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菊

作品数:65 被引量:345H指数:13
供职机构:凉山彝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艾滋病
  • 26篇病毒
  • 13篇抗病毒
  • 13篇抗病毒治疗
  • 13篇病毒治疗
  • 12篇艾滋病病毒
  • 10篇HIV/AI...
  • 9篇HIV
  • 8篇影响因素
  • 8篇哨点监测
  • 6篇彝族
  • 6篇HIV/AI...
  • 5篇依从
  • 5篇依从性
  • 5篇艾滋病患者
  • 5篇病患
  • 4篇吸毒
  • 4篇吸毒人群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机构

  • 40篇凉山彝族自治...
  • 21篇四川大学
  • 1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0篇四川省疾病预...
  • 8篇凉山州疾病预...
  • 5篇凉山州第一人...
  • 3篇成都医学院
  • 3篇凉山彝族自治...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云南省疾病预...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西昌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成都市龙泉驿...
  • 1篇四川性社会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护理职业...

作者

  • 48篇王菊
  • 38篇余刚
  • 26篇王科
  • 26篇廖强
  • 24篇龚煜汉
  • 22篇王启兴
  • 17篇边仕超
  • 16篇杨淑娟
  • 14篇肖琳
  • 13篇尹碧波
  • 10篇南磊
  • 8篇刘茜
  • 7篇刘中夫
  • 7篇张素华
  • 6篇李洋亚
  • 6篇张广
  • 5篇曾亚莉
  • 5篇马兆瑾
  • 5篇唐雪峰
  • 5篇翟雯雯

传媒

  • 18篇中国艾滋病性...
  • 13篇预防医学情报...
  • 7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2013年四川省凉山州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凉山州吸毒人群2010 2013年间的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其行为变化,探讨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每年在同一时间、哨点采用同样的抽样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及梅毒、丙型病毒性肝炎等检测结果,并调查其艾滋病知晓率、注射毒品、商业性行为等高危行为及安全套的使用。结果 2010 2013年,凉山州各哨点吸毒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最高的越西哨点平均达到94.5%。除甘洛(χ2=6.269,P=0.099)、西昌(χ2=7.413,P=0.067)外,吸毒人群的共用针具比例在凉山州的哨点有所降低。除美姑县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略有所下降(χ2=19.166,P<0.01),HIV感染率在其他不同哨点不同年度的变化不一。结论 20102013年凉山州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流行趋势进入平稳持续阶段,该人群中传播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仍广泛存在。应提高防病意识,继续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和推广使用安全套等干预工作。
朱言蹊龚煜汉王启兴王科廖强王菊余刚尹碧波李洋亚刘中夫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哨点监测吸毒者
2005-201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凉山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相关信息,选取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2005—2015年在凉山州接受抗病毒治疗且年龄≥15周岁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共14219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为(36.10±9.41)岁,其中男性10021例,占70.5%,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为主(61.0%,8678例);至随访观察终止时间,依然在治者10001例(70.3%),死亡1425例(10.0%);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HR(95%CI值)=0.67(0.55~0.81)]、性感染途径[HR(95%CI值)=0.67(0.56~0.79)],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350[HR(95%CI值)=0.41(0.35~0.47)]及≥350者[HR(95%CI值)=0.28(0.24~0.34)],是死亡的保护性因素,而开始治疗时患者临床分期Ⅱ期[HR(95%CI值)=0.70(0.58~0.84)],以及体重指数异常[HR(95%CI值)=1.75(1.50~2.03)]是死亡的危险因素(以上P值均<0.05)。结论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对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加强HIV感染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还可通过营养支持的方式,增强患者体质,从而延长其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姜雪赵燕吉克春农许佳莉余刚俞海亮王菊赵德才廖强甘秀敏刘中夫
关键词: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10-2015年社区人群HIV哨点监测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社区人群HIV流行趋势及HIV感染者相关行为特征的变化情况,探讨艾滋病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凉山州社区人群省级艾滋病监测哨点(德昌县、宁南县和布拖县),调查对象为年龄≥ 15岁城镇和农村居民,采用多阶段、分层、按比例抽样,2010-2015年共需调查样本量14 092人次。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收集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行为学和血清学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和各年HIV感染的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0-2015年凉山州社区人群哨点监测完成调查共14 092人次,发现HIV感染者267人,2010-2015年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4%(70/2 162)、3.07%(72/2 345)、1.17%(28/2 399)、1.38%(33/2 400)、1.42%(34/2 391)和1.25%(30/2 395)。彝族聚集为主的布拖县HIV感染风险高于汉族聚集为主的德昌县和宁南县(OR=3.83,95%CI:2.25-6.52);增加HIV感染风险的相关因素包括男性(OR=1.77,95%CI:1.30-2.40)、彝族(OR=4.40,95%CI:2.56-7.57)、离异或丧偶(OR=28.57,95%CI:4.56-178.95)、共用针具吸毒(OR=8.53,95%CI:3.99-18.25);降低HIV感染风险的相关因素包括初中及以上学历(OR=0.59,95%CI:0.37-0.97)、固定性伴安全性行为(OR=0.21,95%CI:0.05-0.96)、临时性伴安全性行为(OR=0.46,95%CI:0.28-0.76)。结论 2010-2015年,凉山州社区人群中HIV抗体阳性率较高。男性、彝族、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离异或丧偶、共用针具吸毒等因素增加社区人群感染HIV的风险。
姚永娜杨淑娟王启兴余刚廖强肖琳龚煜汉王科张素华翟雯雯张建新王菊边仕超刘茜
关键词:HIV感染哨点监测彝族
健康信念模式下HIV/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并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6-12月对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信念对HIV/AIDS患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结果过去6个月,有34.1%(140/411)的研究对象在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在有偶遇性行为的13人中,仅5人坚持使用安全套;健康信念模式中感知威胁(β=0.38,P<0.001)、行为线索(β=0.61,P<0.001)和自我效能(β=0.49,P<0.001)与HIV/AIDS患者坚持使用安全套呈正相关,感知障碍(β=-0.30,P<0.001)与HIV/AIDS患者坚持使用安全套呈负相关。结论提高HIV/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信心,强化安全套使用信息提示,消除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社会、文化障碍,对于促进安全套使用及预防艾滋病在家庭内及家庭外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
贾思艳黄玉玲钟世勇余彬吉克尔沙余刚王菊吉克春农李天露杨淑娟
关键词:健康信念模式安全套使用
2006-2012年凉山州各类医疗卫生机构HIV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凉山州2006-2012年各类医疗卫生机构HIV检测工作进展,为完善凉山州艾滋病检测服务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内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的HIV检测数据,按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2年,凉山州医疗卫生机构HIV检测量分别为47576、21 056、113 525、248 400、317 863、714 050和679 256例,共计2 141 541例;检出HIV阳性数各年分别为747、576、4653、4 262、5 466、3 848和3 790例,共计23 349例;各年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7%、2.73%、4.10%、1.72%、1.72%、0.54%和0.56%,呈下降趋势。县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HIV检测人数占总检测量的比例由2007年的0.89%,上升到2012年的39.33%,检出HIV阳性数所占总的HIV阳性检出数的0.87%到23.83%;各级疾控机构HIV检测人数所占比例由2006年的100%下降到2012的22.44%,但2012年HIV阳性检出数所占总的HIV阳性检出数仍达65.15%。2006-2012年,凉山州各级疾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县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乡镇、社区医疗机构、血站各年平均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6%,0.17%,0.42%,0.15%和0.03%。结论凉山州艾滋病检测覆盖面逐渐扩大,检出HIV阳性数不断增加;自愿咨询检测仍将是主要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主要途径。
王启兴龚煜汉南磊廖强肖琳边仕超马兆瑾王科王菊李洋亚余刚张广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四川省凉山州2011-2014年HIV新发感染人群传播途径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2011-2014年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人群的传播途径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改善该州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1-2014年凉山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监测数据,通过HIV BED捕获酶免疫测定法(BED-CEIA)检测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样本中的新发感染者,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凉山州HIV新发感染人群经注射吸毒传播的比例,由2011年56.9%(190/334)降至2014年33.2%(248/747),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比例由2011年37.1%(124/334)升至2014年58.5%(437/747),母婴传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6%(2/334)、2.8%(18/634)、3.5%(29/818)和1.6%(12/747)。HIV新发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男性,分别为66.5%(222/334)、58.5%(371/634)、58.6%(479/818)和59.2%(442/747);已婚人群占多数,未婚人群所占比例由2011年14.4%(48/334)升至2014年27.6%(206/747);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人群分别为62.9%(210/334)、62.3%(395/634)、60.0%(491/818)和86.5%(646/747)。结论凉山州HIV新发感染人群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变化,由注射吸毒逐渐转变为性传播途径为主。应继续关注吸毒人群的干预,同时加大力度倡导并促进安全套的使用。
王启兴张素华杨淑娟廖强余刚姚永娜肖琳龚煜汉王科王菊边仕超刘茜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凉山州艾滋病高流行县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凉山州艾滋病高流行县(布拖县、昭觉县、越西县和美姑县,以下简称“四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四县2005—2019年入组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为研究对象,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病例报告、治疗及随访相关信息;以抗病毒治疗满12个月病毒载量小于400拷贝/ml为研究结局,采用SAS9.4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凉山州四县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治疗有效率为49.09%(9622/19600),随开始治疗年份变化治疗有效率呈上升趋势(χ^(2)=345.57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18,95%CI:1.11~1.25)、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OR=1.12,95%CI:0.98~1.27)、身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OR=1.15,95%CI:1.03~1.29)、HCV抗体阴性(OR=1.12,95%CI:1.04~1.21)、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500个/μl(OR=1.25,95%CI:1.14~1.38)、开始治疗时间在2016年及之后(OR=1.43,95%CI:1.31~1.57)是病毒有效抑制的的保护性因素;彝族(OR=0.66,95%CI:0.53~0.82)、基线CD4^(+)细胞计数≤350个/μl(OR=0.89,95%CI:0.83~0.96)、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在2016年之前(OR=0.48,95%CI:0.43~0.52)、治疗过程中发生脱失(OR=0.84,95%CI:0.79~0.88)是病毒有效抑制的危险因素。结论凉山州四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有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HIV/AIDS启动抗病毒治疗时较低的CD4^(+)细胞值,治疗脱失等因素影响了治疗效果,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喻航王菊何丽曾亚莉毛昂卓玛拉措杨薇黄玉玲袁丹赖文红杨一挥唐雪峰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2016—2021年凉山州梅毒流行状况分析
2022年
目的 了解2016—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梅毒精准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1年凉山州的梅毒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1年凉山州梅毒报告病例数共计18 065例,年均发病率为62.40/10万,年均增长2.82%。各年女性报告病例数均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1∶2.18。在梅毒病例构成中,Ⅰ期梅毒2 536例(14.04%)、Ⅱ期梅毒667例(3.69%)、Ⅲ期梅毒54例(0.3%)、胎传梅毒479例(2.65%)、隐性梅毒14 329(79.32%),胎传梅毒构成比逐年下降,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上升。艾滋病疫情重点县为梅毒高发区,国家级重点县和州级重点县发病率分别为121.99/10万和72.67/10万。25~49岁年龄组人群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为113.58/10万,5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增速较快,年均增速分别为5.80%和4.24%。职业分布以农民及民工最多(83.52%)。结论 2016—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梅毒报告发病率高,且呈上升变化,需采取多病同防策略,加强梅毒筛查和防治,特别是高发地区及高发人群。
游璐王菊廖强关陶邓明菊詹紫艳余刚吉克春农
关键词:梅毒发病率
HIV-HCV服药依从性自我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药依从性技术领域,具体为HIV‑HCV服药依从性自我监测仪,包括:药盒,药盒的顶部开设有储药槽;转动环,转动环的表面设置有延伸环,药盒的顶部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盖板,设于药盒的顶部;有...
余刚吉克春农王菊王玉兵布格阿呷张玉莲裴容
2019年喜德县彝族儿童龋齿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凉山彝族儿童龋齿患病现状,监测龋齿的流行情况,为进一步针对性开口腔卫生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9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凉山州喜德县8所学校当中7岁、9岁、12岁、14岁的学生974人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方法及诊断标准对调查对象开展口腔检查,同时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饮食、心理健康状况等内容。对龋齿数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龋均,同时以龋齿中位数进行描述,龋均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中位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对龋齿患病率采用例数及率/百分比表示,非等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线性χ^(2)检验。采用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龋齿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9年凉山彝族儿童龋齿患病率为24.5%,龋均为2.41±2.35颗,中位数为2颗。女性龋均高于男性(F=3.997,P=0.046),低龄段(7岁、9岁)龋均较高(F=44.562,P<0.001),父亲文化水平较高者龋均较高(F=3.856,P=0.010),龋齿中位数的分布差异与龋均相似。龋齿患病率的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为女性(OR=0.491,95%CI:0.2900.829)、年龄较大者(OR=0.724,95%CI:0.5890.890)罹患龋齿的风险较低;父亲文化水平为高中中专(OR=0.119,95%CI:0.0190.754)、大学大专及以上者(OR=0.051,95%CI:0.0090.298)孩子罹患龋齿的风险较低;与总是自信者相比,罹患龋齿的调查对象很少自信者比例较高(OR=3.044,95%CI:1.1218.265);很少感到“做任何事都很困难”的调查对象中,龋齿患病率低于总是感到“做任何事都很困难”者(OR=0.191,95%CI:0.0380.963)。结论四川省凉山州彝族儿童龋齿患病率呈现出低患病率、高龋均的特征。应结合凉山州健康扶贫工作,提高彝族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水平。
余刚王石金王菊邵英
关键词:龋齿流行病学儿童彝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