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松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读书的四种境界——《读论语孟子法》解读
- 2023年
- 在《论语集注》的开篇,朱熹辑录了程颐关于读《论语》和《孟子》方法的相关论述,作为《论语序说》和《读论语孟子法》。在这些文字中,程子谈到了读《论语》的四种境界,亦可视为读经典的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读了全然无事者”。读了《论语》之后无动于衷。
- 谢青松
- 关键词:《论语集注》《论语》《孟子》
- 读书的四种境界——《读论语孟子法》解读
- 2023年
- 在《论语集注》的开篇,朱熹辑录了程颐关于读《论语》和《孟子》方法的相关论述,作为《论语序说》和《读论语孟子法》。在这些文字中,程子谈到了读《论语》的四种境界,亦可视为读经典的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读了全然无事者”。读了《论语》之后无动于衷,也一无所获,如同入宝山而空手归。尽管这部经典曾经打动并影响过无数的读书人,但对于他来说毫无触动,如同根本没有读过。
- 谢青松
- 关键词:《论语集注》《论语》《孟子》读书人
- 论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被引量:2
- 2021年
- 注重此世、安住当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品格。儒家关心今世,重视现实人生,“孔颜之乐”和“曾点之志”就体现了珍惜此世、安住当下的生活哲学;道家也强调保持接受、安住当下,老子提倡的“复归于婴儿”,就是回到当下、活在当下的典范;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参禅在本质上乃是提升觉知、安住当下的训练。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意味着厘清头脑,净化心灵,简化生活,告别浑浑噩噩的人生。倘能如此,则宠辱不惊,得失坦然,进退自如,穷通皆乐,这是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至高境界。
- 谢青松
- 关键词:中庸当下
- 论刑法“惩恶扬善”的道德理念
- 2005年
- 本文首先从中西伦理思想史的角度分析了道德范畴的“善”与“恶”的涵义,并进一步从刑法的本质、特征、目的、制定等角度对刑法中的善恶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刑法是善与恶的辩证统一。作者认为“惩恶扬善”的理念是刑法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刑法学与伦理学相遇的理论契合点。
- 谢青松
- 关键词:犯罪刑罚刑法价值
-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研究
- 本文将少数民族纳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之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结构的分析,试图对蕴含和隐藏在各种具体文化样式中的少数民族的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生命...
- 谢青松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
- 文献传递
- “认识你自己”——对老子之“道”的一种解读被引量:3
- 2020年
- 老子之“道”,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天、地、人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就此而言,道家乃是探寻规律亦即“求道”之学;在根本意义上,指的是“本来的自己”,也就是人的意识之本来状态(即纯净的意识),就此而言,道家乃是认识自己亦即“悟道”之学。老子之“道”在本质上乃是人类对自我的反思与探索,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终极追问。在老子那里,“认识自己”意味着,识别并放下“自我”,最终消融“自我”,回到意识本身之纯净状态。可以说,人们对“道”的探索在根本意义上是在找寻他自己。《道德经》五千言,以凝练至简的语言、玄妙空灵的风格、正言若反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引导世人追问“我是谁”,进而“认识你自己”,这是老子之“道”的终极指向,也是老子撰写《道德经》的真正用意。
- 谢青松
-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
-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三个精神向度
- 2022年
-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也是一个歧义丛生的话题。幸福究竟是什么?它到底在哪里?这是千百年来人们苦苦追寻却又深感困惑的问题。中国历代儒释道的典籍当中记载了诸多古代智者关于幸福的追问和反思,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幸福人生的理解。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关注主要聚焦在以下3个方面。
- 谢青松
- 关键词:精神向度儒释道
- 刑法与伦理学“相遇”何以可能?——“刑法伦理学”提出之初步构想被引量:1
- 2005年
- 刑法与道德是有内在联系的,通过分析刑法的伦理品性,可以看到“惩恶扬善”的道德理念是刑法与道德的共同价值追求,这表明了刑法与伦理学“相遇”的必然性。这为追问刑法与伦理学“相遇”何以可能,为“刑法伦理学”这一交叉学科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 谢青松
- 关键词:犯罪刑罚刑法惩恶扬善
-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三个精神向度被引量:3
- 2021年
- 中国历代儒释道的典籍当中记载了诸多古代智者关于幸福的追问和反思,它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幸福观的三个精神向度:幸福不在外面,只能向内探索;幸福不在未来,就在此时此刻;幸福不在获取,而在于开启智慧。在中国古代智者看来,真正的幸福不依赖于外在的条件,也不受外境的干扰,它不是一个人能够获得的某种外在之物,而是他存在的整个方式,是他的本来状态。向内探索、安住当下、开启智慧,这是中国古代智者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也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 谢青松
- 关键词:中庸当下
- 论刑法对自由的追求
- 2005年
- 本文介绍了西方思想家对自由的探讨,并对刑法与自由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良善之刑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和发展人的自由,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是刑法的重要使命,也是刑法的终极目标之一。
- 谢青松
- 关键词:刑法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