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育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突变
  • 1篇缺陷症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新突变
  • 1篇CYP17A...
  • 1篇部分性

机构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篇裴育
  • 1篇张波
  • 1篇陆召麟
  • 1篇陶红
  • 1篇米树华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CYP17A1基因新突变致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部分性缺陷症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研究1例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部分性联合缺陷症患者CYP17A1基因突变特点,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基因突变类型初步探讨P450C17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1例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部分性联合缺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亲属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设计7对引物扩增CYP17A1基因的8个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的连接区域,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产物胶回收后直接做为DNA双链模板测序。DNA双链模板不一致的PCR产物经克隆后测序。测序结果在核苷酸序列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患者CYP17A1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为5994-5995 delAT/7541C〉T复合杂合子。这两种突变均未见报道。推测5994-5995 delAT导致1259H,274X,突变形成的截短蛋白质缺少血红素结合区域,因此是没有功能的;而通过人类P450C17酶计算机模型分析显示7541C〉T导致的A398V远离酶的活性中心,推测突变可能使酶的活性减弱,而不是完全地丧失。患者临床表现为有自发不规则月经及轻度高血压、低血钾,结合激素测定结果提示肾上腺和性腺保留部分功能。因而患者的基因型与其临床表型是一致的。结论 应进行突变P450C17酶的功能学研究来进一步明确结构改变对功能的影响。
陶红张波陆召麟裴育米树华
关键词:CYP17A1基因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