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丽

作品数:16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医师
  • 4篇住院医师
  • 3篇医师规范化培...
  • 3篇住院医师规范...
  • 3篇综合征
  • 3篇风湿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抗磷脂...
  • 2篇文献复习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抗磷脂
  • 2篇抗磷脂综合征
  • 2篇梗死
  • 2篇风湿免疫
  • 2篇风湿免疫科
  • 2篇复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动脉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苏丽
  • 15篇赵义
  • 10篇孔芳
  • 9篇廖秋菊
  • 7篇李小霞
  • 6篇李霞
  • 6篇黄旭
  • 5篇李雪梅
  • 4篇田真
  • 3篇陈丽芬
  • 3篇魏廉
  • 2篇孙婉玲
  • 1篇俞乃昌
  • 1篇王亚军
  • 1篇刘倩
  • 1篇李嗣钊
  • 1篇吴蕊
  • 1篇黄靖
  • 1篇叶静
  • 1篇王雷明

传媒

  • 3篇中国病案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2011北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501例 肢体麻木—头痛—发热
2020年
报道1例49岁女性患者,病程20年,以中枢神经系统硬脑膜病变起病,逐渐出现发热、皮下结节,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及脑脊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正常。皮下结节及硬脑膜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支持结节病。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好转。
李霞叶静孔芳苏丽黄靖王雷明赵义
关键词:结节病
老年风湿性多肌痛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与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PMR)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初诊为PMR患者60例,采用口服泼尼松15mg/d治疗4周,比较初诊与治疗4周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及PMR活动度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血沉[(18.23±10.01)mm/h]、C反应蛋白[(5.76±2.66)mg/L]、纤维蛋白原[(2.85±0.95)g/L]水平和PMR活动度评分(0.93±0.41)均明显低于初诊时[(63.35±17.23)mm/h、(63.19±17.24)mg/L、(5.81±0.52)g/L和(23.18±4.43)](P<0.01);纤维蛋白原、血沉、C反应蛋白与PMR活动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956,P=0.000;r=0.903,P=0.001;r=0.937,P=0.000);纤维蛋白原判定PMR活动度的AUC为0.959,血沉为0.819,C反应蛋白为0.910。结论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PMR患者病情活动度密切相关,可反映PMR患者病情活动情况。
廖秋菊赵义黄旭孔芳苏丽田真李雪梅李小霞
关键词: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蛋白原血沉C反应蛋白
西罗莫司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难治性血小板减少6例临床分析
2022年
结缔组织病合并难治性血小板减少(CTD-RP)是指存在明确的结缔组织病(CTD)同时合并难治性血小板减少(RP),是结缔组织病最严重的血液学受累形式之一,CTD-RP的范围从PLT计数的轻微下降到重要脏器出血,常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减量后复发,是临床治疗的难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经过传统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可给予二线治疗方案包括PLT生成素受体激活剂、立妥昔单抗和脾切除等^([1-2])。
李雪梅孙婉玲李霞苏丽廖秋菊赵义
关键词:西罗莫司结缔组织病血小板减少
个性化激励措施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科室中的实施被引量:2
2021年
激励机制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对于提高住院医师、带教教师等各层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整体化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住院医师在轮转科室中的培训制订了一套个性化的激励措施;并在轮转科室中进行了实践,取得初步效果,为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个性化激励机制提供了思路。
赵义苏丽李霞廖秋菊孔芳王亚军
关键词:住院医师个性化
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4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总结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此类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6月随访超过3年的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此类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9例患者,首次脑梗死中位年龄30.0(22.0~45.0)岁,中位随访时间3.4(3.2~3.7)年。11例(22.4%)出现复发性脑梗死,两次脑梗死间隔中位时间8.0(5.0~88.0)个月。与脑梗死无复发患者相比,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27.3%vs 2.6%,P=0.031)以及首次脑梗死后随访期间平均TG水平(3.65±0.96 mmol/L vs 1.14±0.54 mmol/L,P=0.001)升高。大动脉炎受累动脉以颈总动脉最为常见(48/49,98%),其次是椎动脉(40/49,81.6%),受累血管病变性质以狭窄(49/49,100%)和闭塞(36/49,73.5%)最常见。脑梗死复发组动脉闭塞比例(100%vs 65.8%,P=0.024)和动脉血栓发生率(45.5%vs 13.2%,P=0.033)均高于脑梗死无复发组。治疗方面,脑梗死复发组抗血小板治疗患者比例(63.6%vs 97.4%,P=0.007)及接受血管重建术的患者比例(27.3%vs 68.4%,P=0.033)均低于脑梗死无复发组。结论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血脂控制欠佳、主动脉弓分支动脉有闭塞、血栓形成者,脑梗死复发风险高。
孔芳黄旭魏廉苏丽廖秋菊刘宏军赵义
关键词:大动脉炎脑梗死复发
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2
2014年
风湿免疫科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选轮转科室,但在实际培训工作中经常存在许多问题,如住院医师在风湿免疫科培训中主观重视不足、与患者沟通不畅、理论知识薄弱、临床工作中差错率高以及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训练难度大等,导致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不高、流于形式。针对上述问题,特制订一套具体的培训方案,从理论知识、实践规范化和综合素质三方面展开针对性培训,使风湿科免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赵义李小霞黄旭苏丽吴蕊
关键词: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留学生临床免疫学全英文线上教学成效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新冠疫情期间某大学国际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临床免疫学线上教学的成效。方法于2020年4月1日-2020年6月30日期间,以某大学国际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90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教学成绩、教师及学生评价等方面开展线上教学调研分析。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于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结果本学期期末考试总分平均数为73.5±14.2分,其中来自印度半岛的学生的平均分数最低(70.0±14.7)。不及格人数为13人,占14.4%,其中12人(92.3%)来自印度半岛。60分-69分为21人(23.3%),70分-79分为25人(27.8%),80分-89分为15人(16.7%),90分及以上为16人(17.8%)。卷面质量授课教师评价,“差”为17人(18.9%),其中16人(16/17,94.1%)来自印度半岛;“一般”为35人(38.9%),“良好”为25人(27.8%),“极好”为13人(14.4%)。线上教学学生满意度为88.9%,66.7%的学生提出了意见或建议,依次为:增加互动环节(52.2%),如利用直播软件开展直播授课(11.1%),通过聊天软件等实现学生与教师实时沟通、答疑解惑(4.4%),分组制定学习任务并讨论(2.2%),其次改进课件内容(30.0%),如增加临床真实病例(14.4%),推荐自学教材及相关文献便于自主阅读(5.5%),增设章节后小测验(11.1%),设置授课教师评价系统(2.2%)。结论疫情防控期间本校留学生临床免疫学全英文线上教学模式适用于特殊时期教学活动的需求,学生对整体教学效果满意度尚可,但线上教学模式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苏丽孔芳黄旭孙婉玲陈丽芬赵义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临床免疫学线上教学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9年
患者,男,44岁。主因“间断性双下肢水肿3年,加重伴外生殖器肿胀15 d”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间断性双下肢可凹陷水肿,休息后可缓解。15 d前劳累后再次出现双下肢可凹陷水肿,伴阴茎及阴囊肿胀,夜尿增多,5~6次/d,100~150 ml/次。既往史:吸烟30年,约40支/d,偶尔饮酒。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T 36.7℃,P 82次/min,R 20次/min,BP 192/110 mmHg。神志清,自主体位,皮肤、黏膜、淋巴结、头颅、五官,颈部、胸廓、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双侧中输尿管点有压痛,双肾区叩痛阳性,阴茎及阴囊肿大、有压痛。实验室检查:血肌酐 239 μmol/L,血尿酸 481 μmo/L;免疫球蛋白:IgG 6.07 g/L,肿瘤标志物示癌胚抗原(CEA) 5.15 ng/ml,CA-125 43.7 U/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17.66 ng/ml,血清骨胶素(CYFRA21-1)3.59 ng/ml。血常规、尿常规、IgM、IgA、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均未见异常。辅助检查:泌尿系统彩超提示腹膜后低回声包块,双侧肾盂扩张,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腹主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腹部CT和MR提示“腹膜后广泛软组织阴影,包绕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部分髂血管和输尿管”(见图1、2)。入院后初步诊断为腹膜后纤维化,双侧肾盂、输尿管积水,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李雪梅苏丽李霞廖秋菊田真赵义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
三甲医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三甲医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住培医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某三甲医院住培医师19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问卷形式对住培医师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规培年限、在职状态和专业情况等基线资料及职业倦怠程度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培医师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结果住培医师的职业倦怠率为19.9%,其中出现重度情感耗竭、重度低成就感、重度去人格化的比例分别为13.8%、23.0%、71.4%。在读研究生是发生重度情感耗竭(P=0.034,OR=4.346,95%CI:1.12-16.856)、重度低成就感(P=0.039,OR=3.67,95%CI:1.156-12.741)、重度去人格化(P=0.01,OR=4.571,95%CI:1.935-10.798)的危险因素;26岁~30岁组(P=0.031,OR=2.995,95%CI:1.106-8.11)、31岁~36岁(P=0.018,OR=7.451,95%CI:1.416-39.221)、未婚(P=0.008,OR=2.684,95%CI:1.296-5.558)、硕士(P=0.002,OR=3.864,95%CI:1.624-9.194)及本科学历(P=0.008,OR=3.308,95%CI:1.363-8.031)、其他医院医师(P=0.024,OR=2.688,95%CI:1.141-6.33)均是住培医师发生重度去人格化倦怠的危险因素。结论三甲医院住培医师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研究生住陪医师是发生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培训组织者及培训专科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廖秋菊赵义苏丽李霞陈丽芬魏廉
关键词:住院医师职业倦怠
间断发作性黄疸背后的故事
苏丽李嗣钊李小霞俞乃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