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
- 作品数:32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健康公平视角下的脆弱群体健康风险识别与规划应对
- 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所有人的健康与发展,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应回归为公众健康而规划的初衷,重视健康公平。研究从健康平等与健康公平的概念甄别出发,梳理国内外行动共识和研究共识;继而借助2018年北京市居民健康问卷调查展开健康...
- 甘霖王雅捷加雨灵
- 关键词:健康公平
- 文献传递
- 游憩服务盲区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游憩服务盲区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游憩服务资源数据、居住用地数据和道路路网空间数据;根据游憩服务资源数据确定目标区域内的游憩服务源对应的规模等级和出入口点数据,并基于道路路...
- 加雨灵赵丹王雅捷杨明黄晓春 曹祺文 张子墨甘霖
- 中国城市规模的空间分布演进及其动力机制被引量:7
- 2019年
- 基于我国城市人口普查数据,采用统计分布检验、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了城市规模的分布特征、演进状况及空间分异格局。结果显示:1990-2010年,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特征由趋于分散转为趋于集中,演进状况由平行增长转变为发散增长;较差的区域环境对城市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优越的区域环境有利于低等级城市的规模增长;城市的增长和衰落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分异模式;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仍在继续,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增长缓慢。
- 王乾冯长春甘霖
- 关键词:城市规模分布动力机制马尔可夫链
- 国际对比视角下北京城市空间尺度再审视——基于空间距离与时间成本的多重印证被引量:2
- 2018年
- 研究选择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首尔等国际城市与北京展开综合对比,针对国际城市规模对比目前面临的数据获取困难、统计口径不一、测度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探索使用新的开放数据源构造国际城市空间尺度测度的方法。经过夜间灯光、人口密度、交通等时圈、时空距离关系四轮比较,能够得出结论,尽管北京面临一系列"大城市病",但城市规模并不是背后的原罪,交通低效和空间失序才是造成城市"大而无当"主观感受的原因,因此治理大城市病的根本应该是推动完善与城市规模相匹配的能力建设,而非简单地控制城市规模。
- 甘霖
- 以健康为导向的北京线性开放空间识别、评估及提升策略
- 2022年
- 引言开放空间是为各类人群提供休闲、游憩、锻炼的空间,在促进居民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线性开放空间不仅是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市民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弥补高度城市化健康服务空间的不足,有效织补蓝绿空间,促使各类开放空间形成网络连接,提升整体健康服务价值。
- 加雨灵王雅捷甘霖
- 关键词:网络连接高度城市化
- 北京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策略
- 2022年
- 六普到七普十年间,北京0-18岁儿童数量从240万增长到303万,占比从12.2%提升到13.9%。少年儿童群体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快速城市化给儿童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愈发明显,超重、肥胖、视力退化、意外伤害、焦虑和抑郁等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系统性规划和设计,以1米高度的视角为儿童营造安全、公平、绿色、繁荣、共享的成长空间,促进首都儿童健康成长,是建设儿童友好北京的重要发力点。
- 邱红甘霖加雨灵
- 关键词:儿童健康城市开放空间快速城市化
- 北京经济动能演化与规划应对--上市企业的视角
-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影响呈现动荡萎靡的趋势下更显关键。捕捉城市的经济动能不仅仅是经济学的讨论范畴,也是城市规划面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需要面对的核心议题。研究从微观上市企业入手,...
- 陈科比甘霖
- 关键词:城市经济城市竞争力
- 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与特定人群空间匹配研究
- 人居环境科学为宜居城市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吴良镛先生提出人居环境由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等五大系统组成,涉及的领域和要素非常庞杂,很难面面俱到。因此,本文仅从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资源分配公平性和设施高需求人群的空间匹...
- 加雨灵甘霖
-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匹配度宜居
- 文献传递
- 北京典型创新场景实践与规划供给策略研究
- 创新空间是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创新主体与行为需求会呈现差异化的空间承载情景。本文基于"创新空间"的相关理论界定了"创新场景"的概念内涵,并通过创新企业、新业态门店数据对北京市创新场景进行识别与划分;在此基础上,结合...
- 孙琦陈科比张东昇徐勤政甘霖谷月昆
- 北京儿童出行环境状况调查与提升建议被引量:5
- 2021年
- 以北京儿童出行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向各年龄段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对北京儿童出行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和建议收集。基于问卷结果汇总和数据分析,首先描绘北京市儿童出行画像,其次从通行空间、服务设施、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对儿童出行状况进行评价,最后针对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目的地类"和"居住地类"两种类型的城市空间提出促进儿童独立出行的优化建议。
- 邱红蒋丹凝甘霖加雨灵王虹光朱洁
- 关键词: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