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维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380H指数:12
供职机构:莱阳农学院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菌根
  • 3篇生物农药
  • 3篇农药
  • 3篇小麦
  • 3篇菌根菌
  • 3篇菌根菌剂
  • 3篇AM真菌
  • 3篇丛枝菌根
  • 2篇冬小麦
  • 2篇玉米
  • 2篇植物
  • 2篇水分
  • 2篇土壤
  • 2篇培养基
  • 2篇西瓜
  • 2篇胁迫
  • 2篇离体培养
  • 2篇离体培养及快...
  • 2篇膜透性
  • 2篇菌根真菌

机构

  • 27篇莱阳农学院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威海双丰电子...
  • 1篇山东省花生研...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威海市环翠区...

作者

  • 27篇王维华
  • 9篇孟祥霞
  • 8篇刘润进
  • 7篇李敏
  • 5篇徐丽娟
  • 4篇王晶珊
  • 3篇李晓林
  • 3篇姜德锋
  • 3篇李俊喜
  • 3篇孙世孟
  • 3篇崔德杰
  • 2篇刘树堂
  • 2篇王月福
  • 1篇林琪
  • 1篇高静
  • 1篇石岩
  • 1篇位东斌
  • 1篇丛蕾
  • 1篇李尚霞
  • 1篇苏永青

传媒

  • 11篇莱阳农学院学...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中国蔬菜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山东科学
  • 1篇莱阳农学院学...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生态农业研究
  • 1篇2006年山...
  • 1篇山东农业微生...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生态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6
2000年
1996~1998年试验研究了大田不施肥条件下3种泡囊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即Glomus mosseae(G.m)、Glomus versifome(G.v)、Sclerocystis sinousa(S.s)对玉米生长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AMF处理的玉米根系活力为对照的2.32~3.05倍,玉米N素吸收比对照增加24.14%~56.65%,玉米P素吸收比对照增加41.14%~78.29%,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显著;在灭菌条件下G.m、G.v、S.s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7.63%、22.91%和10.80%;而不灭菌条件下3个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0.35%、20.56%和4.53%,同时显著提高玉米的水分供应状况。
陈洁敏姜德锋刘树堂王维华李晓林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玉米田间试验生态效应
菌根菌剂生物农药的研发现状被引量:2
2006年
低毒农药将取代占我国农药施用量70%左右的5种剧毒化学农药,当前,生产和农产品出口等行业迫切需要大量高效生物农药,微生物制剂作为生物防治剂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其中,菌根真菌(mycorrhiza fungi,MF)菌剂作为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生防菌剂日益得到关注,具有重要研发价值和意义。
李俊喜王维华孟祥霞刘润进
关键词:菌根菌剂生物农药
甘薯同一不亲和群内品种间体细胞杂种被引量:10
2004年
利用PEG融合方法,融合甘薯(Ipomoea batatas ) B不亲和群内品种‘koganesengan’和‘bitambi’的原生质体。将融合处理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共获得45株再生植株。4株再生植株形态上表现出融合双亲的中间特性,其中2株染色体数为融合两亲之和 (2n = 12x (2n + 2n) = 180),另外2株分别为41~103和35~100,因细胞不同而不同。经RAPD分析,这4株再生植株分别具有双亲特异的DNA扩增带或双亲都不具有的新扩增带。鉴定这4株再生植株为杂交不亲和的B群内品种间体细胞杂种。
王晶珊孙世孟王维华毕英娜徐丽娟孟祥霞
关键词:甘薯体细胞杂种
西瓜枯萎病抗病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3年
简要综述了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的基础研究、侵染循环、镰刀菌的致病机制、西瓜抗枯萎病机制、影响发病的因素等,并对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
李敏王维华刘润进李晓林
关键词:西瓜枯萎病抗病性致病机制
西双版纳地区龙脑香科植物AM真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 1 7种龙脑香科树种根系丛枝菌根 (Arbuscularmycorrhiza,AM)真菌的定居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对根围土壤中AM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 ,调查根样均有不同程度的菌根感染 ,感染率最高可达 40 % ,调查揭示了西双版纳地区龙脑香科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可形成丛枝菌根。初步从龙脑香科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 32种AM真菌 ,隶属于无梗囊霉属 (Acaulospora)、球囊霉属 (Glomus)、原囊霉属 (Achaeospora)、拟球囊霉属 (Paraglomus)和盾巨孢囊霉属 (Scutellospora) ,其中 。
石兆勇陈应龙刘润进王维华
关键词:龙脑香科植物AM真菌
硅对冬小麦抗逆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3
1997年
冬小麦硅素营养的田间与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硅101.07μg·g-1的中性土壤上,施硅肥效果显著,茎秆坚硬,抗折强度增加,尤其基三节抗折强度明显增大,施硅肥9g/m2的处理,较对照增加71.8%。随着施硅肥量的增加发病率下降,施硅肥9g/m2的处理与对照比较降低33.3%。冬小麦的叶水势随施硅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叶细胞的相对透性降低,旗叶与上数第二叶的水势,施硅肥0.30g/kg土的处理比对照分别提高0.61MPa和0.52MPa。
刘树堂韩效国东先旺王维华钟红梅
关键词:硅肥冬小麦抗逆性土壤有效硅
施氮量对花生叶片蔗糖代谢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07年
以花生品种花育17为材料,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花生叶片蔗糖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花生叶片蔗糖合成具有调节作用,适量施氮有利于提高磷酸蔗糖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促进叶片蔗糖合成;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增加氮肥用量,能提高花生产量各构成因素的水平,从而提高荚果产量。但过量施氮,产量各构成因素水平下降,经济系数显著降低,荚果产量降低。花生高产的最适施氮量为157.8 kg/hm2左右。
孙虎李尚霞王月福王维华王成霞
关键词:花生施氮量蔗糖代谢
植物营养素拌种对旱地高产小麦花后根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 3种植物营养素拌种对旱地高产小麦花后根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认为植物营养素拌种花后根系活力、根系 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 ,MDA含量减少 ,可延缓根系衰老 ,虽产量增加 ,但拌种处理与对照 (不拌种 )差异较少 ,因而在旱地高产麦田可以实施植物营养素拌种 ,但只能作为辅助措施。
石岩林琪位东斌王维华
关键词:小麦旱地高产根系衰老
不同栽培方式对芋头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9
2001年
以莱阳孤芋为材料研究了 4种栽培方式对芋头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出苗天数 3种覆膜栽培法均显著少于露地开沟栽培法 ,3种覆膜栽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打孔覆膜栽培法的出苗率最高。生长前期 3种覆膜栽培法的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大于露地栽培法 ,生长中后期起垄覆膜栽培法和打孔覆膜栽培法的叶面积指数显著大于另外 2种栽培法。 3种覆膜栽培法球茎产量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法 。
王维华李敏宋博才刘春蕾张秀学
关键词:芋头栽培方式生长发育
AM菌提高植物抗旱性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1998年
在土壤补充磷肥[Ca3(HPO4)2]植物体内含磷量、生长量及其生长发育阶段等一致、仅存在接种与不接种唯一差异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hiza,AM)菌Gigasporarosea、Glomusmoseae和Glomusversiforme对玉米和棉花植株水分代谢的影响。在正常供水条件下,AM菌能显著提高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叶片自然饱和亏和气孔阻力;干旱条件下则降低植株叶片水势、永久凋萎点、叶片饱和亏、气孔阻力和恢复时间。表明在供试植株仅存在唯一差异条件下,AM菌同样能改善植物的水分状况并提高抗旱性。G.versiforme还能在正常供水条件下显著提高叶片水势,表现出高效菌种的特点。植株永久凋萎点和恢复时间(分钟数)与菌根周围AM菌菌丝数量和根上菌丝着生位点数呈相关关系。通过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AM菌间接降低了植物的水势。认为AM菌菌丝的直接吸收作用和菌根间接调节植物渗透势的双重机制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崔德杰王维华袁玉清綦长海刘润进
关键词:丛枝菌根水分代谢抗旱性棉花AM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