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海洋

作品数:214 被引量:394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72篇会议论文
  • 48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4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7篇细胞
  • 53篇肝癌
  • 45篇肝移植
  • 43篇肿瘤
  • 19篇药物
  • 19篇基因
  • 17篇蛋白
  • 17篇复发
  • 15篇灌注
  • 15篇肝细胞
  • 14篇偶联
  • 14篇排斥
  • 14篇缺血
  • 13篇移植后
  • 12篇小鼠
  • 12篇抗肿瘤
  • 11篇再灌注
  • 10篇体外
  • 10篇淋巴
  • 8篇乙型

机构

  • 156篇浙江大学医学...
  • 70篇浙江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四川省人民医...
  • 5篇四川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5篇上海大学
  • 5篇无锡市人民医...
  • 4篇启东肝癌防治...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深圳市第三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14篇谢海洋
  • 173篇郑树森
  • 105篇周琳
  • 39篇徐骁
  • 24篇蒋国平
  • 22篇吴李鸣
  • 21篇王伟林
  • 18篇严盛
  • 16篇沈岩
  • 15篇张峰
  • 15篇李建辉
  • 14篇梁廷波
  • 14篇贾俊君
  • 13篇张珉
  • 13篇杨喆
  • 13篇吴丽花
  • 12篇余应年
  • 12篇吴健
  • 12篇宋朋红
  • 12篇冯晓文

传媒

  • 17篇中国病理生理...
  • 16篇2012中国...
  • 7篇中华肝胆外科...
  • 7篇中华器官移植...
  • 7篇中国药理学与...
  • 5篇肿瘤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5篇中华移植杂志...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2012年浙...
  • 3篇2005年浙...
  • 3篇2014中国...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2004年浙...
  • 2篇2007年浙...

年份

  • 4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18篇2016
  • 10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27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13篇2008
  • 18篇2007
  • 6篇2006
  • 20篇2005
  • 10篇2004
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保存的大鼠胚胎后肾同种腹腔内移植模型的建立
2005年
目的建立胚胎后肾大网膜内移植大鼠模型,并探讨其在受者体内生长、发育情况。方法取孕16d(E16)和17d(E17)的SD大鼠胚胎,切取胚胎后肾,以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盐液(HTK液)保存3d,然后移植到切除单侧肾脏的成年SD大鼠的大网膜内,另设未经保存的E16胚胎后肾直接移植对照组。术后给予环孢素A皮下注射,术后3~4周后开腹观察器官形成情况;术后8周,切除受者自体肾脏,观察移植后肾的组织学形态,测定后肾功能。结果移植后3周,移植后肾肾单位、集合管及输尿管的结构正常,组织中少有淋巴细胞浸润,电镜显示移植后肾发育的肾血管球细胞及基底膜、近端肾小管、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移植后8周,移植后肾的湿重、体积、分泌尿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16、E17胚胎后肾大网膜内移植,并辅以环孢素A皮下注射,可以形成器官,并发挥功能。
徐剑郑树森梁廷波谢海洋沈克震冯晓文金雯佳
关键词:大鼠胚胎成年SD大鼠组织学形态近端肾小管网膜内HTK液
DCP与AFP在肝癌诊断及肝癌肝移植预后中作用
【背景与目的】作为典型的肝癌标记物,AFP已经应用于临床半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新的肝癌标记物也不断被发现,如DCP在日本等部分国家已经应用于临床;关于DCP与AFP在肝癌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研究较多,然而缺乏同时在血清与...
王建国徐骁谢海洋苏蓉宋文峰周琳郑树森
一种mTOR抑制剂PP242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偶联前药、制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TOR抑制剂PP242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偶联前药及其应用。本发明将PP242‑DHA偶联前药应用于抗移植排斥药物中,提高了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以及在外周免疫器官的蓄积,并能有效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延长移植...
谢海洋周科王杭祥郑树森
文献传递
miR-29的表达与小鼠胆道闭锁相关性研究
【背景】肝外胆管部分或全部闭锁是一种较常见的胆管病变,可导致肝脏功能衰竭甚至严重危害生命,还增加肝脏恶性肿瘤的发生。新近研究表明miR-29家族在胆道闭锁的小鼠模型中异常表达,提示其可能为此疾病的潜在调控因子和分子标志物...
余晓波苏蓉丁元王雁谢海洋郑树森
MDR1基因多态性对肝癌肝移植预后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CC)肝移植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50例HCC肝移植患者MDR1基因第1236位C→T(C1236T)、第2677位G→A/T(G2677A/T)和第3435位C→T(C3435T)的基因型,进而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MDR1C1236T、G2677T、C3435T基因型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而2677A基因型与预后相关。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MDR1 2677A携带型的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非携带型,是影响HCC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因素之一(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DR1 2677A携带情况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RR=0.143,P<0.01)。结论:在MDR1 2677位点上A的携带情况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无瘤生存的独立因素。
徐小波吴李鸣沈炬伟谢海洋梁廷波王伟林沈岩张珉郑树森
关键词:基因基因多态性肝移植肝肿瘤
一种辣椒碱-喜树碱类抗癌药物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椒碱‑喜树碱类抗癌药物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对辣椒碱进行化学改性,将改性后的辣椒碱与喜树碱类抗癌药物通过酯键进行偶联,获得的辣椒碱‑喜树碱类抗癌药物偶联物能溶于临床可接受的药剂学溶剂,如吐温,...
王杭祥徐骁陈建美吴佳萍耿磊谢海洋周琳郑树森
文献传递
刺五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何增磊徐骁卫强凌琪谢海洋周琳郑树森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
目的及背景 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缺血再灌注损伤(IR injury),显著影响移植肝脏功能恢复及预后.如何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
贾俊君李建辉沈雯陈莎莎姜骊谢海洋周琳郑树森
环指蛋白43作为新的肝癌治疗靶点的功能研究
目的最近研究发现环指蛋白43(RNF43)基因在直肠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和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相关,但是RNF43在其他肿瘤包括肝癌中的变化情况和生物学作用仍然未知。本实验我们通过研究RNF43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
邢春阳周武华丁松明谢海洋张武魏巴金陈康杰苏蓉周琳郑树森
文献传递
反应性氧自由基诱导的SOCS1甲基化: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预警
【背景和目标】肝移植是肝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使得肝癌肝移植的应用和疗效不尽人意。肝移植术后复发肿瘤的早期发现以及肝癌复发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的早期预警对提高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
张微孟雪芹吴丽花张珉谢海洋周琳王伟林郑树森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