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明琰

作品数:43 被引量:716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4篇内镜
  • 16篇黏膜
  • 15篇食管
  • 14篇切除
  • 14篇黏膜下
  • 14篇膜下
  • 12篇肿瘤
  • 8篇切除术
  • 7篇消化道
  • 7篇内镜黏膜
  • 7篇内镜黏膜下
  • 7篇化道
  • 6篇黏膜下剥离术
  • 6篇内镜黏膜下剥...
  • 6篇内镜黏膜下剥...
  • 6篇剥离术
  • 5篇失弛缓症
  • 5篇切开
  • 5篇全层
  • 5篇贲门失弛缓

机构

  • 43篇复旦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唐传生物科技...

作者

  • 43篇蔡明琰
  • 40篇周平红
  • 34篇姚礼庆
  • 27篇徐美东
  • 19篇胡健卫
  • 18篇秦文政
  • 16篇钟芸诗
  • 16篇陈巍峰
  • 12篇李全林
  • 11篇马丽黎
  • 11篇张轶群
  • 10篇刘靖正
  • 9篇任重
  • 5篇李亮
  • 4篇陈世耀
  • 4篇王萍
  • 3篇秦新裕
  • 3篇朱博群
  • 2篇时强
  • 2篇朱俊宇

传媒

  • 19篇中华消化内镜...
  • 10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3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0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类白细胞抗原-G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是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因。近年来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虽然手术提供了根治性治疗肝癌的机会...
蔡明琰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G肝细胞癌免疫编辑
一种新颖的内镜缝合设备在内镜全层切除术后修补消化道缺损的初步应用(含视频)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利用一种新颖的内镜缝合设备(OverStitch^TM)修补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后消化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OverStitch^TM设备缝合经EFTR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后消化道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有效性、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共计5例患者,4例病灶位于胃部,1例病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病灶大小2.0~5.0cm,平均3.2cm;患者均顺利完整切除病灶,完全修补缺损,修补时间11.0~22.0min,平均16.6min;住院时间4—6d,平均5d。2例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上腹部隐痛,体温升高症状,1例患者术后CT提示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均予以半卧位休息,抗感染、制酸、胃肠减压治疗,3—4d后好转出院。结论OverStitch^TM作为一种新颖的内镜缝合技术,对于修补EFTR治疗后消化道缺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朱俊宇蔡明琰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陈世耀陈巍峰胡健卫秦文政王萍
关键词:胃肠肿瘤
氩离子凝固术在消化内镜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7年
氩离子凝固术(APC)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电凝技术,在高频电的激发下惰性气体氩气被离子化成具有导电性的氩等离子,氩等离子体通过传导高频电流的热效应,实现对靶组织干燥、凝固和灭活的作用。当病变组织表面干燥凝固后,导电性能降低,阻抗增加,氩等离子体将自动从阻抗高的地方流向周围阻抗低的组织。
徐佳昕蔡明琰刘斌李欢周平红
关键词:氩离子凝固术消化内镜治疗氩等离子体高频电流非接触式惰性气体
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治疗食管吻合口良性狭窄的临床初探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评价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ERI)对于食管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间,17例接受ERI治疗的食管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汇总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及不适症状等。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ERI,平均操作时间10min,吻合口狭窄环平均切开4次。术中1例发生活动性出血及正常黏膜切开暴露肌层(内镜下止血成功后予胃肠减压及抗生素治疗),术后5例出现胸骨后疼痛(均可承受,未用止痛药物),未出现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及不适症状。17例术前吞咽困难评分平均3.11分,术后第2天降至0.90分(P〈0.01),出院随访9~20个月(平均15.5个月),随访至2015年6月患者吞咽困难评分与术后第2天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对于食管吻合口良性狭窄,ERI治疗简单、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震张轶群陈巍峰秦文政蔡明琰李全林徐晓玥周平红
关键词:食管狭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囊肿的应用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SD治疗的40例消化道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40例消化道囊肿病变位于食管8例,胃11例,十二指肠5例,结直肠16例。37例(92.5%)病灶获完整剥除。术中结肠穿孔1例,予金属夹夹闭,保守治疗后好转;食管大出血1例,三腔管压迫后成功止血。术后病理显示,37例完整剥除标本囊壁完整,侧切缘和基底切缘均无病变累及。36例患者获得了6-12月的术后随访,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ESD是治疗消化道囊肿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秦文政周平红李全林徐美东张轶群钟芸诗陈巍峰马丽黎胡健卫蔡明琰姚礼庆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内镜下治疗被引量:2
2012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作为一种治疗早期胃癌新技术,同样适用于治疗食管胃结合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的浅表癌。ESD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及EGJ处癌前病变,与外科剖腹手术及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等内镜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ESD治疗EGJ处病变,手术难度较高,手术时间更长,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
周平红蔡明琰姚礼庆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窄带成像与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比较窄带成像(NBI)与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间接受ESD治疗的87例早期食管癌(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经NBI法确定病变边界者37例(NBI组),采用碘染色法确定病变边界者50例(碘染色组)。比较两组患者ESD术中食管痉挛程度、手术时间、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病变部位、大小和周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BI组中重度食管痉挛者的比例为10.8%(4/37),明显低于碘染色组的比例[32.0%(16/50),P〈0.05];手术时间亦明显短于碘染色组[(42.2±19.5)min比(53.3±30.9)rain,P〈0.05]。NBI组术中穿孔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碘染色组术中穿孔1例,均经内镜下处理及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4~20月,NBI组与碘染色组患者术后食管狭窄[8.1%(3/37)比8.0%(4/50)]和局部复发[5.4%(2/37)比4.0%(2/50)]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碘染色相比,早期食管癌ESD术前采用NBI确定病变边界,可在不影响疗效的基础上减轻食管痉挛并缩短手术时间。
陈巍峰李全林姚礼庆徐美东陈世耀张轶群钟芸诗马丽黎秦文政胡健卫蔡明琰周平红
关键词:食管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窄带成像碘染色
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被引量:114
2009年
目的探讨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经辅助检查和前期治疗明确诊断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患者20例,择期行全麻下EFR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预切开肿瘤周围黏膜和黏膜下层,显露肿瘤;(2)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沿肿瘤周围分离固有肌层至浆膜层;(3)应用Hook刀沿肿瘤边缘切开浆膜;(4)胃镜直视下应用Hook、IT刀或圈套器完整切除包括浆膜在内的肿瘤;(5)应用金属夹缝合胃创面。结果20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中,病灶位于胃底9例、胃体11例。EFR成功切除所有病变,完整切除率为100%,未使用腹腔镜辅助;EFR时间为60—145min,平均85min。切除肿瘤最大直径1.8~3.5cm,平均2.6cm;病理诊断为问质瘤13例、平滑肌瘤4例、血管球瘤2例、神经鞘瘤1例。术后无一例出现胃出血、腹膜炎体征及腹腔脓肿,术后3d造影无一例造影剂外漏和胃排空障碍。住院天数3~8d,平均5.5d。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7个月,无一例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EFR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切除更深的胃壁肿瘤,并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资料,它的开展可进一步扩大内镜治疗的适应证。
周平红姚礼庆秦新裕徐美东钟芸诗马丽黎张轶群陈巍峰秦文政胡健卫蔡明琰刘靖正王萍
关键词:内窥镜外科手术黏膜下肿瘤内镜全层切除术
金属止血夹在内镜全层切除术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 评价应用金属止血夹在内镜全层切除术中闭合胃缺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间共62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其中男22例,女40例,平均年龄58.5岁,均由超声内镜和CT明确诊断为源于固有肌层、与浆膜紧密粘连的胃黏膜下肿瘤,采用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完整全层切除病灶后,经内镜活检通道、直视下应用金属止血夹缝合全层缺损创面.观察术中金属止血夹缝合的成功率;术后内镜随访,检查金属止血夹缝合效果.结果 62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胃底部37例,胃体部20例,胃窦部5例.1例患者病灶切除后,术中创面出血无法控制,紧急腹腔镜手术并终止研究;57例仅以金属止血夹缝合全层缺损创面;4例金属止血夹结合大网膜封堵全层缺损创面.61例完整缝合全层缺损创面者成功率100%,术后2个月均无发热腹痛等症状;平均随访4.4个月,全层缺损创面均完整愈合.结论 内镜下应用金属止血夹缝合内镜全层切除术中的全层缺损创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刘靖正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蔡明琰胡健卫秦文政任重
关键词:胃肿瘤内镜全层切除术金属止血夹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食管胃吻合术后的胃流出道梗阻的初步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自2010年报道首次运用于临床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并取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以来,它的技术日趋成熟,经过5年多的发展,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000例POEM术,没有死亡病例或中转外科手术的报道。我院内镜中心作为国内首个开展POEM的治疗中心,近日在成功治疗了2000余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基础上,成功运用POEM治疗一例食管胃吻合术后的胃流出道梗阻,称为胃POEM(Gastric.POEM,G—POEM)。现报道如下:
周平红蔡明琰徐佳昕徐美东姚礼庆陈巍峰陈涛
关键词:食管胃吻合内镜中心肌切开术术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