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浩然

作品数:19 被引量:18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6篇油气
  • 7篇运移
  • 6篇输导
  • 4篇油气运移
  • 4篇凹陷
  • 3篇砂体
  • 3篇转换带
  • 3篇南堡凹陷
  • 3篇盖层
  • 3篇成藏
  • 3篇垂向
  • 2篇地震资料
  • 2篇东营组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油气富集
  • 2篇油源
  • 2篇泥岩
  • 2篇盆地
  • 2篇侧向
  • 2篇侧向运移

机构

  • 19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广东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河北思科立珂...

作者

  • 19篇王浩然
  • 16篇付广
  • 3篇孙同文
  • 3篇张博为
  • 2篇历娜
  • 2篇吕延防
  • 2篇胡明
  • 1篇张居和
  • 1篇王海学
  • 1篇王超
  • 1篇刘哲
  • 1篇张姣
  • 1篇邓玮
  • 1篇王伟

传媒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石油物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源断裂输导油气优势路径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2023年
在油源断裂厘定及其输导油气优势路径控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地震和测井、录井资料,对油源断裂活动性优势路径、内部岩性优势路径和断面油气势能优势路径进行研究,综合预测油源断裂输导油气优势路径.通过加权赋值计算油源断裂输导油气优势路径综合评价参数,确定油源断裂附近油气成藏有利范围.利用该方法预测渤海湾盆地冀中拗陷廊固凹陷大柳泉地区F3油源断裂输导油气优势路径,结果表明:F3断裂共发育3个活动性优势路径、2个内部岩性优势路径和6个断面油气势能优势路径.油源断裂输导油气优势路径综合评价参数大于1.65的范围为F3断裂附近油气成藏有利范围,与研究区目前已探明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油源断裂输导油气优势路径预测是可行的,有助于寻找油气勘探有利目标.
王浩然宿碧霖付广
关键词:油气成藏渤海湾盆地
油源断裂内油气运移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2023年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中油源断裂附近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源断裂内油气运移优势通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油源断裂凸面脊和断裂填充物油气运移分布区,二者耦合建立了一套识别油源断裂内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大柳泉地区沙三中亚段F3油源断裂内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的识别中,结果表明:F3油源断裂内可识别出5条油气运移优势通道,其中4条油气运移优势通道分布在断裂南部,1条油气运移优势通道分布在断裂北部,与目前F3油源断裂附近沙三中亚段已发现油气分布在中南部和北部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识别油源断裂内油气运移优势通道是可行的。
王浩然宿碧霖付广
关键词:油气运移识别方法
断裂转换带作为油气侧向、垂向运移通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9年
断陷盆地大量油气勘探证实油气并非围绕整条断裂分布,而往往集中分布于断裂转换斜坡、弯曲转折端、交汇区及末端等断裂转换带位置,表现出明显的运移通道特征。为了查明断裂转换带输导油气的优势条件及模式,在对其形成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油气运移特征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转换带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既可以作为油气侧向运移通道,又可以作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当作为侧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条件:①具备油气侧向运移的流体势梯度;②砂体发育,储层对接概率大且侧向连通性好;③具有相对低的垂向与侧向渗透率比。侧向运移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破坏型-侧向连通油气运聚模式和破坏型-垂向、侧向封闭油气运聚模式,油气富集层位一般与运移层位一致。当作为垂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条件:①“硬连接”型转换带活动强度一般较大,容易幕式开启作为通道;②“硬连接”型转换带处断层面常为脊状低势区,有利于油气发生汇聚;③应力集中、裂缝发育,容易破坏盖层发生油气垂向渗漏。垂向运移也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完全破坏型-油气垂向穿斜坡渗漏模式和破坏型-油气沿断层面垂向运移模式,油气一般被调整至浅层富集。通过矿物沉淀速率、成岩作用、地下水渗漏及矿床突水现象等,均可证实断裂转换带部位曾是流体运移的通道。
孙同文孙同文吕延防吕延防付广王海学
关键词:流体势砂体侧向运移垂向运移油气运移通道
冀中坳陷大柳泉地区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定量评价
为了研究冀中坳陷大柳泉地区油气分布规律并指导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油气勘探,在冀中坳陷大柳泉地区区域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三维高分辨率地震精细解释资料和测井、录井等资料对研究区内断裂进行分析,根据断裂发育及分布特征和断...
王浩然
文献传递
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优势路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3
2018年
基于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模式及特征,结合三维地震资料、测井和录井资料,分别利用油气成藏期断层活动速率与断面油气势能相结合、砂地比与砂体顶面流体势能相结合的理论,建立了一套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优势路径的确定方法,进而可得到下生上储式油气优势成藏范围。将该方法应用到了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局部构造南屯组一段下生上储式油气成藏中。结果表明:南屯组一段下生上储式油气成藏分为油气垂向运移模式和先垂向后侧向运移模式,分别确定其中油气运移优势路径有17个和11个,相应的油气优势成藏范围分别为2. 3 km和1 km。与研究区内油气实际分布规律相对比,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确定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优势路径,有利于划定下生上储式油气优势成藏范围,可以为油气勘探提供指导作用。
王浩然付广宿碧霖孙同文汤文浩
关键词:成藏组合油气运移南屯组海拉尔盆地
油源断裂转换带识别及输导油气有利条件研究
为了对油源断裂转换带进行识别并研究其输导油气的有利条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冀中坳陷文安斜坡构造带、留楚构造带和大柳泉-河西务构造带为例,分析了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特征,确定出断裂的强烈活动时期、形成及演化历史,从...
王浩然
关键词:转换带
文献传递
断-砂配置中油气运移方向的判别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6
2016年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中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和沿砂体侧向运移机制及所需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利用模拟实验结果确定出的断裂填充物排替压力和砂体排替压力的相对大小,建立一套断-砂配置中油气运移方向的判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南堡凹陷5个典型区块7条输导断裂与东营组53个砂层配置中油气是沿断裂垂向运移还是沿砂体侧向运移的判别中。结果表明:东营组53个砂层中有35个砂层的排替压力小于断裂填充物的排替压力,油气沿砂层侧向运移,油气钻探为油层或油水同层;有18个砂层的排替压力大于断裂填充物的排替压力,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油气钻探为水层或干层,这一研究结果与目前油气钻探所揭示的油气分布相吻合;该方法用于判别断-砂配置中油气是沿断裂垂向运移还是沿砂体侧向运移是可行的。
付广王超历娜王浩然
关键词:侧向运移垂向运移南堡凹陷东营组
不同形态砂体油气运移路径分布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油气势能汇聚脊和条带状砂体分布预测,分别建立了大面积连续分布和条带状分布砂体油气运移路径的预测方法,并将其分别应用于吐哈盆地台南凹陷二叠系下梧桐沟组大面积连续分布砂体和渤海湾盆地留楚地区东二段条带状砂体油运移路径的预测,其结果是台南二叠系下梧桐沟组大面积连续分布砂体中发育从北至南6条油运移路径,留楚地区东二段条带状砂体发育从北至南3条油运移路径,台南凹陷二叠系下梧桐沟组已发现的油均分布在从北至南6条油运移路径上,留楚地区东二段已发现的油均分布在从北至南3条油运移路径上,油分布与油运移路径有着较好的吻合关系。
付广邓玮王伟王浩然
基于地震资料判断油气成藏后断裂再活动是否破坏泥岩盖层封闭的方法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研究断裂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基于油气成藏后断裂再活动对泥岩盖层封闭破坏的研究,通过比较油气成藏后断裂再活动速率与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所需最小活动速率的大小,建立了一套基于地震资料判断油气成藏后断裂再活动是否破坏泥岩盖层封闭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齐家—鸳鸯沟地区和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楚地区油气成藏后断裂再活动是否破坏泥岩盖层的研究。结果表明:齐家—鸳鸯沟地区油气成藏后断裂再活动速率小于破坏沙一段泥岩盖层封闭所需的最小活动速率(2m/Ma)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其四周;留楚地区油气成藏后断裂再活动速率小于破坏东一段泥岩盖层封闭所需的最小活动速率(4.1m/Ma)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留楚塌陷背斜构造的核部和留楚南背斜构造的核部。研究结果与齐家—鸳鸯沟地区沙二段和留楚地区东二、三段目前已发现的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基于地震资料判断油气成藏后断裂再活动是否破坏泥岩盖层封闭的方法是可行的。
付广宋戴雷王浩然
关键词:地震资料
油源断裂古转换带恢复及其输导油气的有利条件——以南堡凹陷2号构造F_(10)断裂为例被引量:18
2016年
为了研究油源断裂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以南堡凹陷2号构造F_(10)断裂为例,在油源断裂厘定、断裂转换带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最大断距相减法对F_(10)断裂的古转换带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F_(10)断裂上现今5个转换带在油气成藏期——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已形成,且至今变化不大。通过断裂古转换带流体势、砂体、裂缝分布特征与油气分布之间关系研究,对F_(10)断裂古转换带输导油气的有利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_(10)断裂古转换带输导油气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油源断裂古转换带断面呈凸面状,为流体势的汇聚脊,有利于油气垂向汇聚运移;2油源断裂古转换带控制分支河道流向,砂体发育,有利于油气穿过断层进行侧向运移;3油源断裂古转换带应力集中,裂缝发育,有利于油气垂向和侧向运移。
王浩然付广孙同文
关键词:转换带南堡凹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