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索未

作品数:12 被引量:28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婚外
  • 3篇社会
  • 3篇亲密
  • 3篇务工
  • 2篇都市
  • 2篇性别
  • 2篇疫苗
  • 2篇亲密关系
  • 2篇外来务工
  • 2篇麻疹
  • 2篇接种
  • 2篇接种率
  • 2篇打工妹
  • 1篇代际差异
  • 1篇都市女性
  • 1篇都市生活
  • 1篇依赖感
  • 1篇育儿
  • 1篇人社会
  • 1篇社会阶层

机构

  • 1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作者

  • 11篇肖索未
  • 2篇胡晓江
  • 2篇彭向东
  • 2篇陈彬莉
  • 1篇白晓曦
  • 1篇黄庆波
  • 1篇蔡永芳
  • 1篇高颖
  • 1篇高则一

传媒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开放时代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社会学评论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国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来务工者在流入地的社会支持研究——基于东部四城市的实证调查被引量:7
2013年
在流入地获得社会支持有利于外来务工者的身心健康、城市适应和社会融合。基于在北京、东莞、温州和青岛的947份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外来务工者能够在流入地获得经济和情感支持,但男性在情感支持方面严重不足;外来务工者几乎完全依赖非正式社会网络获得社会支持,极少求助社会机构;工作地的亲属和同乡网络是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而新生代、学历较高和与家人同在打工地的人群则更容易从城市新建构的同事网络中获取支持。鼓励举家外出、提高社会服务机构对外来人口的可及性将有利于增进外来务工者在流入地的社会支持水平,进而促进社会融合。
肖索未高颖
关键词:外来务工者社会支持流入地代际差异
北京市某高校教职工适龄子女2010年全国麻疹减毒活疫苗补充免疫活动接种率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高校教职工适龄子女在2010年9月全国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补充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y,SIA)中的接种率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自编问卷,对北京市2010年某高校所有家中有MV SIA适龄儿童(即2010年9月儿童年龄为8个月到14周岁之间)的教职工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在563名适龄儿童的有效样本中,MV SIA接种率为54.5%。在家的儿童与在幼儿园的儿童相比不接受MV SIA的可能性更大(OR=2.14,95%CI:1.23~3.72)。常规免疫差与常规免疫好的儿童相比不接受MV SIA的可能性较大(OR=4.65,95%CI:1.49~14.48)。预防接种的有效性(OR=3.35,95%CI:1.24~9.06)、接种服务的可靠性(OR=2.02,95%CI:1.16~3.53)的信任度较低者,其子女不接受MV SIA的可能性更大。向专业人士(OR=2.67,95%CI:1.52~4.69)、非官方网络(OR=2.35,95%CI:1.35~4.11)寻求预防接种信息者,其子女不接受MV SIA的可能性更大。结论北京某高校教职工适龄子女2010年MV SIA的接种率远低于全市目标人群的平均接种率。信任因素、组织因素以及民间网络信息等直接影响到其子女是否接种。
陈彬莉肖索未胡晓江萨支红彭向东
关键词:麻疹接种率
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麻疹和流脑疫苗接种状况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MV)、流脑疫苗(MPV)接种状况,评估流动人口接种政策的实施情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804名无本市户籍、来京居住3个月以上、年龄15—45岁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X^2检验的数据分析方法。结果调查对象自报麻疹和流脑疫苗累计接种率分别为5.2%和6.8%。有11.6%和4.5%的调查对象较好地掌握了麻疹、流脑知识,28.1%的调查对象知晓为外来务工人员组织的免疫接种活动,65.8%的调查对象对疫苗安全的信任度较高。来京居住4年以上(麻疹7.4%;流脑9.9%)、了解接种活动(麻疹14.2%;流脑18.2%)、有正式工作合同(流脑9.7%)和对疫苗安全信任度较高(麻疹6.6%;流脑8.3%)的调查对象的自报接种率较高。而白天工作(麻疹4.8%;流脑6.5%)或收入较高(麻疹2.5%;流脑3.1%)的调查对象则接种率较低。结论针对来京务工人员麻疹、流脑疫苗接种活动参与率低的状况,建议免疫服务机构结合其工作生活环境的特点,加大对流动人口免疫接种服务递送的力度及灵活度,加强对疫苗接种的宣传,逐步提高来京务工人员接种率。
高则一彭向东胡晓江肖索未陈彬莉白晓曦黄庆波萨支红
关键词:麻疹疫苗流脑疫苗外来务工人员接种率
零售业的“在地感”
2013年
读了关于胖东来的报道,我脑子里冒出一个词:在地感。“在地”是台湾对于英文local的翻译,大陆多译成“当地”或者“本地”,但是我觉得“在地”一词更有“在这个地方”的存在感,也更贴合本文所说的胖东来的企业运作与当地人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意思。简单地说,胖东来的成功之处是在商业场所中营造出现代都市生活所欠缺的安全、信任和可依赖感,从而成为了当地社会生活中难以取代的重要部分。
肖索未
关键词:零售业都市生活社会生活人社会依赖感
“时尚的重要性”?——消费文化、婚外包养与都市女性的“尊严经济”被引量:5
2015年
文章借鉴消费的社会情感意义的理论视角,考察处于婚外包养关系中的城市女性的经历与体验,分析她们的亲密关系选择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通过深描城市女性进入、维系(以及计划离开)包养关系的过程与策略,文章剖析了她们对时尚消费和亲密感情追求中的矛盾和冲突,并进一步阐释了消费文化、本土性别观念和社会网络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女性身份认同和社会归属的影响。
肖索未
关键词:消费文化性别亲密关系
婚外包养与男性气质的关系化建构被引量:12
2013年
近年来,关于性别建构的理论出现对其潜在的个体主义的倾向的反思,提出引入"关系化取向",关注他者承担的繁复的情感的、身体的和性方面的"支持"行为,共同生产出个体性别的真实完整性和/或刻意违背(transgression)。本文借助性别关系化建构的视角,特别是"性别劳动"的概念,分析婚外包养关系与不同阶层男性气质的关系化建构,阐述"二奶"在家里家外所承担的家务、情感和身体劳动,以使她们的伴侣感到作为男人的尊严和地位,进而修复阶层化的男性危机或彰显新贵身份。本文还将深入考察权力关系是如何影响性别劳动在特定的亲密关系中的运作,并讨论关系化建构视角在本土性别研究中的意义。
肖索未
关键词:社会性别男性气质
“严母慈祖”:儿童抚育中的代际合作与权力关系被引量:221
2014年
本文通过考察城市家庭中广泛存在的代际育儿合作现象,深入分析了代际间的分工合作与权力关系。研究发现,在代际合作育儿过程中,家庭内部形成了"严母慈祖"的分工和权力格局,母亲成为育儿"总管",以"科学育儿"为指导,对儿童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同时掌握主导孩子成长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并承担社会性抚育的教育职责;祖辈以"帮忙者"的角色进入子女家庭,承担大量的儿童生理性抚育和家庭照料的工作,但在家庭事务决策和话语权上处于边缘位置。不同于传统制度化的家庭权力结构,"严母慈祖"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弹性权力关系,受制于成员间的协调与博弈,并高度依赖于代际间特定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系。
肖索未
社会阶层与童年的建构——从《不平等的童年》看民族志在儿童研究中的运用被引量:7
2011年
安妮特·拉鲁的《不平等的童年》是运用民族志方法进行儿童研究的典范之作。其在理论上拓展了我们对阶层优势代际传递的内在机制的认识,并在方法上将儿童作为社会生活的平等参与者,避免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忽视儿童的主体性的问题。
肖索未
关键词:社会阶层儿童研究民族志教育人类学
“双重边缘”:婚外包养与打工妹的情感体验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通过婚外包养的案例调查,考察这种特定形式的边缘亲密关系对打工妹的主体意义。文章指出,异化的劳动、社会排斥以及与家庭分离使年轻农村女性在进城打工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和个体尊严;在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情感支持下,包养关系以其相对长期、稳定和类家庭的特质,成为打工妹临时性情感慰藉和支持。然而,进入包养关系往往将打工妹置于越发孤立的境地,陷入双重边缘、进退两难的困境。
肖索未
关键词:打工妹亲密关系
“今天不知明天事”——婚外包养与打工妹的情感困境被引量:1
2010年
婚外包养关系近年来成为深受关注的社会现象。笔者通过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对婚外包养关系的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进而探讨了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亲密关系与性别、阶层、城乡之间的互动。本文着重分析外出打工女性进入包养关系的缘由、过程和经历。笔者指出,城乡流动和外出打工过程中遭遇的个体价值和情感层面的困境,是其进入包养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与已婚男性的亲密关系,成为她们获得不同类型情感支持和满足的可能途径。
肖索未
关键词:城乡流动打工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