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运庭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社会学更多>>
- 建构中国特色的审美观念被引量:1
- 1988年
- 审美观念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子和感知方式的制约下,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当然最直接的是对美、美感、审美关系、艺术的本质及规律等问题的体认成果与理论表述。一定的观念总是凝结在捐应的范畴与命题中。恩格斯说过:“要思终必须有逻辑范畴。”列宁把范畴喻为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而命题则是范畴的衍生形态。
- 皮朝纲董运庭
- 关键词:审美观念逻辑范畴民族文化背景自然现象感知方式审美关系
- 旁搜远绍 肆外闳中——评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兼论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 1988年
- 本文认为:敏泽著《中国美学思想史》标志着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已达到一个新水平。作者指出:该书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历史事实为基点,将审美意识的活动形态和审美观念的理论形态的研究相结合,在美学史历时性发展线索之上还深入研究了其所具有的共时性结构,在治史的总体意图上有新的拓展。该书还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学思想有自身的有机生成过程为立足点,从巨大的文化背景中系统地探讨了本民族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和特点。该书结合社会历史发展和思想学术氛围,注意前后左右及古今中外的联系比较,对复杂的美学现象给予了较深刻独到的论述。作者认为,敏泽著《中国美学思想史》对美学史观和美学文献等问题均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看法。作者还指出了该书所存在的某些不足之点。
- 皮朝纲董运庭
-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审美意识审美观念中国美学史
- “诗禅一致,等无差别”: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融合被引量:1
- 1991年
- 皮朝纲董运庭
- 关键词:艺术美学传统
- 刘熙载与20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命运被引量:1
- 2001年
- 美学在中国 ,应该从中国美学、中国古典美学、中国传统美学三个层面去考察。中国古典美学在 19世纪后半期完成了它的总结形态 ,它的总结和终结 ,可以其末代大师刘熙载作为标志。我们今天对它的研究 ,应该纳入中国美学史的范畴 ,不必去费尽心机作什么“转换” ;而中国传统美学 ,则正是来日方长、前途无量的学科领域。如果着眼于中国传统美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学理延伸和发扬光大而言 ,应该从刘熙载“接着讲” ,或者更准确地说 ,从刘熙载经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接着讲。
- 董运庭
- 关键词:中国美学史刘熙载中国古典美学中国传统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