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栓塞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治疗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1篇单鼻孔
  • 1篇单鼻孔蝶窦
  • 1篇单鼻孔蝶窦入...
  • 1篇蝶窦
  • 1篇蝶窦入路
  • 1篇动脉海绵窦瘘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内介入
  • 1篇血管内介入治...
  • 1篇血管内栓塞治...
  • 1篇入路

机构

  • 6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6篇王玉玉
  • 6篇任光阳
  • 3篇李刚
  • 2篇焦松
  • 2篇犹春跃
  • 2篇代垠
  • 2篇谢明祥
  • 2篇王贵富
  • 2篇王恩海
  • 2篇王培
  • 1篇杨丽
  • 1篇赵洪新
  • 1篇杭维亮
  • 1篇陈小忠
  • 1篇李毅
  • 1篇吴海涛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1996
  • 1篇199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2013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该院2005~2011年收治的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局麻或全麻下,采用股动脉入路,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方法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37例患者一次栓塞成功29例,二次栓塞成功4例。4例采用球囊堵塞颈动脉近端和远端的方法治愈。颈内动脉通畅率89.19%(33/37)。有5例患者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5/37),经过对症治疗后情况好转。结论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经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李刚焦松犹春跃代垠任光阳王玉玉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
80例脑脓肿手术治疗的回顾分析
1996年
本文对80例脑脓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脑疝例。后者9例仅行我院自制的有槽手锥锥颅脓肿抽吸术(AADTA),其余17例行施AADTA缓解脑疝后再作脓肿切除术(AE),死亡率为15%。结果表明,AADTA与AE有机结合不失为一种处理脑脓肿脑疝的有效方法。
王恩海王贵富王培任光阳谢明祥王玉玉
关键词:脑脓肿脑疝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临床分析──附100例报告被引量:1
1995年
王贵富任光阳谢明祥王玉玉王恩海杨丽杭维亮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脑出血外科手术
小儿脑积水的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对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镜下进行第三脑室造瘘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不同原因造成的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进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结果术后随访1~36个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影像学CT或MRI复...
王玉玉任光阳
文献传递
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与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研究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介入性治疗的效果,评价栓塞介入性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要点及临床治疗效果,为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8例前交通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变,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6个月,评价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结果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进行栓塞治疗后60例患者的动脉瘤完全栓塞,得到治愈;6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为栓塞不完全;2例患者死亡。经栓塞介入性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的GCS评分在手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6个月,60例栓塞完全患者仅2例发生复发,其余病例则恢复良好。结论前交通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李刚代垠焦松犹春跃任光阳王玉玉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栓塞治疗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43
2013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试验研究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至我院就诊的74例垂体瘤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43例,年龄19~61(32.9±9.8)岁。40例为经神经内镜治疗的患者(神经内镜组),34例为显微镜治疗患者(显微镜组)。两组患者共随访6个月。比较显微镜及神经内镜经单鼻孔入路进行垂体肿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半年随访时激素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时激素恢复情况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镜组肿瘤全切率为82.4%,神经内镜肿瘤全切率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8,P<0.05)。结论与传统显微镜手术比较,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王玉玉李刚李毅吴海涛陈小忠赵洪新任光阳王培
关键词:垂体肿瘤神经内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