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浚川

作品数:71 被引量:22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6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0篇细胞
  • 16篇基因
  • 11篇集落
  • 11篇集落刺激因子
  • 10篇蛋白
  • 10篇细胞集落
  • 10篇细胞因子
  • 10篇干细胞
  • 10篇干细胞因子
  • 8篇巨噬细胞
  • 8篇巨噬细胞集落...
  • 8篇病毒
  • 7篇杆状
  • 7篇杆状病毒
  • 6篇连接肽
  • 6篇昆虫细胞
  • 6篇家蚕
  • 5篇对氧磷
  • 5篇对氧磷酶
  • 5篇基因表达

机构

  • 64篇南京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南京军区南京...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武汉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安徽桑尼生物...
  • 1篇南京市第一人...

作者

  • 67篇秦浚川
  • 22篇朱洁
  • 21篇臧宇辉
  • 7篇王敖全
  • 7篇李晓军
  • 5篇施晓青
  • 5篇焦瑞清
  • 5篇彭薇
  • 4篇朱德煦
  • 4篇张冬梅
  • 4篇张驰
  • 4篇孙曼霁
  • 4篇韩俊海
  • 4篇姜晓玲
  • 4篇陈涛
  • 4篇张旭
  • 4篇欧阳建
  • 3篇唐国敏
  • 3篇魏婉丽
  • 3篇马鸿翔

传媒

  • 10篇南京大学学报...
  • 4篇微生物学报
  • 4篇国外医学(分...
  • 3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药物生物技术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菌物学报
  • 2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针灸
  • 1篇Journa...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6篇2001
  • 8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90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曲霉htmA基因的分离鉴定及其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黑曲霉基因组与人、哺乳动物和酿酒酵母基因组序列同源性,首次分离鉴定了黑曲霉htmA基因,该基因长3459bp,编码1083个氨基酸。已知真核生物的htmA基因编码一种类α-甘露糖苷酶I的非必须蛋白HTMA,在内质网中参与降解非正确折叠的糖蛋白,htmA基因的破坏会延迟非正确折叠糖蛋白的降解。为分析htmA基因在黑曲霉中的功能,运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黑曲霉基因组中的htmA基因,获得htmA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并进行了缺失株外源漆酶分泌能力的检测。结果表明黑曲霉htmA基因的破坏延缓了外源漆酶的降解,由此推测黑曲霉htmA基因编码蛋白HTMA具有与酵母、哺乳动物HTM1P/EDEM类似的功能作用。
赵颖秦浚川王敖全唐国敏王华明
一种小麦赤霉病新抗源的选育及鉴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小麦赤霉病新抗源的创制与鉴定方法,属于小麦生物技术育种领域。利用“中国春”小麦与小麦近缘种属鹅观草,通过有性杂交、幼胚培养与回交技术获得的含有鹅观草赤霉病抗性基因的小麦新抗源。这个小麦新抗源的抗性基因与苏麦3号...
张旭臧宇辉陈庆标马鸿翔秦浚川
文献传递
蛋白印迹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4年
李晓军秦浚川武建国
关键词:蛋白印迹技术免疫检测转印
阿拉拉特小麦染色体的C-带和N-带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应用C 分带和N 分带技术对阿拉拉特小麦 (TriticumararaticumJakubz ,2n =2 8,AbAbGG)的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构成分析 ,结果表明 :(1)C 分带和N 分带方法均可以使阿拉拉特小麦染色体显示稳定的带型 ;(2 )根据带型可以明确区分阿拉拉特小麦各条染色体 ;(3)阿拉拉特小麦A、G组染色体带型与普通小麦A、B组染色体带型差异明显 ,利用分带方法可以区分阿拉拉特小麦与普通小麦的染色体 .
张旭臧宇辉钟少斌刘朝晖秦浚川姚景侠
关键词:阿拉拉特小麦染色体C-分带
蛋白酶体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6
1998年
蛋白酶体是真核细胞内依赖ATP的蛋白质水解途径的重要成分,负责大多数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20S蛋白酶体有多种肽酶活性,其活性位点为Thr.19S复合物与20S蛋白酶体结合成为26S复合物,能降解泛素化蛋白.近几年来,蛋白酶体的分子组成、亚基、生化机理、胞内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
彭睿秦浚川宋晓龄
关键词:蛋白酶体活化因子
分子伴娘被引量:1
1993年
分子伴娘是一类分布很广泛的蛋白质,其功能是介导其它蛋白质的折叠和装配。分子伴娘能阻止多肽链之间因正电疏水区短暂暴露而发生的不正确作用,防止错误的装配。伴娘功能与许多基本的细胞生理过程有关。分子伴娘的发现是分子生物学的又一重大进展.
施晓青秦浚川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全文增补中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昆虫细胞表达的蛋白质降解(英文)被引量:1
2004年
干细胞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能在多级造血水平与其他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及各种血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重组人二连体干细胞因子具有比干细胞因子单体更高的比活,可以避免副反应。重组人二连体干细胞因子在Sf9细胞和大肠杆菌中表达时,发现有特异性降解。片段缺 失实验证实切割位点位于重组人二连体干细胞因子的145位到165位氨基酸之间。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protinin和PMSF能抑制这种特异性降解。试验了不同浓度的aprotinin和PMSF对Sf9细胞存活和重组人二连体干细胞因子产量的影响,显示当aprotinin的浓度为 1.0μg/mL时,重组人二连体干细胞因子的产量是没有加aprotinin时产量的2倍,而且aprotinin可以完全抑制这种特异性降解。
韩俊海吕海芹臧宇辉朱洁连玉官陈涛秦浚川
关键词:杆状病毒表达系统SF9细胞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PROTININPMS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干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及其制备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制备多肽药物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构建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干细胞因子双功能融合蛋白基因,并在昆虫细胞中高效表达和制备生物活性更高、副作用更小的重组血小板生成素/干细胞因子双功能蛋白(rhTPO/S...
秦浚川臧宇辉朱洁袁达文
文献传递
家蚕表达的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放射性损伤小鼠血细胞的恢复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M-CSF)对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亚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BALB/c小鼠,造成放射性损伤,继以家蚕表达的rhM-CSF连续7天给每只小鼠腹腔注射进行治疗。结果:照射后第15和20天,治疗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9/L)为3.42±1.20和5.56±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3±0.90和3.72±2.30(P均<0.05);照射后第10,15,20,25和30天,治疗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109/L)为0.08±0.06,0.16±0.10,0.48±0.35,0.47±0.21和0.33±0.1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0.025±0.016,0.05±0.04,0.23±0.16,0.33±0.19和0.17±0.13(P均<0.05);照射后第15,20和25天,治疗组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109/L)为1.03±0.61,2.18±1.19和3.28±1.09,也高于对照组的0.62±0.37,1.40±0.99和2.20±0.74(P均<0.05);照射后第9天骨髓CFU-GM集落形成试验显示对照组的集落数(19±11/?
季晓辉秦浚川秦浚川李焕娣朱德煦
关键词:集落刺激因子造血功能放射性损伤
M-CSF、IL-10对单核细胞IL-12、IL-18产生及HLA-DR和CD8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 CSF)和白细胞介素 10(IL 10 )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IL 12、IL 18及细胞表面HLA DR和CD80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献血员血液中分离单核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 ,分别以M CSF和IL 10单独及共同作用 ,收集上清 ,用ELISA法检测单核细胞IL 12和IL 18的分泌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HLA DR及CD80的表达。结果 :①M CSF能诱导单核细胞分泌IL 18(P <0 .0 5 ) ;IL 10则能抑制IL 18的产生 (P <0 .0 5 ) ,并拮抗M CSF增强LPS诱生IL 18的作用 (P <0 .0 5 )。M CSF和IL 10均能抑制单核细胞分泌IL 12 p4 0 (P <0 .0 5 ) ,并具有协同效应 (P <0 .0 5 )。②M CSF能诱导单核细胞表面HLA DR的表达 (P <0 .0 5 ) ;IL 10则可抑制HLA DR的表达 ,并拮抗M CSF对HLA DR的诱导作用。M CSF对CD80表达的影响不大 ,IL 10能促进CD80的表达。结论 :M CSF和IL - 10可通过对单核细胞分泌IL 12、IL 18及HLA DR和CD80表达的调节 ,影响T细胞的活化。
姚婷王书奎陈军姚堃秦浚川季晓辉
关键词: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L-10HLA-DRCD80单核细胞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