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续
- 作品数:37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危机幕后的东亚地区秩序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认为,东亚当前出现"大战不犯,小乱不断"状况的根源在于新旧嬗变中的地区秩序远未就域内各国的政治安排形成制度化设计,在于东亚地区秩序的"有气无力"。历史上,东亚地区秩序曾经历了天朝礼治秩序、条约秩序和冷战下"自主"秩序三种形态。依据历史脉络的梳理,本文认为有美国、中国、日本等七个要素影响着东亚地区秩序。为明确这些要素的特征及相互作用,本文提出了反映国家和国家关系总体形态的"锥体"模型。美国是影响东亚地区秩序的决定性变量,利用"锥体"模型,本文认为,美国现实主义的热情与贪婪,地缘战略的坚持与冷静,相互依赖的推动与困惑等特征共同勾画着东亚战略。中国的复兴是影响东亚地区秩序的突出变量,其显著特征在于整体性的成长。日本"正常化"是影响东亚地区秩序的另一主要变量,其特征在于日本自身的"二重性"。朝鲜半岛、台湾、东南亚由于其关键性和不稳定性而成为东亚地区秩序的缝合口。此外,俄罗斯要素也不可或缺。在美国要素与中国、日本等要素的复杂互动中,中美关系是东亚地区秩序的主轴,作为其中一方的中国,如何把握自身不断增长的力量至关重要。
- 郭伟华王红续
- 关键词:地区秩序
- 新中国对港澳经济贸易的政策被引量:3
- 1998年
- 本文比较详细地考察了1949年至70年代末新中国确定和贯彻对港澳经济贸易政策的过程。建国后促使毛泽东和周恩来确定对港澳“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关键因素,是他们关于港澳巨大经济贸易价值的认识。为打破美国对华“封锁、禁运”,新中国在50年代初注重利用港澳来进口国内急需的建设物资。但从1954年起,中共中央制定和执行了对港澳以出口创汇为主的贸易方针,使港澳很快成为新中国最大的外汇来源地。新中国对港澳经济贸易政策不仅有利于内地的经济建设。
- 王红续
- 关键词:新中国经济贸易
- 当代中国外交理念中的传统因素
- 2009年
- 外交理念反映一国的核心价值观和历史文化传统,是处理本国与世界关系的长远指导思想。外交理念首先反映一个国家在利益关系方面的价值取向,其次反映其对本国与世界关系,与其他国家在权力、地位等关系的认识与定位,规定如何处理本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以及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原则,深刻体现该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外交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而它们的变革和转型也是相当困难和长期的过程。在外交谋划和实践中,理念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指导着外交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在相当程度上规定着外交体制,指明了外交实践的基本行为模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历代新中国领导人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吸取了中国传统外交思想的精华,结合他们所接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以及对西方外交思想和制度的利用,提出了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一系列外交原则、战略和政策,导演了新中国外交波澜壮阔的大剧。
- 王红续
- 关键词:外交理念外交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周恩来新中国外交邓小平
- 英方对香港问题的试探与邓小平的权威表态
- 1996年
- 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英国政府受形势所迫,改变了长期以来避而不谈香港问题的姿态,急于了解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方针,以制定自己的对港政策。为此,英方采用了不少办法向中国政府进行试探。毛泽东在世时一直没顾上考虑解决香港问题。1974年4月,他对来访的英国前首相希思说,“你们剩下一个香港问题。我们现在也不谈。他指着邓小平等人说。
- 王红续
- 关键词:邓小平英国政府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投资者
- 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贸易活动及成就被引量:2
- 1998年
- 1954年4月下旬至7月中旬,新中国作为五大国之一,首次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讨论朝鲜和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按照中共中央制定的方针,中国代表团在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的领导下,不仅努力推动会议在印度支那停战问题上达成了协议,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促进了世界和平事...
- 王红续
- 关键词:中国代表团中英贸易贸易关系贸易活动周恩来
- 以民间促官方 打开外交空间——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方式被引量:1
- 2005年
- 抗日战争的特殊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对外交往创造了良好机遇。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在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采取了自下而上、以民促官的灵活务实方式,打开了对西方国家外交的局面,有力地维护了国共合作,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期间创造的民间与官方并举的外交方式,成为新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
- 王红续
- 关键词:抗战中国共产党外交方式官方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外交理念及其文化渊源被引量:1
- 2011年
- 外交理念是对外交动力、目的、手段等根本问题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国际关系和外交的本质,规定了指导国家外交工作的价值原则,影响乃至决定外交战略和政策抉择。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外交理念,
- 王红续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外交理念文化渊源社会主义时期民主革命时期外交工作
- 香港回归后的中英关系:有合作也有磨擦
- 1997年
- 王红续
- 关键词:中英关系意识形态英国对华政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干涉内政
- 延安中央党校教育经验探析
- 1993年
-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党在此期间蓬勃发展,在政治上达到了成熟.这一时期也是中央党校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中央党校在此期间迅速成长发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党校教育以后发展的坚实基础.系统研究和总结延安中央党校教育的经验,对于加强今天的党校教育和整个干部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 龙润霞王红续
- 关键词:党校教育干部教育工作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领导人经济封锁
- 周恩来的公共外交实践与思想被引量:1
- 2011年
- 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后的20多年间,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外交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创造和积累了民间外交和公共外交的丰富经验,显示了高超的外交艺术。周恩来关于民间外交和公共外交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第一,要努力影响和团结各国人民;第二,要把握国际关系与民际关系的辩证法;第三,建立和发展同各国人民之间直接的交流关系;第四,强调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的作用。
- 王红续
- 关键词:周恩来外交实践民主革命时期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新中国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