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锋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吕梁学院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原子
  • 3篇斯塔克效应
  • 3篇能级
  • 3篇氢原子
  • 3篇N
  • 2篇氢分子
  • 2篇氢分子离子
  • 2篇微扰
  • 2篇微扰理论
  • 2篇分子离子
  • 1篇薛定谔
  • 1篇薛定谔方程
  • 1篇时频
  • 1篇时频分布
  • 1篇频分
  • 1篇谐波
  • 1篇脉冲
  • 1篇久期方程
  • 1篇含时薛定谔方...
  • 1篇高次

机构

  • 5篇吕梁学院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王燕锋
  • 2篇夏昌龙

传媒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吕梁高等专科...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均匀场中氢分子离子高次谐波产生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在非Born-Oppenheimer近似下,通过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方法,对氢分子离子在不均匀场中高次谐波的产生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显示,同均匀场相比,电离的电子在不均匀场中加速会获得更多的能量,从而更有利于得到宽频谱.此外,通过优化不均匀场中的空间不均匀度,长量子路径被明显的抑制,最终通过叠加110阶到150阶谐波,获得一个60as的孤立阿秒脉冲.同时,通过库仑势和激光场的相互作用势以及时频分布图解释了其中的物理机制.
王燕锋夏昌龙
氢分子离子的两个核对谐波贡献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方法研究H+2的两个核分别对高次谐波产生的贡献.结果表明,在激光场的作用下两个核周围的电子分布不同从而导致了在不同时刻两个核对谐波产生的贡献不同,即在半整数个光周期谐波的产生主要由核1贡献而在整数个光周期主要由核2贡献.然后结合时频分布图和电子和核波包密度图,对其物理机制进行了合理解释.
王燕锋夏昌龙
关键词:高次谐波时频分布含时薛定谔方程
氢原子n=3能级的一级斯塔克效应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量子力学中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和n=2对应能级的久期方程,推导出n=3能级的氢原子斯塔克效应中的久期方程,并计算出该状态下氢原子在电场中的能级分裂情况.
王燕锋
关键词:微扰理论氢原子斯塔克效应久期方程
氢原子n=5能级的一级斯塔克效应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用简并微扰理论计算氢原子n=5能级的一级斯塔克效应,并给出该状态下氢原子能级在电场中的分裂情况.
王燕锋
关键词:微扰理论氢原子斯塔克效应
氢原子n=2能级的二级斯塔克效应被引量:1
2016年
运用简并定态微扰理论计算了氢原子n=2能级的二级斯塔克效应,并给出了该状态下氢原子能级在电场中的分裂情况。
王燕锋
关键词:氢原子斯塔克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