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中奎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被
  • 3篇气候
  • 3篇玛纳斯河流域
  • 2篇全新世
  • 2篇花粉
  • 2篇表土花粉
  • 1篇地表覆盖
  • 1篇植被垂直带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沙尘
  • 1篇沙尘暴
  • 1篇天山北坡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农牧
  • 1篇农牧交错区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因子
  • 1篇全新世气候
  • 1篇孢粉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纪中奎
  • 4篇刘鸿雁
  • 1篇田育红
  • 1篇朱江玲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学会...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玛纳斯河流域近50年植被格局变化被引量:10
2005年
以玛纳斯河流域47个残遗荒漠植被样方数据为基础,发现研究区植被与土壤理化性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分异规律,白梭梭群落、梭梭群落、琵琶柴-梭梭群落、梭梭-柽柳群落、柽柳群落、盐化灌木群落对应土壤的总盐含量、总有机碳含量依次递增,而土壤中砂含量却依次递减,这充分说明荒漠植被类型和对应的土壤类型之间有较好的指示关系。基于上述分析,利用玛纳斯河流域的土壤图复原研究区大规模开垦前植被格局,并将复原的植被图和基于TM影像解译的研究区现状植被图比较分析,发现近5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大约有20.37万hm2的荒漠被开垦为农田,主要分布在灰漠土上。利用荒漠植被和土壤之间较好的指示关系复原玛纳斯河流域未开垦前的原生植被有助于指导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
纪中奎刘鸿雁
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
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晚冰期以来植被垂直带推移被引量:4
2009年
建立了反映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典型花粉类型与气候指标(湿润指数和温暖指数)的统计函数。基于前人研究得出的玛纳斯湖沉积剖面中不同花粉的百分含量复原了晚冰期以来玛纳斯河流域古气候的变化,并基于山地植被—气候—地形关系推断了玛纳斯河流域的植被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晚冰期以来经历了暖干—冷湿—暖干—偏冷偏湿—暖干—冷湿—暖干的气候变化过程,植被垂直带基带相应为荒漠—荒漠草原(在局部低洼地段发育有草原和低湿地草甸)—极旱荒漠—荒漠化草原—荒漠—荒漠草原(局部发育低湿地草甸和草原)—荒漠的演化过程。当气候由暖干转为冷湿时,玛纳斯河流域所有的植被界限均向下移,此时荒漠化草原面积增大,针叶林的下限可以到达今天的禾草草原,同时森林带的面积有所增加。当气候由冷湿转为暖干时,玛纳斯河流域所有的植被界限均向上移,荒漠的面积大增,禾草草原和森林的面积均有所减小。
纪中奎刘鸿雁
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全新世植被垂直带表土花粉
内蒙古高原中部主要气候因子及地表覆盖对沙尘暴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05年
通过对内蒙古中部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水、气温、0cm地温等气候因子和地表植被对沙尘暴频率和强度的影响分析,认为: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与地表植被覆盖对沙尘暴频率和强度的影响不具有普遍性,降水影响相对明显,地表植被覆盖的影响仅在农牧交错区和牧区草甸草原亚区表现明显。通过防治荒漠化来减少沙尘暴的危害需要因地制宜,农牧交错区应该是植被恢复的重点区域。
田育红纪中奎刘鸿雁
关键词:沙尘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气候因子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方式
应用孢粉证据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发展中的驱动作用
<正> 荒漠化是指在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植被退化是荒漠化的重要表现。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复杂的相互作用,仅仅依赖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资料往往很难区分气候变化和人...
刘鸿雁王怡纪中奎朱江玲郭允允
关键词:荒漠化孢粉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基于现代植被和表土花粉的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全新世气候和植被复原
我国干旱区由一系列内陆河流域组成。每一个流域内,山地、荒漠与绿洲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该系统内,山地植被垂直带分异规律明显。源于高山冰川的河流在荒漠带形成尾闾湖,因此,尾闾湖的孢粉组合情况异常复杂。本文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
纪中奎
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表土花粉全新世干旱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