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髓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综合征
  • 3篇细胞
  • 2篇低剂量电离辐...
  • 2篇电离辐射
  • 2篇异常综合征
  • 2篇增生
  • 2篇增生异常综合...
  • 2篇青霉菌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染色体核型
  • 2篇染色体核型分...
  • 2篇纤维化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白血病
  • 2篇马尔尼菲青霉
  • 2篇马尔尼菲青霉...

机构

  • 1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王秋菊
  • 6篇邵根阵
  • 4篇张旺东
  • 2篇姚艺辉
  • 2篇周琳艳
  • 2篇李文艺
  • 1篇鹿全意
  • 1篇林晓燕
  • 1篇陈守惠
  • 1篇张可杰
  • 1篇张国强
  • 1篇梁贤明
  • 1篇卢鑫鑫
  • 1篇赖晓勤

传媒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测定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用速率法检测对照组和疾病组(其中包括急性白血病患者,淋巴瘤患者,脑肿瘤患者,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LDH。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28.68±9.29)U/L,高于无CNSL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患者中脑转移组脑脊液LDH水平为(125.20±115.24)U/L,高于无脑转移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肿瘤患者中脑膜癌病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77.37±128.15)U/L,高于原发性脑肿瘤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炎患者中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54.48±84.60)U/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LDH水平为(43.54±32.05)U/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LDH检测对CNSL、淋巴瘤脑转移及脑膜癌的早期诊断、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王秋菊梁贤明卢鑫鑫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脑肿瘤脑膜炎脑脊液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与常见病原体的鉴别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报道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病例,并讨论其与荚膜组织胞浆菌、黑热病杜利小体在骨髓涂片形态学和培养特性的区别。方法分析3种病原体的骨髓形态学及培养特性,找出相互区别的特点。结果艾滋病患者易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由于它以分裂方式繁殖,故其在骨髓涂片中及培养方面有特殊的形态结构,不难将其与常见病原体区别开来。结论培养分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是诊断的金标准,且其在骨髓中的特殊形态对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姚艺辉余晓露王秋菊邵根阵张国强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荚膜组织胞浆菌骨髓检查
6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象、髓象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王秋菊邵根阵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髓象血象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1例的临床表现及骨髓中的形态特点
2008年
王秋菊姚艺辉余晓露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青霉骨髓检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变伴骨髓纤维化1例
2010年
林晓燕邵根阵王秋菊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
血清铁、铁蛋白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无效造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讨血清铁、铁蛋白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无效造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我院45例初诊为MDS患者(未对输血形成依赖)、3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的SI、SF水平,并将分为MDS组、AA组、健康组,比较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MDS组SI水平低于AA组(P<0.05),略高于健康组(P>0.05),MDS组SF明显低于AA组,高于健康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中环形铁粒幼细胞贫血4例(8.89%),而AA组均未发生,MDS组细胞外铁异常11例(24.44%),骨髓小粒可染铁基本均为球菌状存在,AA组11例(33.33%),骨髓小粒可染铁基本均为球状或块状存在。结论未对输血形成依赖的MDS患者SF显著升高,但仍低于AA,故通过SF的变化,能明确骨髓无效造血的特征,为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提供有利数据。
王秋菊
关键词: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无效造血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白血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为确诊1例疑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提供细胞遗传学证据。方法采用24h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染色体,G显带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染色体核型为46,XY,t(1;5)(q21;q33)[15]。结论细胞遗传学不支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t(1;5)(q21;q33)可能是导致白血病的主要原因。
张旺东王秋菊
关键词:白血病染色体核型细胞遗传
低剂量电离辐射和适当干预措施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遗传物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遗传物质损伤及适当干预措施对遗传物质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对放射诊断工作人员、放射治疗工作人员以及健康成人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检测。对于2009年微核细胞率大于6‰的人员进行适当干预。结果 2009年,对照组、放射诊断组和放射治疗组的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分别是0.27‰、2.47‰和3.24‰。各放射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放射工龄(<5年、5~15年、>15年)的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分别是1.43‰、2.80‰和4.58‰。不同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核细胞率大于6‰的放射工作人员经干预后,其2011年微核细胞率较2009年有所降低。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会造成医务放射工作人员遗传物质损伤,其损伤程度与放射工龄和工种相关,与性别无关,适当干预措施对减缓遗传物质损伤具有一定作用。
张旺东周琳艳王秋菊邵根阵李文艺
关键词:微核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白血病分型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白血病患者进行染色体畸变检测,分析它们对白血病分型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疑似白血病患者118例,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G显带。结果疑似白血病患者染色体畸变率为61.86,其中和法美英合作小组(FAB)亚型相关的特异染色体重排占染色体畸变的72.60。按FAB分类,M1、M2a、M2b、M3、M4、M5、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L2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是50.00、56.00、83.33、70.59、40.00、66.67、92.59、44.44、20.00。t(8;21)仅出现在M2,t(15;17)仅出现在M3,t(9;22)出现在CML和L2。其中,CML的t(9;22)的阳性率为92.60,L2的t(9;22)的阳性率为18.18。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法,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和中间组的白血病缓解率分别是88.89、33.33和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白血病的分型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旺东王秋菊
关键词:染色体白血病预后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骨髓纤维化及与TGF-β_1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我们报道了一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并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_1)与骨髓纤维化的关系作初步探讨。方法:我们应用骨髓细胞学、骨髓活检、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实时定量PCR检测PML/RARαmRNA表达对该患者进行诊断。同时观察合并MF对该患者疗效的影响。然后于该患者初诊时及缓解后,分别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_1,用RT-PCR检测细胞中TGF-β_1基因的表达,5例未合并骨髓纤维化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该患者的特点为:合并明显骨髓纤维化,白血病细胞胞浆内无颗粒或含微小颗粒,形态学符合M3v,另外白血病细胞高表达干细胞表型CD34及HLADR,PML/RARα融合基因亚型为S型。该患者合并骨髓纤维化与疗效无关。该患者初诊时血清中TGF-β_1及细胞中TGF-β_1基因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缓解后及对照组。结论:该患者合并骨髓纤维化是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罕见类型,骨髓纤维化的发生可能为CD34^+的白血病细胞高表达TGF-β_1基因所致。
张可杰鹿全意王秋菊陈守惠邵根阵赖晓勤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TGF-Β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