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锐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ATR-FTIR技术在小麦籽粒识别上的探索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探索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在小麦籽粒品种(系)识别和籽粒性状突变体鉴别上的应用,本研究采集了91个小麦品种(系)和576个小麦M5突变体及235个对照株系籽粒的ATR-FTIR光谱,其中71个小麦品种(系)用于建立小麦籽粒ATR-FTIR识别模型,20个小麦品种(系)用于外部验证;对建模光谱数据进行7种预处理,在3 600~1 000 cm-1波段内建立小麦籽粒品种(系)识别模型,外部验证检验该模型的准确性;并应用该模型从M5突变株系中鉴定籽粒性状突变体。结果表明,使用多元散射矫正+Norris平滑(MSC+ND)预处理方法建立的小麦籽粒ATR-FTIR识别模型能完全鉴别71个小麦品种(系)的籽粒,且外部验证也证实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应用建立的小麦籽粒ATR-FTIR识别模型,从突变株系中鉴定了4个籽粒性状潜在突变体,突变率为0.69%。本研究建立了小麦籽粒ATR-FTIR识别模型,实现了对不同小麦品种(系)籽粒的区分,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突变体鉴别,拓宽了ATR-FTIR光谱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领域,同时为筛选小麦籽粒性状突变体提供了新的途径。
- 曾玉婷李博王容王炳锐赵林姝张文英刘录祥徐延浩
- 关键词:小麦籽粒突变体
- 药用植物鳄嘴花(忧遁草)的研究概况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鳄嘴花是东南亚地区和我国两广、闽南等地的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近年来,大量针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陆续开展,目前已从鳄嘴花种分离出大量生物活性成分,如萜类、甾体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含硫化合物及各类糖苷类化合物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鳄嘴花具有抗炎、抗糖尿病、抗病毒、抗癌及抗氧化等药理作用。鳄嘴花被广泛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及健康管理,但是对于其作用方式及靶点,活性单体成分的分离和药理作用尚不清楚。对近10年来鳄嘴花的药用历史、植物化学、药理作用、栽培生产、成分提取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鳄嘴花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同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预测分析了鳄嘴花中具有代表性的活性成分,建议以三萜类化合物如羽扇豆醇、黄酮类化合物如牡荆素、荭草素等化学成分作为鳄嘴花药材质量控制的指标。可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 安昌陆琳叶康卓陈盛圳王炳锐郑平秦源
-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B_9和6-BA配合使用对唐菖蒲切花保鲜效果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为提高唐菖蒲切花的保鲜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方法]以粉秀唐菖蒲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对唐菖蒲寿命、观赏值、水分平衡值、鲜重变化率、花青素含量、花瓣质膜相对透性等指标的观测,探讨了B9和6-苄基嘌呤(6-BA)的不同组合对唐菖蒲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切花的瓶插寿命均明显长于CK,而添加6-BA和B9的处理其瓶插寿命与母液相比有较明显的延长。6-BA与B9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6-BA在增加唐菖蒲切花鲜重,改善切花体内的水分状况等方面的作用效果比B9要好。各保鲜剂处理均可抑制植物体内膜脂过氧化物丙二醛的产生,维持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各处理花青素含量随瓶插天数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综合考虑,以4%蔗糖+300mg/L8-羟基喹啉+150mg/L硼酸+20mg/L6-BA+200mg/LB9的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达到22d。
- 王炳锐曾长立
- 关键词:保鲜剂唐菖蒲切花6-BAB9保鲜效果
- 拟南芥纤维素合酶基因时空表达模式与功能预测被引量:6
- 2014年
-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研究纤维素合成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关于高效降解纤维素的问题。该研究通过综合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纤维素合酶基因(AtCESA)家族的进化和芯片表达分析及根据拟南芥全生育期GUS染色结果分析纤维素合酶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发现拟南芥纤维素合酶基因AtCESA1,3,6以及AtCESA4,7,8分别参与细胞壁初生壁和次生壁的合成并存在明显的共表达现象。其中,AtCESA1,3,6在全生育期表达,AtCESA4,7,8主要在根、茎和叶脉等次生壁细胞中表达。AtCESA5和AtCESA6、AtCESA2和AtCESA9以及AtCESA1和AtCESA10等基因对均有基因重复作用。根据AtCESA家族基因表达模式和分子演化关系可以推测,AtCESA5对AtCESA6以及AtCESA9对AtCESA2可能分别存在功能冗余。此外,AtCESA9的表达具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上述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拟南芥纤维素合酶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韩笑郭凯李新新刘绪王炳锐夏涛彭良才丰胜求
- 关键词:拟南芥细胞壁纤维素合酶
- 药用植物三萜类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2年
- 三萜类化合物种类多样,来源广泛,存在于许多药用植物中,它们以游离形式或者以与糖结合成苷或成酯的形式存在,多具有信号分子、逆境响应等生物活性,同时也是许多药用植物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在现代药理研究中,发现其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生育和免疫调节等多方面作用。三萜类化合物在植物天然产物中数量、种类最多,主要以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形式存在,由2,3-氧化角鲨烯(2,3-oxidosqualene)通过氧化角鲨烯环化酶(oxidosqualene cyclase, OSC)催化环化生成100多种不同的三萜骨架,进而形成巨大的结构多样性。该文综述了药用植物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就植物三萜类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及关键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对参与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调控、结构特征等进行解读,为进一步开展三萜类化合物的相关研究如代谢流的定向调控、异源生物合成等提供参考,为三萜类的合成调控及优质种质的筛选提供依据,为药用植物三萜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基础材料。
- 安昌秦源秦源屈祺王炳锐王炳锐
- 关键词:药用植物三萜类生物合成关键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