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松川
-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拇外翻Scarf截骨术的发展与展望
- 2024年
- 拇外翻在前足冠状面、水平面、矢状面均存在畸形,是前足最常见的畸形之一,目前矫正这种畸形的术式较多,其中Scarf截骨术是临床运用最广泛的术式之一[1],该术式具备三维矫形功能[2],能矫正中、重度拇外翻。Scarf截骨术由Meyer提出,后逐渐在临床上推广[3-6]。传统Scarf截骨术存在矫形力不足、转移性跖痛等并发症,因此相关学者在传统Scarf截骨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良,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 余泽俊童庭黄文凭熊小天苏松川
- 关键词:拇外翻截骨内固定并发症
- 筋伤凝胶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筋伤凝胶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A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筋伤科、足踝科门诊2022年1月至6月收治的AA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分别于患处涂抹依托芬那酯凝胶、筋伤凝胶,均每日3次,连续治疗6 d。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稍高于对照组的93.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3,6天,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踝关节肿胀程度均显著降低,美国骨科足踝学会(AOFAS)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筋伤凝胶治疗AAS,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踝关节疼痛,消除肿胀,改善踝关节功能。
- 马善治袁海洲李云李君谢辉苏松川谭义杰邓啟凡
- 关键词:急性踝关节扭伤依托芬那酯凝胶临床疗效
- 自体膝关节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探讨自体膝关节骨软骨移植术(OAT)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OLT)HeppleⅤ型2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HeppleⅤ型OLT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记录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12个月)回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通过VAS、AOFAS、Lysholm等术前、术后评分对踝和膝关节进行疼痛及功能评价。根据CT或MRI表现评估截骨区域、骨软骨移植区域的愈合情况、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Friedman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例HeppleⅤ型OLT患者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CT/MRI显示,植骨与周围骨质结合良好。VAS评分由术前6.5(6.0,8.0)分别降为术后6个月2.0(2.0,3.0)分及末次随访2.0(2.0,3.0)分,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59.0(48.0,64.0)分别增为术后6个月88.5(87.0,90.0)分及末次随访90.0(88.0,90.0)分(χ^(2)=33.78、33.56,均为P<0.05)。末次随访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与术前比较以及末次随访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OFAS踝-后足评分术后6个月随访优良率为9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相关并发症。结论自体骨软骨移植术(OAT)治疗HeppleⅤ型OLT,可明显减轻踝关节疼痛,改善功能,疗效满意,膝关节供区风险可控,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余泽俊苏松川付燕黄文凭
- 关键词:软骨距骨
- 关节内孤立性骨囊肿镜下边缘刮除术的应用附案例报告1例
- 2022年
- 孤立性骨囊肿(SBC)为发病机制不明的骨瘤样病变,多见于儿童,其病变约占骨瘤样病变的22%。多发生于肱骨、股骨上端,临床表现一般不明显,往往因为病理性骨折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就诊时被发现,临床上大多数处理方式是在切开直视下对骨囊肿行边缘刮除术,解除占位后,促使新骨填充,以恢复骨的正常力学功能;由于在关节内骨囊肿的处理上具有手术创伤大、术区暴露不全、易损伤血管神经和重要组织及关节附件等不足之处,本文报道一例29岁男性患者,因膝关节不适来沈阳市骨科医院就诊,经系统性检查后确诊孤立性骨囊肿,给予关节镜下行右膝关节内股骨远端孤立性骨囊肿刮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治疗关节内骨囊肿提供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
- 周煜刘朝宗杨杰李欣龙长江陈崇民闻辉苏松川
- 关键词:关节镜孤立性骨囊肿微创手术
- 初次关节置换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术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易感性的关联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初次关节置换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基因多态性与术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选择四川省岳池人民医院骨科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初次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情况分为PJI组和非PJI组,各4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法分析不同患者GCSF基因rs3917924位点携带基因型情况,调查并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部位和术前窦道情况;统计所有患者微生物培养结果、外周血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哈迪-温伯格平衡(HWE)检验结果显示PJI组和非PJI组GCSF基因rs3917924位点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JI组GCSF基因rs3917924位点携带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非PJI组(P<0.05);PJI组携带TT基因型患者和携带CC/CT型患者微生物培养结果、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组外周血CRP、ESR水平高于CC/CT组(P<0.05)。结论 GCSF基因rs3917924位点携带TT基因型增加初次关节置换术后PJI风险,但与疼痛程度无关。
- 文华林张家金林俊黄文凭苏松川彭正刚
-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多态性易感性视觉模拟评分
- 肱骨近端骨折微创手术术中体位及复位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骨折微创手术术中体位及复位的研究。方法:60例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微创手术技术,采用不同术中体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其中沙滩椅位30例,平卧位18例、侧卧位12例,探寻最佳术中体位并随访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沙滩椅位术中暴露充分、便于操作,更适宜于肱骨近端微创手术。术后肩关节JOA功能评分,优良率86.7%。结论:锁定钢板微创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采用沙滩椅位具有暴露清楚、便于复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的优点。肱骨近端内后侧植骨加支撑螺钉固定疗效好。
- 苏松川黄文凭漆伟刘建忠
- 关键词:肱骨近端微创复位
- 中药抗骨质疏松症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023年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和骨脆性增加的常见疾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因此,针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传统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与细胞自噬作用、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活性以及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等因素关系密切。因此,结合中药有效成分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和精准信号调节通路,可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潜在治疗靶点。
- 周煜杨杰李欣周逸敏许翰勋彭泽宇丁晓磊闻辉闻辉苏松川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药分子作用机制
- GartlandⅡ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两种治疗方案的中远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价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GartlandⅡ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中远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评价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收治的101例GartlandⅡ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及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闭合复位+克氏针穿针外固定,52例)和对照组(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49例)。于末次随访时(末次随访时间至少≥1年)测量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Flynn标准疗效评定结果、Mayo功能评分、Baumann角(B角)、携带角(C角)、前肱骨线(是否通过肱骨小头的中1/3)、安全性检测结果与评价。结果两组B角、C角、前肱骨线等影像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lynn标准疗效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肘内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肘外翻、感染、尺神经损伤、肘关节僵硬、肘部骨化性肌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穿针外固定治疗GartlandⅡ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恢复快、疗法安全有效等优点。
- 余泽俊黄文凭苏松川童庭彭正刚
-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石膏疗效
-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9
- 2013年
- 下肢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疾病,由于下肢的主要功能是负重及行走,当发生骨折后,对其整复要求高,不仅需要患肢与健肢的长度相等,而且要求对位对线良好。故大部分下肢骨折选用手术治疗,但术后因局部渗出、炎症反应、微循环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原因常伴有肢体肿胀,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筋膜问室综合征、骨髓炎、甚至截肢等严重后果。笔者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6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苏松川黄文凭黄敏
- 关键词:五味消毒饮下肢骨折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