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有限元
  • 2篇胶接
  • 2篇合板
  • 2篇层合板
  • 1篇低速冲击
  • 1篇钉载分配
  • 1篇有限元法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破坏模式
  • 1篇接头
  • 1篇机械连接
  • 1篇加筋板
  • 1篇胶接连接
  • 1篇胶接修理
  • 1篇复合材料层
  • 1篇复合材料层合...
  • 1篇复合材料加筋...

机构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商用飞机...

作者

  • 4篇聂恒昌
  • 4篇关志东
  • 2篇郭霞
  • 2篇黎增山
  • 1篇王鑫
  • 1篇赵闯

传媒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复合材料胶接修理层合板拉伸性能及影响参数被引量:14
2017年
胶接修理是效率较高、应用较广的复合材料结构修补技术。对采用不同参数进行挖补和贴补修理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挖补修理实验件的强度恢复率约为66%~91%,贴补修理实验件的强度恢复率约为44%~61%。在挖补修理实验件中,减小挖补斜度、采用双面挖补、使用热压罐固化,在贴补修理实验件中,采用双面贴补、增大补片尺寸,均可得到更高的强度恢复率。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实验件的失效载荷、破坏模式,并可分析实验件的应力分布和渐进损伤过程,为设计修理方案提供参考。
聂恒昌徐吉峰关志东黎增山王鑫
关键词:层合板有限元模拟
冲击位置对斜搭接接头冲击后拉伸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低速冲击损伤对复合材料胶接结构的力学性能存在威胁。对在搭接区域3个不同位置承受低速冲击的斜搭接接头进行冲击后拉伸试验,并分别建立胶接接头冲击及冲击后拉伸有限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冲击位置在搭接区尖端背侧,造成的凹坑深度最大,冲击后拉伸强度最低;冲击位置在搭接区中部,凹坑深度最小,冲击后拉伸强度最大;冲击位置在搭接区尖端侧,凹坑深度及冲击后拉伸强度居中。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胶层损伤和复合材料纤维损伤的大范围扩展是导致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
聂恒昌徐吉峰关志东黎增山冀赵杰谭日明
关键词:复合材料结构胶接连接低速冲击
复合材料加筋板筋条修理后的压缩性能被引量:4
2014年
承受压缩载荷时,筋条损伤往往造成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的严重失效.针对筋条壁板脱黏、腹板分层、上缘条损伤3种情况分别设计了相应的修理方案并制作了试验件.为保证压缩载荷的均匀施加,设计制作了加筋板试验专用夹具,含有固定试验件的卡槽和保证加载方向沿竖直方向的导轨.筋条修理后的复合材料加筋板的轴向压缩试验表明不同修理部位、不同修理方法对加筋板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同.有限元分析表明加筋板的屈曲模态、整体破坏模式以及板-筋胶层的破坏情况都受到修理方案的影响.
赵闯聂恒昌郭霞关志东
关键词:复合材料加筋板有限元法
复合材料层合板机械连接修理拉伸性能被引量:16
2016年
带损伤孔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强度会降低约55%,需要对其进行修理以恢复力学性能、满足使用要求。针对带圆形损伤孔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设计了机械连接修理方案,通过轴向拉伸试验评估其修理效果。根据试验条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的修理方案对破坏模式、破坏载荷、应力分布、钉载分配等产生的影响。试验及有限元分析(FEA)均表明,修理后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其强度恢复率达到55%~60%左右,应力集中部位主要在修理区域最外侧的钉孔旁,最终破坏模式为母板沿修理区域最外侧一排钉孔断裂。使用双面修理、增加螺栓排数、采用金属补片、适当增加补片厚度,可减缓应力集中,改善钉载分配,提高结构强度恢复率。
聂恒昌谭日明郭霞关志东
关键词:层合板破坏模式钉载分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