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民
- 作品数:20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新疆北部两种兔尾鼠乳酸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法分别分析了黄兔尾鼠(Lagurus lutcus Eversmann)和草原兔尾鼠(Lagurus lagurus Pallas)的八种组织器官(肝脏、心脏、肌肉、肾脏、胃、脑、肺和横膈)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同工酶。实验结果表明,(1)在同种动物的不同组织中,同工酶谱带及活性表现不同,具组织特异性。(2)异种动物的相同组织中,每种同工酶的谱带和活性不同,具有种间特异性。(3)在异种动物中,EST同工酶的差异性大于LDH同工酶的差异性;因此,EST同工酶可作为区分亲缘关系相近物种的遗传指标。(4)黄免尾鼠似乎是通过增加LDH同工酶的B亚基和EST同工酶的活性来适应干旱及半干旱的荒漠生境。
- 王爱民李红叶张晓岚廖力夫蒋卫
-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酯酶同功酶
- 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中卵黄溶致液晶的形变特征被引量:1
- 1993年
- 运用透射电镜的超薄切片技术和冰冻蚀刻复型膜技术研究了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过程中印黄溶致液晶YLLC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颗粒细胞吞噬消化卵黄球所形成的YLLC通常是膜片层排列紧密的脂质体样结构,或为膜片层叠加排列的结构以及不规则的同心圆结构.这些YLLC结构不稳定,当被颗粒细胞释放后.因空间的扩大和水份的增加.YLLC吸水膨胀.形成规则的.膜间距增加的稳定脂质体样结构;YLLC能随体液流动,呈流体状.根据YLLC形态变化的行为,作者认为鱼类滤泡闭锁的生物学意义在于清除卵黄中不正常卵母细胞,并且使印黄物质重新吸收利用.但不参与内分泌激素的合成.
- 王爱民吴熙载何海平
- 关键词:鱼纲
- 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中液晶形成的光镜和电镜观察被引量:3
- 1992年
-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生物体內普遍存在流动而有序的液晶态结构,液晶态和生命活动的关系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研究莫桑鼻给非鲫的卵子发生时发现,卵巢内存在大量的滤泡闭锁现象。同时发现这种现象伴随着液晶态的出现。滤泡闭锁和液晶形成的关系如何?液晶形成的意义何在?为此,运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滤泡闭锁的过程。
- 王爱民
- 应用冷冻割断法研究鱼类卵母细胞生长的制样方法
- 1993年
- 生物样品制备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使扫描电镜能够观察生物组织内部结构;但对生物组织内部结构观察的制样方法多是针对较小细胞组成的实质组织和器官,而对鱼类卵母细胞(尤其是生长和成熟期)这种大型细胞构成的卵巢的制样方法则无报道。本文以越南鱼(Tilapia mossambi-ra)为主,介绍冷冻割断对鱼类卵巢制样,置扫描电镜下观察卵母细胞生长及内部结构变化的方法。
- 王爱民张起麟
- 关键词:卵母细胞鱼类显微镜
- 用电子显微镜表征一种动物卵黄溶致液晶的结构特征及形成过程
- 1992年
- 作者简略总结了用电子显微镜(包括超薄切片术和冰冻蚀刻术)研究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中卵黄溶致液晶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阐明电镜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揭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如卵黄溶致液晶形成的过程、机制、作用以及缺陷等。
- 王爱民
-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
- 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中卵黄溶致液晶的缺陷
- 1993年
- 采用冰冻蚀刻电镜术揭示了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过程中卵黄溶致液晶(YLLC)的缺陷.缺陷主要类型为共焦域、壁、位错(螺旋平动位错和刃位错)、向错、Grandjiean台阶和箍缩.讨论了生物体内YLLC缺陷产生的可能原因以及生物体内溶致液晶对生物膜性结构的形成和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作用.
- 王爱民吴熙载何海平
- 关键词:非洲鲫鱼
- 莫桑比克非鲫卵壳膜形成的电镜观察被引量:5
- 1994年
- 于1986年9-12月对取自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实验鱼网箱中的莫桑比克非鲫,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卵子发生中印壳膜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卵母细胞的生长,在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之间先后出现3层结构,即Z1,Z2和Z3;初步确定:Z1可能由颗粒细胞分泌形成,z2和z3由印母细胞分泌形成,最终z1,z2和Z3融为一体成为卵壳膜。对印亮膜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特殊的生殖习性——衔卵孵化的关系的分析认为,衔卵孵化导致卵壳膜的厚度降低。
- 王爱民
- 关键词:透射电镜
- 有限交换群上Bi-Cayley图的Hamilton性及偶泛圈性
- 设G是一个有限群,S是G的一个子集/(可以含G的单位元/).Bi-Cayley图BC/(G,S/)是一个二部图:其顶点集为G×{0,1},而边集为{{/(g,0/),/(sg,1/)}:g∈G,s∈S}。
...
- 王爱民
- 关键词:CAYLEY图HAMILTON圈
- 文献传递
- 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中卵黄溶致液晶形成的自源过程
- 1993年
- 作者前面的工作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中卵黄溶致液晶的形成有两个过程,即自源过程和异源过程,自源过程发生在卵母细胞内,是卵黄球非结晶区自发消化的过程,异源过程是颗粒细胞吞噬卵黄球,胞内消化卵黄球的过程。虽然,自源过程是一个初始的不完全过程,但它在整个卵黄溶致液晶的形成中起“开启”作用。本文讨论了卵黄溶致液晶形成的相变问题,同时提出了“生物学相变”和“酶致相变”的概念。
- 王爱民
- 关键词:非洲鲫鱼相变
- 四种重金属对绿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25
- 1990年
- 本文报导了4种重金属离子对绿蟾蜍蝌蚪的96h(小时)急性毒性.Ag^+、Cu^(++)、Hg^(++)和 Cr^(+6)的96hLC_(50)值分别是0.29ppm、1.1ppm、0.7ppm 和50ppm.四种重金属都是腐蚀剂,能使蝌蚪皮肤溃烂或脱色,其中以银和铜的腐蚀性最强.不同金属的中毒表现明显不同.由于蝌蚪对重金属的敏感性,蝌蚪作为监测水体污染的检测系统是可行的.
- 王爱民
- 关键词:生物监测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