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平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聚乳酸
  • 4篇石英晶体
  • 4篇石英晶体微天...
  • 4篇晶体
  • 3篇动力学
  • 3篇酶降解
  • 3篇降解
  • 2篇胶束
  • 2篇胶原
  • 1篇蛋白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电压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旋涂膜
  • 1篇树枝状大分子
  • 1篇热力学
  • 1篇热力学性质
  • 1篇力学模型

机构

  • 8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薛平
  • 7篇史济斌
  • 4篇戎宗明
  • 3篇程树军
  • 2篇黄斌
  • 2篇龚飞荣
  • 2篇胡安珍
  • 2篇王晶
  • 2篇高慧娟
  • 1篇王萍

传媒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高分子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相关性质的Monte Carlo模拟被引量:4
2007年
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形成胶束的情况。考察了链长、分子间相互作用能、联接基团对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能力、聚集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尾链越长,所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和尾链的对称性无关、不同分子间的交换能通过对有效交换能的影响来改变溶液的CMC值。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自聚集生长成胶束,胶束的聚集数和分子本身的特性相关。
王晶史济斌黄斌薛平王萍
关键词:CARLO模拟GEMINI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
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胶束体系的热力学性质
2007年
通过测量开路电压、电导率等参数,测定了m-S—m·2Br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其温度响应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类表面活性剂比传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强的胶团生成能力,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20-55℃),CMC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根据质量作用模型计算所得的熟力学数据表明:该类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化过程服从熵驱动机理,并出现了焓/熵补偿现象。
黄斌史济斌王晶薛平
关键词:开路电压电导率热力学性质
用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胶原蛋白在聚乳酸表面的吸附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研究了胶原蛋白在聚乳酸(PLA)表面的吸附,系统地探讨了胶原蛋白在聚乳酸表面的吸附过程,考察了缓冲溶液的离子强度和pH对胶原蛋白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在聚乳酸表面的吸附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离子强度对不同来源胶原蛋白吸附量的影响差别明显;pH对胶原蛋白的吸附量的影响非常大,在pH略小于等电点处吸附量最大;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表明不同来源的胶原蛋白在聚乳酸表面吸附层结构差异显著。
胡安珍戎宗明薛平高慧娟程树军史济斌
关键词:石英晶体微天平胶原蛋白聚乳酸
用石英晶体微天平法研究聚乳酸的酶降解过程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探讨影响聚乳酸降解速率的不同因素。聚乳酸的酶降解分两步进行:酶吸附到聚乳酸的表面和聚乳酸在酶作用下的降解。聚乳酸的降解初速率随酶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但达到一定的加入量之后,降解初速率接近一个常数;当pH为7~9时,聚乳酸的降解初速率随pH的增大而增大;当温度为25~40℃时,降解初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薛平史济斌戎宗明
关键词:聚乳酸酶降解动力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聚乳酸酶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本课题应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原子力显微镜(af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影响聚乳酸降解速率的不同因素. 聚乳酸的酶降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酶先吸附到聚乳酸的表面,第二步是聚乳酸...
薛平
关键词:聚乳酸酶降解动力学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胶原在聚乳酸旋涂膜表面的吸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胶原在聚乳酸旋涂膜表面的吸附,考察了溶液浓度(0~9.25μg/mL)和温度(10~50℃)对胶原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胶原浓度的增加,胶原在聚乳酸表面的吸附量和吸附初速率都相应增加.采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实验数据得到吸附等温线方程,分别为q=11690.99c1+0.99c和q=610c3.179.实验结果显示,Langmuir模型拟合效果要好于Freundlich模型.采用Lagergren拟一阶吸附速率方程和Lagergren拟二阶速率方程拟合不同浓度下的吸附动力学数据.在低浓度下Lagergren拟一阶速率方程拟合效果比较好,在高浓度下Lagergren拟二阶速率方程拟合效果比较好,说明在低浓度时扩散过程是胶原吸附的控速步骤,高浓度时胶原和聚乳酸表面的相互作用是吸附的控速步骤.原子力显微镜显示,吸附在聚乳酸表面的胶原形成网状结构.胶原的吸附受温度影响显著,说明胶原是一种对温度非常敏感的物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在10~40℃范围内胶原的吸附量逐渐降低,在40~45℃范围内锐减,40℃是本实验条件下胶原的变性温度.
胡安珍史济斌戎宗明薛平龚飞荣程树军
关键词:石英晶体微天平胶原聚乳酸
聚乳酸的酶降解动力学模型被引量:1
2009年
将连续分布理论应用到聚乳酸的酶降解反应动力学中,模拟蛋白酶K降解聚乳酸的过程。将聚乳酸的酶降解过程分为3步:酶吸附在聚乳酸上;聚乳酸和酶形成具有活性的中间过渡体;生成特定断裂产物。运用矩的运算将积分微分方程转变成便于计算的普通微分方程,计算得到的降解产物的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实验基本吻合。模型参数(k′,kE)与酶浓度、流量、pH和温度变化有关。
薛平史济斌
关键词:聚乳酸酶降解动力学
树枝状聚L-丙交酯-dendron-聚乙二醇-dendron-聚L-丙交酯的降解性能
2013年
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研究了树枝状大分子聚L-丙交酯-dendron-聚乙二醇-den-dron-聚L-丙交酯在蛋白酶K作用下的降解性能。对具有相同接枝数、不同聚酯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相同聚酯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接枝数的树枝状大分子的酶降解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接枝数以及聚酯相对分子质量对树枝状大分子的降解有明显影响,树枝状大分子的降解速率随着接枝数的增多和聚酯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加快,其中聚酯相对分子质量为降解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高慧娟薛平戎宗明史济斌龚飞荣程树军
关键词:石英晶体微天平树枝状大分子聚乙二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