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磊
- 作品数:10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汉族人群前列腺癌易感性与TLR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Asp299Gly(rs4986790)、Thr399Ile(rs4986791)、rs11536889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前列腺癌(PCa)易感性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组织学证据确诊的PCa患者96例为PCa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87例为BPH组,健康者92例为健康对照组。记录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计算Gleason评分,PCR-RFLP法分析各组的基因型。结果 PCa组、BPH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年龄、前列腺癌家族史所占比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Ca组、BPH组及健康对照组的Asp299Gly和Thr399Ile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rs11536889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组/(BPH组+健康对照组),CC/GC vs GG,OR=2.152,95%CI:1.280~3.618,P﹤0.05];Gleason评分≥7分组GC+CC分布比例高于Gleason评分﹤7分组(OR=2.378,95%CI:1.042~4.427,P﹤0.05)。结论 TLR4基因rs11536889 SNP可能与PCa发病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 李忠海王英磊孟琳范成娟吴现海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前列腺癌
- 多因素分析前列腺癌无进展生存期及其临床指导价值探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影响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前列腺癌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119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内分泌治疗开始后24个月内是否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分为进展组72例、未进展组47例,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进展组的治疗前血清PSA≥50μg/L、Gleason评分>7分、单独手术/药物去势比例、临床分期中T_3分期患者的比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未进展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PSA(OR=2.981)、Gleason评分(OR=2.615)、临床分期(OR=1.783)、淋巴结转移(OR=1.919)是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缩短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治疗前血清PSA水平高、Gleason评分较高、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重要危险因素。
- 李忠海王英磊曹现祥曹先德赵占魁孟琳肖琳范成娟
- 关键词: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 首选后腹腔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4
- 2011年
- 目的:探讨首选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0年6月术前确诊为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并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手术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5~130 min,平均79.6 min;术中出血10~50 ml,平均20.1 ml。术后随访3~22个月,平均9.1个月,恢复良好。1例因ESWL后1周内行后腹腔镜左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见输尿管周围粘连明显,不易分离,损伤左肾下极迷走动脉而改行开放手术。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望作为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 曹先德孟琳周祥举肖琳沈大庆曹现祥李忠海王英磊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后腹腔镜手术
- 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分析及手术新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理论基础、手术技巧、临床效果及UPJO手术新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的46例UPJ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75~400min,平均186min;术中出血量5~30ml,平均20ml;术后住院时间6~20d,平均7.5d。围手术期尿漏2例,1例因术后吻合口出血导致,1例因术后护理不当夹闭尿管造成,均保守治疗治愈。45例术后随访肾积水及肾功能均得到改善,1例患者因肾积水加重再次行开放性肾盂成形术。结论:经后腹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初发UPJO具有安全、成功率高、无腹腔并发症等优点,可以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能否用于第二次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者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王英磊孟琳肖琳祝海洲李忠海徐静曹先德
-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腹腔镜肾盂成形术
- TRF1、TRF2和POT1基因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究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1(TRF1)、TRF2和端粒保护蛋白(POT1)基因mRNA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46例PCa患者肿瘤中心组织(中心组织组)和35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BPH组织(BPH组织组),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采用定量PCR测定TRF1、TRF2和POT1在中心组织组和BPH组织基因mRNA的表达,采用基因mRNA所得CT值与β-actin mRNA所得CT值之差(△CT值)表示,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中心组织组TRF1的△CT值高于BPH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9,P=0.001);TRF2的△CT值分别为8.49(5.75,10.21)和8.16(6.28,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19,P=0.086);中心组织组POT1的△CT值高于BPH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8,P=0.000)。结论:TRF1和POT1在PCa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升高,说明TRF1和POT1的高表达可能与PCa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TRF2在PCa肿瘤中心组织和BPH组织中的表达没有表现出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 王英磊逄淑超张莹莹李忠海李磊孟琳肖琳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为肾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肾肿瘤患者,按照临床试验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热缺血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34.7±15.3)ml、手术时间为(5.7±1.3)小时、肠道恢复时间为(2±1)天、热缺血时间为(16.4±3.6)分钟、平均住院天数为(4±1)天;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12.3±14.7)ml、手术平均时间为(7.1±1.9)小时、肠道恢复时间为(4±1)天、热缺血时间为(32.7±3.5)分钟、平均住院天数为(12±2)天,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1例、尿瘘1例、术后腹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而观察组患者仅有2例术后发生腹痛,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王英磊李忠海刘庆鹏谭桂耿陈晔孟琳
- 关键词:肾肿瘤腹腔镜肾部分切除
- TRF1、TRF2及POT1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TRF)1、TRF2和端粒保护蛋白1(POT1)mRNA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切除的PCa患者中心组织标本55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55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病理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PCa患者肿瘤组织中TRF1、TRF2和POT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TRF1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RF2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OT1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a患者组织中TRF1和POT1 mRNA表达上升,说明它们的高表达可能与PCa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PCa患者组织中TRF2的mRNA表达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王英磊张莹莹孟琳肖琳范成娟李磊张任亚赵战魁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RNA干扰Id2基因表达抑制PC-3前列腺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被引量:3
- 2019年
- 背景:Id基因是碱性螺旋-环-螺旋因子的内源性负性调节因子。该因子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并在不同类型肿瘤的进展和浸润过程中表现出功能的多样性。目的:探讨沉默Id2基因表达对人前列腺肿瘤干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PC-3人前列腺癌细胞,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分离肿瘤干细胞球,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CD44^+CD24^-表达。构建sh RNA-Id2表达载体,转染至前列腺肿瘤干细胞,以未转染的前列腺肿瘤干细胞为对照。转染后48 h,采用RT-PCR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前列腺肿瘤干细胞Id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法、Transwell小室检测前列腺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与RT-PCR检测前列腺肿瘤干细胞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及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调控转录因子Twist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成功分离出肿瘤干细胞球,第3代前列腺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CD44^+CD24^-表达率为(85.69±8.96)%,显示培养的肿瘤干细胞球高表达肿瘤干细胞表型;(2)转染后48h,sh RNA-Id2转染组细胞Id2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 <0.05),显示成功干扰了前列腺肿瘤干细胞Id2表达;(3)shRNA-Id2转染组前列腺肿瘤干细胞的增殖速度和侵袭能力低于未转染组(P<0.05);(4)sh RNA-Id2转染组前列腺肿瘤干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表达高于未转染组(P<0.05),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调控转录因子Twist表达低于未转染组(P <0.05);(5)结果表明,RNA干扰Id2基因表达可通过调控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及Twist表达抑制前列腺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
- 张莹莹王英磊孟琳肖琳李忠海赵战魁吴厚苛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肿瘤干细胞RNA干扰细胞侵袭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与气压弹道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息肉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比较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钬激光碎石组90例,气压弹道碎石组8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排净率及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等。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放病例。钬激光碎石一次性粉碎率为100%,一次性取净率为97.8%(88/90);气压弹道碎石一次性粉碎率为100%,一次性取净率为95.5%(84/88)。钬激光碎石组与气压弹道碎石组结石清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钬激光组输尿管穿孔率为8.9%(8/90),气压弹道组为1.1%(1/88);钬激光组出现输尿管狭窄率为11.1%(10/90),气压弹道组仅2.3%(2/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均可有效治疗合并息肉形成的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但气压弹道碎石术的安全性更高。
- 祝海洲曹先德孟琳肖琳徐静孙鹏李忠海王英磊
- 关键词:钬激光气压弹道输尿管息肉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52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的治疗效果及新进展。方法:2008年10月-2012年1月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对52例肾肿瘤患者行LPN,40例患者阻断肾动脉主干,12例患者选择性阻断肾段动脉,肿瘤直径3.9cm(0.8~4.9cm),观察观察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结果:5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80min(50~160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3min(15~3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9ml(10~260ml)。2例患者术后出现迟发出血,1例保守治疗治愈,1例行介入栓塞治疗。1例术后出现漏尿,2周自行愈合。平均住院时间8.5d(7~15d)。术后病理示肾透明细胞癌3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嫌色细胞癌2例,嗜酸细胞腺瘤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切缘均为阴性。随访12~3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治疗T1肾肿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保留肾单位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 王英磊孟琳肖琳祝海洲曹现祥徐静
- 关键词: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