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银环

作品数:13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癌
  • 4篇细胞
  • 3篇肿瘤
  • 2篇蛋白
  • 2篇血症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脂血症
  • 2篇胃癌细胞
  • 2篇腺炎
  • 2篇结肠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高脂
  • 2篇高脂血
  • 2篇高脂血症
  • 2篇癌细胞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活性
  • 1篇多西他赛

机构

  • 1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解放军第一0...
  • 1篇吉林省梅河口...

作者

  • 12篇王银环
  • 8篇张尤历
  • 5篇吴莺
  • 5篇魏金文
  • 5篇王晓燕
  • 4篇范钰
  • 4篇徐岷
  • 4篇程兆明
  • 3篇何亚龙
  • 3篇张宇川
  • 2篇曹亮
  • 2篇蒋小猛
  • 1篇张英平
  • 1篇杨宏琼
  • 1篇沈琰
  • 1篇王志化
  • 1篇黄红梅
  • 1篇徐永中
  • 1篇孔梅
  • 1篇姚志新

传媒

  • 4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前白蛋白与凝血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8
2007年
将91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B、C级3组,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前白蛋白、凝血指标及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同时检测出血组和非出血组D-二聚体(D-D)水平。结果前白蛋白在对照组和A、B、C级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凝血酶原时间(PT)在A、B、C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D-D在C级和其他级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提示前白蛋白对早期肝硬化诊断更有价值;凝血指标对评估肝功能分级、诊断肝硬化终末期、预测消化道出血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王晓燕魏金文曹亮蒋晓猛王银环张尤历
关键词:前白蛋白凝血酶
高脂血症合并急性胰腺炎20例病例分析
2016年
目的研究讨论高脂血症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择高脂血症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20例,测定血脂水平以及急性胰腺炎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回顾分析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按照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规范治疗后及降血脂处理后均治愈。结论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紧密,为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相关。
曹亮王银环张炜王志化
关键词: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缺血性结肠炎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缺血性结肠炎者由于肠道血流灌注不足常引起结肠损伤,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是本病的危险因子,并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回顾我院因缺血性结肠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的资料,报道如下。
吴莺沈琰王晓燕蒋小猛王银环徐岷张尤历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下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疾病结肠损伤灌注不足常见病因
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克隆形态观察及含肿瘤干细胞克隆的鉴定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动态观察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克隆在形态上的差异,比较不同克隆细胞的裸鼠体内成瘤能力,并鉴定含胃癌干细胞的克隆。方法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胃癌SGC-7901细胞克隆的形态并分类,计算克隆形成率和每种克隆的比例。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克隆细胞中CIM4和CDX2的表达。分离不同形态的克隆,检测其自我更新能力。将不同形态的克隆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各组克隆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结果SGC-7901细胞可形成3种克隆形态,即紧密型克隆、中间型克隆和松散型克隆。SGC-7901细胞总的克隆形成率为(9.80±1.07)%,其中紧密型、中间型和松散型克隆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2%、56.0%和33.8%。免疫荧光法检测的结果显示,CIM4在紧密型克隆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强于中间型和松散型克隆,而CDX2在紧密型克隆细胞中的表达最弱。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与免疫荧光法检测的结果一致。紧密型克隆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也较强,接种10^3和10^4个细胞的成瘤率分别为75.0%和100%。结论SGC-7901细胞的克隆在形态和分化程度上存在差异,其中紧密型克隆可能富含胃癌干细胞。
杨宏琼周志华张尤历徐岷徐萍吴莺王银环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克隆CD44CDX2裸鼠
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米替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入选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晚给予阿米替林12.5mg,安慰剂组每晚给予维生素C50mg,治疗6周后评价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64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治疗组症状全部都有改善,症状平均分从2.9分降为0.8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71.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蒋小猛于亚杰孔梅王晓燕王银环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阿米替林三环类抗抑郁药
核因子-κB亚单位p65 siRNA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2007年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沉默胃癌细胞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κB,NF-κB)亚单位p65后,观察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65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胃癌细胞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凝胶迟滞电泳检测胃癌细胞p65蛋白水平和NF-κB活性,采用MTT检测胃癌细胞增殖,采用TRAP-ELISA方法检测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转染组细胞p65蛋白和NF-κB活性明显被抑制,且成浓度依赖性。转染组胃癌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呈浓度依赖性。TRAP-ELISA检测显示,转染组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被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针对NF-κB重要亚单位的p65 siRNA可抑制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张尤历范钰吴莺张宇川魏金文程兆明何亚龙王银环李华
关键词:小干扰RNA核因子P65端粒酶
siRNA敲除STAT3基因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的抑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了解RNA干扰沉默STAT3基因对结肠癌细胞侵袭的可能作用。方法:根据STAT3基因特点,设计合成STAT3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并转染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后,采用RT-PCR检测STAT3mRNA,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癌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采用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STAT3 siRNA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集落生长和侵袭能力,且与浓度相关。结论:STAT3 siRNA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侵袭。
范钰张尤历张宇川吴莺魏金文程兆明何亚龙王银环李华
关键词:结肠肿瘤STAT3SIRNA
18β-甘草次酸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的抑制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观察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GA)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从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16,p21,p27)方面探讨G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GA处理胃癌BGC823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胃癌细胞p16,p21,p27蛋白水平变化。结果:GA能抑制BGC823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胃癌细胞经GA处理后,细胞周期发生G0/G1期阻滞。另外发现,胃癌细胞p21,p27的蛋白水平上调,但p16的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结论:GA可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其机制与G0/G1期阻滞、p21,p27表达上调有关。
王银环范钰张尤历张英平
关键词:18Β-甘草次酸P16P21P27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12例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资料。结果12例胰腺炎患者按照胰腺炎正规治疗并加用活血化瘀、降血脂等治疗后均治愈。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既有一般胰腺炎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
王银环
关键词:高脂血症胰腺炎三酰甘油
消化内科6种疾病临床路径变异原因分析及措施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消化内科6种疾病变异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推广使用。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1月119例临床路径患者变异原因进行总结、归类,通过分析讨论,制定变异控制措施。结果 119例患者中有7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率59.7%。有32例出现2次以上变异,其中有17例因变异而终止路径。路径终止变异率14.3%。结论在实施临床路径时,出现变异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变异会导致路径终止,而大多数变异不影响路径的完成。疾病本身因素导致变异是难以控制的;而医生及患者等主观因素导致变异是可以控制的。可控变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药和过度检查,须在以后加强管理。
王银环魏金文王晓燕徐岷程兆明徐永中
关键词:消化内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