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彬
- 作品数:18 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简称心衰,不是一个单一的病理诊断,而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包括主要症状如呼吸困难、踝关节肿胀和疲劳,并可能伴有体征如颈静脉压升高、肺水肿和外周水肿。2021年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中发表的《2021年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ESC指南》[1]对心力衰竭做了重新定义。
- 姚璋璐董彬
- 关键词:心力衰竭发病机制
- 运动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慢性心衰是极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衰患者随之增多,心衰的治疗已成为21世纪心脏病学最大的挑战之一。传统的抗心衰治疗要求患者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自从现代心血管康复运动开展以来,大量的资料表明大多数心衰患者通过运动可获得效益,尤其对轻、中度左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30%)患者,康复运动确实安全有益[1]。本研究旨在观察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
- 柴海云李瑜董彬韩玉梅李杨玲
- 关键词: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治疗疗效观察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功能不全康复运动
- BMSCs移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室重塑、心肌组织FSTL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BMSCs移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室重塑、心肌组织FSTL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周龄体重90~100gSPF级SD大鼠15只用于制备BMSCs;选择45只体重200~250gSD大鼠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构建,15只/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BMSCs移植组,其中模型组与BMSCs移植组打开胸腔阻断冠状动脉及再通,构建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打开胸腔;BMSCs移植组用微量注射器在心肌梗死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注射BMSCs细胞液,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的细胞培养基,缝合胸腔,继续喂养14d。喂养结束后,将各组大鼠麻醉,分离右颈动脉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处死大鼠采集血液和心脏组织,检测血清中LDH、CK及心肌组织中MDA和SOD水平;通过HE染色分析心室重塑;通过Tunel染色分析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印迹分析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结果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分析显示各组大鼠的心率无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BMSCs移植组大鼠的SBP、DBP、LVSP指标明显增加,LVEDP指标有所降低(P<0.05);同时BMSCs组大鼠血清中LDH、CK和心肌组织中MDA水平明显下降,而心肌组织中SOD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心室重塑显示与模型组相比,BMSCs移植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左心室梗死区厚度(LVWT)、室问隔厚度/左心室游离壁厚度(SPT/LVWT)比值一定程度的改善回升,室间隔厚度(SPT)、室间隔心肌横断面积(MAAS)及梗死区面积(CVF)明显下降(P<0.05);免疫印迹分析发现与模型组相比,BMSCs移植组大鼠心肌组织中FSTL1和Bcl-2的表达明显增加,促凋亡蛋白Bad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BMSCs移植能够促进心肌组织FSTL1表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室重塑。
- 董彬宋丽华秦海波陈东芳
- 关键词:BMSCS移植心室重塑
- 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17
- 2021年
- 目的评价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24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灯盏花素片和银杏酮酯滴丸模拟剂治疗,试验组口服银杏酮酯滴丸和灯盏花素片模拟剂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中医证候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硝酸甘油片使用量,评价银杏酮酯滴丸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全分析数据集(FAS)分析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2.50%(75/1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17%(53/120),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1),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单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1),试验组单项症状胸闷、胸痛、心悸不宁、疲倦乏力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且试验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硝酸甘油片使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2%(8/119),对照组为9.17%(11/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 孙兴华李书霖张淼张鸿婷李正荣董彬陈守强覃松柏朱涛宋颖民陈英华
-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多中心临床试验
- 残余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
- 2024年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的患者也可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残余胆固醇可能是主要残余心血管风险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残余胆固醇的定义、定量方法、代谢、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机制、证据、治疗等进行综述。
- 王新鑫董彬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 预后营养指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CVA)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STEMI患者301例,根据是否发生CVA分为CVA组(n=85)和非CVA组(n=216)。比较2组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PNI与急性STEMI患者发生CVA的关系。结果:2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组血清白蛋白、PNI、血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非CVA组,C反应蛋白、Gensini评分、Killip分级≥Ⅱ级、受累室壁为前壁显著高于非CV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NI(OR=0.469)与急性STEMI患者发生CVA有关,其他危险因素还有低LVEF、低血钾、CRP升高。结论:PNI是急性STEMI患者发生CVA的危险因素,可作为临床预测急性STEMI患者发生CVA的辅助指标。
- 胡子奇董彬
- 关键词:预后营养指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氯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
- 目的:探究低氯血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重要性.方法:对289例住院CHF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化验的血钠和血氯浓度,将低钠非低氯患者设为单纯低钠组(钠<135 mmol/L且氯>96 mmol/...
- 卜宪环董彬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低氯血症预后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心肌梗死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分布在肾脏肾小管处的SGLT2来阻止多余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从而降低循环血糖水平,同时发挥利钠、利尿作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也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受用,研究发现SGLT2抑制剂还具有降低心血管结局等多种心血管保护作用,不仅可使心衰患者受益,对心肌梗死也呈现出多效性,尽管相关机制目前只是推测。主要对SGLT2抑制剂治疗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卜宪环董彬
- 关键词:心肌梗死
- 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董彬王庸晋刘玲
- 关键词: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阿托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
- 通心络胶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8年
- 目的:对比分析通心络胶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用通心络胶囊,观察组患者使用通心络胶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比两组患者左心室短轴缩短指数(LVFS)、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脂联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血浆cAMP/cGMP比值、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VFS(44.02±3.28)%、NT-proBNP(178.85±21.22)pg/mL、LVEDD(46.11±2.95)mm、LVEF(57.69±2.14)%、LVMI(158.02±15.46)kg/m2、脂联素(9.78±0.22)mg/L、VEGF(513.24±9.54)ng/L、NO(43.65±2.56)μmol/L、血浆c AMP/cGMP比值(4.68±0.31)、治疗有效率(96.2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7.01±2.25)%、(567.24±23.58)pg/mL、(51.29±2.46)mm、(49.22±2.03)%、(169.01±16.33)kg/m2、(11.29±0.19)mg/L、(421.22±7.11)ng/L、(33.21±2.01)μmol/L、(2.69±0.23)、(81.13)%,其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89)%比较,差异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通心络胶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LVFS、NT-proBNP、LVEDD、LVEF、LVMI、脂联素、VEGF、NO、血浆cAMP/cGMP比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 李晓霞董彬连亚军李春
-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芪苈强心胶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