大于18个月愈合6例。结论: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严重、因其特殊的解剖形态、血供特点及骨折复位不佳、内固定选择不当、手术不规范、感染等因素,骨折发生不愈合率较高,自体髂骨植骨加可靠固定是治疗的重要方法。
- 王洪伟
-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不连手术
- 2种手术方式对60岁以上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比较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60岁以上GardenIII-IV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A组)和全髋关节置换30例(B组)治疗62例GardenIII—IV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比较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术后并发症以及2次手术发生率等指标。结果:62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4年(3~8年)。2组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2次手术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别,但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低于B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各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王洪伟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予跟骨骨折患者跗骨窦切口并配合使用微型钢板、空心钉内固定的效果。方法 选择灌云县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57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抛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8)采用常规L形切口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n=29)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恢复指标,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两组后足功能优良率,并比较末次随访时解剖结构,另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消肿时间较对照组短,出血量、切口长度较对照组小(P <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后足功能优良率以及术后跟骨宽度、高度、轴长、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与空心钉治疗,操作简单且对患者损伤小,有利于其术后康复,足部功能及解剖恢复良好,并发症风险低。
- 侯飞牛海明何磊徐新宇王洪伟
- 关键词:微型钢板空心钉跟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