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立群

作品数:32 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市普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动脉
  • 12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8篇血栓
  • 8篇介入
  • 6篇深静脉
  • 6篇下肢深静脉
  • 6篇介入治疗
  • 6篇静脉
  • 5篇动脉疾病
  • 5篇心病
  • 5篇血管
  • 5篇血栓形成
  • 5篇深静脉血栓
  • 5篇下肢深静脉血...
  • 5篇静脉血
  • 5篇冠脉
  • 5篇冠心病
  • 5篇冠状动脉疾病
  • 4篇造影

机构

  • 32篇武汉市普爱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32篇胡立群
  • 32篇顾晔
  • 13篇成忠
  • 13篇曾昆
  • 10篇李论
  • 8篇胡勇钧
  • 7篇彭定凤
  • 6篇余德龙
  • 6篇高波
  • 5篇余意君
  • 4篇白玉鹏
  • 3篇王丹
  • 3篇贺莉
  • 2篇唐哨勇
  • 2篇刘晓刚
  • 2篇马业新
  • 2篇郭张强
  • 1篇刘涛
  • 1篇李松
  • 1篇余素琴

传媒

  • 9篇临床内科杂志
  • 7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化联合小剂量多巴胺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介入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水化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资料与方法选择140例于2008年3月至2008年9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水化联合小剂量多巴胺研究组和水化治疗对照组。在水化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同时给予小剂量多巴胺(2μg·kg-1·min-1)。检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第2天、第3天血清肌酐(Crea)水平。结果研究组有3例(4.29%)发生对比剂肾病,对照组有11例(1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水化治疗相比,水化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可更显著地减少对比剂对肾功能的损害,对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刘晓刚胡立群曾昆顾晔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水化小剂量多巴胺对比剂肾病
口服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对经桡动脉介入时桡动脉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来评价口服曲美他嗪及地尔硫卓对经桡动脉介入术时桡动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入选住院行择期经桡动脉介入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地尔硫卓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测量基线、介入术后24 h、术后10周的FMD,比较3组患者的桡动脉直径及FMD。结果:术后24 h,各组FMD明显低于基线(P<0.01)。术后10周,地尔硫卓组及对照组FMD仍显著低于基线时[地尔硫卓组:(10.4±3.4)%vs(6.3±2.9)%,P<0.01];对照组(10.5±3.5)%vs(4.3±1.9)%,P<0.01)。曲美他嗪组没有显著差别[(10.1±3.6)%vs(9.2±3.6)%,P=0.09]。t检验显示曲美他嗪组、地尔硫卓组及空白对照组在介入术后24 h[(5.5±4.0)%,(6.3±2.9)%,(4.1±3)%,(2.1±1)%,P<0.05],术后10周的FMD有明显差别[(5.5±4.0)%,(9.2±3.6)%,(4.3±1.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冠心病发生率、肝素剂量、鞘与桡动脉直径比值、置管时间、桡动脉痉挛、使用曲美他嗪及地尔硫卓等,口服曲美他嗪是FMD下降超过50%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术后即刻口服地尔硫卓及曲美他嗪均可以减轻经桡动脉介入操作时其对内皮功能的损伤,但曲美他嗪优于地尔硫卓。
余德龙顾晔胡立群
关键词:曲美他嗪地尔硫卓经桡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时那屈肝素与普通肝素联合应用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评价在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行冠状动脉 (冠脉 )介入治疗 (PCI)前后接受那屈肝素皮下注射与PCI术中普通肝素联合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190例ACS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和 2~ 4天那屈肝素治疗后分成 3组 :A组未行介入诊断和治疗 ,继续那屈肝素治疗 ;B组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而未行PCI治疗 ;C组CAG后立即接受PCI治疗。B组和C组分别在停用最后 1次那屈肝素注射后 8~ 12小时内行CAG及CAG和PCI,介入操作时给予普通肝素 ,术后继续那屈肝素治疗。那屈肝素总的治疗时间不超过 7天 ,观察 10天期间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3组总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8.3 3 %、12 .7%和 14 .5 %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 ,行PCI术前、术后那屈肝素皮下注射和术中普通肝素联合应用是安全的。
胡立群马业新顾晔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那屈肝素肝素
单腔起搏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单腔起搏器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效果。方法:将确诊为VVS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起搏器组(22例)和药物治疗组(20例)进行疗效对照。起搏器组置入单腔起搏器(VVI 10例,VVIR12例),药物治疗组口服美托洛尔治疗。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均复查直立倾斜试验并随访,观察对晕厥的预防效果。结果:起搏器组直立倾斜试验阴转率82.0%,无一例发生晕厥,2例仍有晕厥先兆,但症状明显减轻;药物治疗组直立倾斜试验阴转率50.0%,8例发生晕厥,但发作次数减少。2组直立倾斜试验阴转率和晕厥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反复发作的VVS患者,安装起搏器可以有效防止晕厥的发生,药物治疗亦有一定疗效,但不能完全防止晕厥的发生。
曾昆胡立群刘晓刚顾晔
关键词:心脏起搏
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以及糖代谢异常对心血管事件发生和影响预后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病情稳定的冠心病(NACS)患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各110例。抽取静脉血检查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若其中任何1项异常,则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血糖结果分为糖代谢正常组和糖代谢异常组(包括糖耐量异常组和糖尿病组)。同时行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结果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在NACS和ACS患者中分别占44.54%和63.64%。无论NACS患者或ACS患者,糖代谢异常组的MDA升高和SOD降低与糖代谢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合并糖尿病和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组间MDA及SOD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糖代谢异常在冠心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其中新识别糖代谢异常需要行OGTT检查;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脂质过氧化程度高;合并糖耐量异常与合并糖尿病一样,对冠心病患者有相等程度的氧化应激。
顾晔胡立群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2型糖尿病葡萄糖耐量异常
血栓消融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Amplatz血栓消融器(ATD)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效用和安全性。方法:对病程1-9 d的17例髂股静脉血栓用ATD进行消融治疗。观察ATD的即刻疗效,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4级。结果:17例ATD消融术的疗效为:6例治愈,4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2%。术中和术后无明显出血和溶血并发症。结论:ATD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顾晔胡立群胡勇钧曾昆成忠李论彭定凤王丹
关键词:血栓性静脉炎导管消融术
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平板运动试验是临床辅助诊断冠心病的一种重要且实用的无创检测方法。运动试验心率恢复受控于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心率恢复延迟是高交感反应和迷走神经反应减退的结果,
余意君顾晔胡立群白玉鹏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心率冠心病
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解剖分布
2009年
余德龙顾晔胡立群曾昆高波
关键词: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疾病心脏起搏器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疗效。方法根据是否接受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将3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支架组(21例)和非支架组(18例)两组。全部患者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经患侧腘静脉行接触性抗凝溶栓治疗,17例接受血栓消融(支架组10例)。结果全部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支架组患者5日内患肢与健肢膝上、膝下15cm处平均周径差改善更明显,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好于非支架组(P<0.05)。结论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支架辅助的血管腔内成形术能起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胡勇钧顾晔胡立群成忠李论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支架置人术
不同他汀序贯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急诊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干预效应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对比不同他汀大剂量序贯治疗对老年(年龄>60岁)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桡动脉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CI)后对比剂相关肾病(CI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急诊PCI术的老年AMI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及大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实验组)。在水化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入院后即刻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急诊PCI术后3d内每日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对照组在入院后即刻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急诊PCI术后3d内每日口服40mg。分别测定2组患者术后24h、72h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CIN的发生率。结果:急诊PCI术后24h、72h实验组BUN、Scr增加值和增加百分比,Ccr下降值和下降比例以CIN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急诊经桡动脉PCI术后CIN的发生具有类似的保护作用。
余德龙胡立群顾晔
关键词:他汀序贯治疗对比剂肾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