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娜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知识服务
  • 1篇若尔盖湿地
  • 1篇湿地
  • 1篇介导
  • 1篇菌物
  • 1篇菌物学
  • 1篇科技期刊
  • 1篇共被引分析
  • 1篇共现分析
  • 1篇被引分析
  • 1篇CITESP...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蒋娜
  • 1篇东秀珠
  • 1篇陈紫娟
  • 1篇戴玉成
  • 1篇曹轶
  • 1篇王敏
  • 1篇王艳芬
  • 1篇田建卿
  • 1篇韩丽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菌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低温湿地甲烷古菌及其介导的甲烷产生途径被引量:16
2013年
甲烷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低温湿地是大气甲烷的重要来源,因为湿地土壤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甲烷古菌,它们将有机物降解转化为甲烷。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低温湿地甲烷古菌群落组成、甲烷产生途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显示,乙酸是低温湿地中主要的产甲烷物质,氢产甲烷过程主要发生在中温地区或酸性泥炭土中,而在盐碱水域中甲醇、甲胺是甲烷的重要底物。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若尔盖湿地具有高海拔但低纬度的地理特征,我们的前期研究却显示甲醇在该湿地的甲烷排放中具有重要贡献。相应地,低温湿地中的甲烷古菌主要是利用甲基类化合物/乙酸的甲烷八叠球菌目和氢营养型的甲烷微球菌目。然而不同类型湿地甲烷排放途径及甲烷古菌的差异主要与环境的土壤类型、pH及植被类型相关,如刚毛荸荠生长的若尔盖湿地土壤中来源于甲醇的甲烷占全部甲烷的17%;而木里苔草土壤中乙酸是产甲烷的主要前体物质。尽管已知冷适应的甲烷古菌在低温湿地的甲烷排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获得培养的嗜冷甲烷古菌却很少。冷响应的组学研究显示甲烷古菌的冷适应涉及到全局性生物学过程。
蒋娜陈紫娟曹轶田建卿王艳芬东秀珠
关键词:若尔盖湿地
国内外菌物学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分析--指导科研选题,助力科技创新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梳理和分析近些年国内外菌物学研究的整体状况、研究热点、发展脉络及研究趋势,本文分别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20本菌物学SCI期刊的1 762篇文献、《菌物学报》近10年发表的1 347篇文章以及中国知网中2 128篇食用菌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5.0R7为数据分析工具,以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文献共被引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形成文献间引证与被引证的可视化知识网络。通过对可视化网络图谱的分析,揭示了近些年菌物学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分析结果表明,现今国际菌物学研究热点以医学真菌为主,并向生物合成、生物防治、内生真菌领域发展,国内菌物学研究以分类学、食用菌、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和漆酶为主要内容和研究热点。我们希望通过对菌物学文献的数据分析,帮助科学家及时掌握菌物学研究演变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文献,捕捉研究热点,探测研究趋势,从而对学科研究动向做出合理判断,指导科学家未来科研选题。
王敏韩丽王雅兰蒋娜戴玉成
关键词:科技期刊知识服务CITESPACE共现分析共被引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