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法良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课题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 多校区大学团委工作初探被引量:6
- 2003年
- 近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 ,各地高校合并和扩建现象渐多 ,多校区大学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出现。多校区大学自身的特点对高校团委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使高校团委工作呈现新的特点 ,面临新的难点。
- 聂广明聂法良
- 关键词:团委工作
- 活动的巨大吸引力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6
- 2005年
- 校园文化活动的巨大吸引力,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另辟蹊径、卓有成效。活动本身所暗寓的教育、凝聚、导向、调适等多样丰富的功能,无疑是吸引力赖以发生的基础;要永葆活动吸引力的生命,必须注重如下基本条件的实现力度:现实的贴合度、过程的有序度、审美的实现度、效益的落实度;而要充分地激活活动的吸引力,则须强健活动的正式与非正式队伍,创立长盛不衰的活动品牌,完善经费保障与基地支持机制、用足活动的校内空间、扩大活动的的社会空间、拓展活动的网络空间。
- 聂法良
-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视频资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探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被引量:4
- 2014年
- 视频资料注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课程内容、增强教学效果,但实现前提必须是遵循理论性、真实性、新颖性、短小性、趣味性、目标性原则,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的选取视频资料;同时注意把握初授新课时、重难点讲授时、课堂沉闷时等运用契机,灵活运用边视频边讲授、先讲授后视频、先视频后讲授等方法。
- 聂法良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频资料教学
- 不同管理定义的分析与启示被引量:6
- 2013年
- 管理的定义很多。分析中外管理界专家学者对管理的定义,进一步认识管理的实质、管理包含的要素以及对管理进行定义的常用方法。管理定义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中外管理专家学者基本达成一致,认为管理的实质是过程,管理定义包含的因素会随着发展更加全面。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是现实的结果,管理定义的发展不是对前人管理定义的替代,而是继承与丰富。
- 聂法良
- 新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构及对策初探被引量:14
- 2011年
-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转型期的国内高校正处在矛盾突显期、问题突发期,高校危机呈现高发状态。媒体介入高校危机事件有时会放大事件影响程度和范围,使聚焦点急速上升并不同程度地损害学校形象,影响高校正常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高校必须强化危机管理,建立应对危机管理的有效机制,设置高校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引导高校管理层树立媒介危机管理意识,提高危机管理水平,以保证高校的健康发展。
- 曲明聂法良
-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
- 论大学文化社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被引量:1
- 2012年
-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社会化是大学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选择。该文探讨了大学文化社会化发展的内涵、必要性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大学文化社会化发展体制机制的原则、内容与路径。
- 聂法良
- 关键词:大学文化社会化发展社会文化
- 对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益的思考被引量:2
- 2003年
- 社会“四个多样化”的现实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当前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高效益提出了必然要求,迫切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思政工作效益,立足于“知识政工”的新要求,从对大学生“人本关怀”的新视角,满足大学生“德性需要”的新方向,采用“网上政工”的新形式,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高效益。
- 聂法良梁树清
-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 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生命力的思考被引量:19
- 2006年
-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导向、凝聚、调适功能决定了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活动选题的现实性、组织的有序性、过程的审美性、目标的效益性是校园文化活动生命力长盛不衰的保证,是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功能的前提;强健队伍、创主名牌、完善机制、更新手段是激发校园文化活动旺盛生命力的主要措施。
- 孙波聂法良李忠晓
-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 对高校学生处理中大学生话语权的思考
- 2004年
-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学校的处理要求话语权 ,高校学生处理中给予大学生话语权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更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高校学生处理工作应当从建立学校宽松的话语语境、激活话语主体的话语意识、建立通畅的话语信道。
- 聂法良
- 关键词:高校话语权
- 基于生态文明的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运营体系构建被引量:5
- 2014年
-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重要理论依据,阐述了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科学高效地运营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传统的以政府运营为主,市场、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不足的城市森林运营体系难以适应当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迫切需要多主体运营体系。当超越一个以上的主体活跃在城市森林运营领域时,就会产生协同的需求,协同是城市森林的多主体参与下的必然选择。因此应构建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运营体系。但运营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其内涵与外延,构建其体系,分析影响协同能否发生以及发生何种协同性关系的因素,以使城市森林的运营要素实现协同,达到城市森林的运营目标,实现城市森林的善治成为必需。
- 聂法良
- 关键词:生态文明多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