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地震
  • 6篇地震动
  • 4篇强震
  • 2篇地震动特性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震源
  • 2篇震源机制
  • 2篇强震地面运动
  • 2篇集集地震
  • 2篇反应谱
  • 2篇不确定性
  • 2篇持时
  • 1篇弹簧
  • 1篇地面运动特性
  • 1篇地震响应
  • 1篇短时傅里叶变...
  • 1篇多分量
  • 1篇多分量信号
  • 1篇信号
  • 1篇预压

机构

  • 1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3篇董娣
  • 10篇周锡元
  • 7篇徐国栋
  • 4篇闫维明
  • 4篇杨润林
  • 3篇贺秋梅
  • 3篇纪金豹
  • 2篇高丽霞
  • 1篇牛东旭
  • 1篇郭明珠
  • 1篇李小军
  • 1篇杨宇
  • 1篇刘锡荟
  • 1篇周宏宇

传媒

  • 3篇地震研究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动特性的影响因素与不确定性分析
本文利用欧洲强震数据库、美国强震数据库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上万条地震记录,并根据研究内容不同,按照震级、震中距、场地类别或者震源机制进行了分组,在分组记录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地震动若干特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除此之...
董娣
关键词:震源机制不确定性地震
地震动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选取欧洲强震记录数据库中,同一台站记录到的两次地震以及两个不同台站记录到的同一地震的强震记录,分析了它们的PGA比值、卓越频率和反应谱的不确定性以及不确定性对结构反应的影响,得出:影响地震动不确定性的因素主要有震源机制、地震波传播途径、场地类别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地震动不确定性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董娣周锡元闫维明徐国栋杨润林
关键词:地震动PGA反应谱不确定性
加速度均方根地震动统计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根据美国加州等地的强震记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加速度记录水平、竖向分量的峰值加速度(PGA)和一定时间窗内加速度均方根(SRSTM S)的衰减规律。所采用的加速度记录共795组(两水平向与一竖向)2 385条。对作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主要参数PGA的衰减规律与SRSTM S的衰减规律作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SRSTM S的离散性明显的小于PGA,因此建议将SRSTM S的衰减关系应用于地震动强度的危险性分析。
高丽霞周锡元董娣徐国栋贺秋梅
关键词:强震地面运动
典型振动信号时-频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首先对比较简单的单分量信号和多分量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对比了不同时-频分析方法(STFT、WD、Hilbert时-频谱分析、连续小波分析)的分析精度。结果表明对单分量信号和可以分解为若干单分量信号叠加的多分量信号,Hilbert时-频谱分析精度最好,WD和STFT次之,连续小波变换的精度最差;由于Hilbert时-频谱分析和WD方法要求信号为单分量信号或可以分解为若干单分量的信号,故其不适用于复杂信号的时-频分析;对多分量信号,STFT时-频谱较连续小波时-频谱精度高些。需要指出的是,当使用STFT方法时,取不同的窗参数,STFT的时-频分析精度相差很大,必须使用合适的窗参数,以取得较好的分析效果。此外还对El Centro波的两水平分量和人工合成的地震动进行了时-频分析,虽然STFT的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存在矛盾,但它对信号的适应性最强,对复杂信号的时-频分析精度一般可以满足需要,而连续小波变换进行信号的时-频分析时,时-频分辨精度最差,且对于大于30Hz的频率分量,随频率的增加,时-频分析的效果和精度迅速变差,说明小波变换并不适合于做时-频分析,尤其对于高频信号,用连续小波变换得到的时-频谱图看起来很粗糙,而且很难准确解释。进一步对比了真实地震动和人工地震动的时-频分布,认为用胡聿贤教授合成人工地震动的方法合成的地震动在时-频域上的分布和真实地震动相似。
徐国栋周锡元郭明珠董娣
关键词:多分量信号
基于离复位控制策略的结构振动控制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对于主动或半主动控制系统来说,目前有多种经典控制算法可以应用于结构控制,然而由于结构控制系统内嵌的参数不确定性、非线性行为和时变特征,这些常规算法的适用性和控制效率往往是不理想的。与之相反,模糊控制系统由于不依赖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即可有效实施控制,因而许多研究者转向考虑采用模糊控制途径实施结构控制以避免这些问题。模糊控制现阶段的难题在于控制规则的建立仍无系统的方法可循,一般采取半经验的方法。由于缺乏系统完整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通常需要进行反复的尝试或试验,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难题,提出并发展了一种离复位控制策略,用以生成结构模糊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则。以这种策略作为设计模糊控制规则库的依据,研究了一个底层设有主动拉索控制系统的多层结构的地震反应控制问题。在算例中,通过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算法进行控制效果的对比,验证了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杨润林闫维明周锡元董娣牛东旭刘锡荟
关键词:振动控制控制策略模糊控制
一种自复位型磁流变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复位型磁流变阻尼器主要由主缸、主缸内设置的活塞与活塞杆以及副缸构成。通过在磁流变阻尼器的副缸内设置预压的螺旋弹簧和辅助活塞,使得该装置不受力时自动处于行程中位,在受力结束后可以通过螺旋弹簧的作用自动...
闫维明纪金豹周锡元董娣周宏宇
文献传递
9.21台湾集集地震中场地类别对地震动若干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5年
对9.21台湾集集地震主震的404组强震记录按照不同震中距和场地类别进行分组,然后对加速度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持时、峰值加速度、包络线、反应谱及其均方差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条件对不同分量加速度某些特征的影响较为显著,断层方向对地震动水平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结果对地震危险性分析以及结构抗震验算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对地震动三分量包络线的研究为三维地震动模拟提供了一定参考。
董娣周锡元徐国栋纪金豹
关键词:持时反应谱
集集地震中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文中将921台湾集集地震主震的404组强震记录按照不同震中距和场地类别分组,对加速度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持时、峰值加速度(PGA)、包络线、反应谱比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条件对不同分量加速度时间历程的若干特征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比较复杂。此外,断层方向对地震动水平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为:1)地震动水平分量的持时随着场地依次变软而增大;2)断层方向对PGA衰减特征有一定影响;3)不同震中距离和场地条件下集散的时间里程的包线基本上都是单峰点的时间函数;地震动加速度水平分量包络线与竖向分量包络线有明显的不同;4)在震中距相同的条件下,场地愈软弱,周期愈短,谱比值EW/SN愈接近1。场地愈软,在短周期(<0.1s)段,V/H谱比值是变大的趋势,而在长周期(>特征周期)段则是变小的趋势;而且相对来说V/EW谱比值随场地变软而减小的趋势相对要强一些。
董娣周锡元徐国栋纪金豹
关键词:持时
非正交阻尼线性振动系统的复振型地震响应叠加分析方法被引量:46
2003年
本文研究了一般非正交阻尼结构在地震地面运动影响下的动力反应分析方法,此方法将复振型地震响应叠加解答中关于余弦函数的杜哈美积分表示为该相应模态地震位移和速度响应的线性组合,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基于复振型的多层结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反应谱叠加方法。此外,文中还通过算例与数值积分加以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一般具有较好的精度。
周锡元董娣苏幼坡
强震记录频率非平稳特性的若干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本文将美国西部、中国台湾和其它地区在基岩场地上的156组地震记录按不同震级、震中距分组,分析了持续时间随震级、震中距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强震记录的穿零率以及主频的时变特性,并用一直线来拟合穿零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给出了此直线拟合参数在不同震中距、记录方向条件下的取值范围,以此来反映频率特性随时间变化的非平稳性,此外还通过运用峰点法在频率特性非平稳性中考虑涟波效应。所得结果与穿零率的相应结果进行了对比。文中的分析结果表明,穿零率方法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频率特性的非平稳性的。
董娣周锡元徐国栋杨润林
关键词:非平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