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光兰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百合
  • 6篇麝香百合
  • 4篇T-DNA
  • 3篇东方百合
  • 3篇英文
  • 3篇植物
  • 3篇外植体
  • 3篇基因
  • 2篇代数
  • 2篇代数和
  • 2篇雄花
  • 2篇优质种
  • 2篇优质种苗
  • 2篇植株
  • 2篇植株高度
  • 2篇突变
  • 2篇种苗
  • 2篇株高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番茄

机构

  • 14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14篇谭光兰
  • 14篇刘菊华
  • 14篇徐碧玉
  • 14篇金志强
  • 8篇贾彩红
  • 6篇张建斌
  • 3篇杨小亮
  • 3篇张静
  • 2篇王家保
  • 2篇王甲水
  • 2篇李羽佳
  • 2篇李刚
  • 1篇韦带莲
  • 1篇张静

传媒

  • 4篇热带作物学报
  • 3篇2006年中...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方百合T-DNA插入突变株侧翼序列的分离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反向PCR技术对东方百合(Oriental hybrid lily)T-DNA插入突变株的侧翼序列进行扩增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个突变表型的植株都有T-DNA插入。扩增到的10个序列长度大都在500~900 bp左右。回收其中的8条亮带,克隆测序后,经NCBI BLASTx比对发现,除了B2序列因为太短没有显著的同源性以外,有1个是未知功能的蛋白。B1是Lys家族转录调节因子;CM1是C类细胞色素生成蛋白;CM2是糖转运跨膜蛋白;D1是特有的解旋酶家族;F1是rRNA小亚基甲基转移酶;G1是Arac家族转录调节因子。表明这些基因可能与这些突变表型有关。
张静刘菊华徐碧玉贾彩红张建斌谭光兰金志强
关键词:东方百合插入突变侧翼序列功能分析
一种高效香蕉离体快繁新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利用巴西香蕉未成熟雄花为外植体,离体快速繁殖优质种苗的方法。采取断蕾期新鲜香蕉雄花,剥取未成熟部分切成薄片,进行组织培养,每片外植体繁殖系数达到25-30,大大降低了组培的继代数和生产周期,得到高效优...
张建斌徐碧玉金志强杨小亮贾彩红刘菊华王家保谭光兰
文献传递
二步倍增东方百合“星球战士”及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二步倍增法直接再生了东方百合"星球战士"。鳞片切块培养在MS+4.4μmol/L BA+ 0.5μmol/LNAA的培养基上50 d后,再生出大量丛生芽。将丛生芽切块置于同样的培养基上进行诱导,40 d后,从基部短缩茎切片上诱导出了大量不定芽,但是根切段上不再生芽。一个中等大小的东方百合"星球战士"鳞茎120 d就可以再生出97 200个独立完整的新植株。研究还发现:加椰糠的培养基质最适于组培苗的驯化培养因而获得最高的移栽成活率。组培苗移栽后生长正常,2 a后正常开花。
贾彩红刘菊华张静徐碧玉谭光兰金志强
关键词:百合存活力
T-DNA插入麝香百合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获得麝香百合转基因植株。[方法]采用2步外植体法和农杆菌介导的T-DNA插入技术转化麝香百合。[结果]菌液浓度OD600值为0.6~0.8时浸染效果好,同时附加250mg/L的AS可以提高转化效率,50mg/L G418为抗性筛选最适浓度。对经过抗性筛选的百合转化植株进行PCR分子检测,部分转基因植株呈阳性,初步证明T-DNA已插入到百合基因组中。[结论]该研究为利用T-DNA插入技术筛选优良的百合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李刚刘菊华谭光兰徐碧玉金志强
关键词:麝香百合农杆菌介导法T-DNA插入突变
麝香百合T-DNA插入突变群体的构建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T-DNA插入突变技术,从2400块左右的次级外植体中,通过直接分化再生系统和愈伤组织分化再生系统分别得到了4500和500株左右的NPTII抗性植株,抗性植株比率分别为187%和21%.并研究了侵染方式...
刘菊华金志强谭光兰徐碧玉
关键词:麝香百合T-DNA
文献传递
两步外植体法高频再生麝香百合(英文)被引量:6
2006年
采用两步外植体法,即以百合鳞片叶为初始外植体,以从初始外植体上长出的芽为次级外植体,成功建立了麝香百合的高频离体再生系统。对不同的BA浓度及次级外植体的不同部位对再生效果的影响,以及组培苗移栽前低温处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次级外植体中,以短缩茎切片出芽快、整齐、芽数多且粗壮;以MS附加1.0 mg L-1 BA和0.1 mg L-1 NAA的培养基最适于麝香百合的分化。一个中等大小已脱春化的鳞茎通过两步外植体法能扩繁出54 000株左右的新植株,从鳞片叶开始至开花仅需8个月,而且4!低温处理对开花期的影响不大。
刘菊华金志强韦带莲谭光兰徐碧玉
关键词:麝香百合开花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T-DNA into Lilium longiflorum被引量:3
2008年
[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obtain transgenic Lilium longiflorum Thumb. [ Method] A two-step method of explant and the T-DNA integration technique were employed to transform Lilium longiflorum via Agrobacterium mediated method. [ Result] The best infection effect appeared under the OD600 value of Agrobacterium within 0.6 -0.8, the addition of 250 mg/L AS could increase th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G418 for screening is 50 mg/L. Some putative transgenic plants of Lilium longiflorum with resistance to G418 showed positive in PCR, preliminarily proving that T-DNA gene had integrated into the genome of lily. [ Conclusion] The study may lay a foundation for breeding excellent lily varieties through TDNA integration technique.
李刚刘菊华谭光兰徐碧玉金志强
关键词:T-DNA
室内鳞片扦插法高效再生麝香百合(英文)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鳞片扦插法有效地繁殖了麝香百合鳞茎。研究不同部位的鳞片、不同的培养基质、不同浓度的NAA或IBA对繁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部鳞片迅速蘸入NAA(100mg/L)和IBA(1.5mg/L)后插入由等体积的砂,椰糠和壤士配比的培养基质中,所再生小鳞茎的效果最好。研究中还发现,小鳞茎的形成与生长受光照的影响很大。该技术具有繁殖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是一条快速繁殖麝香百合种球的良好的技术途径。
刘菊华张静金志强谭光兰贾彩红杨小亮徐碧玉
关键词:麝香百合繁殖鳞片扦插
MuMADS2在培育果实品质改良的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MuMADS2在培育果实品质改良的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MuMADS2蛋白或MuMADS2蛋白的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表型、改良植物果实品质和/或提高与果实成熟相关基因表达量中的应用;所述MuMADS2...
徐碧玉金志强刘菊华贾彩红张建斌王甲水李羽佳谭光兰
文献传递
东方百合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东方百合鳞片叶切块为初始外植体,以从初始外植体上分化的丛生芽切段为次级外植体的两步外植体法,成功建立了东方百合的离体再生体系。研究了不同的2,4-D浓度及次级外植体的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G418选择的临界浓度。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次级外植体中,以短缩茎切片出愈率高、出愈快、愈伤组织致密;以MS附加2.0 mg/L 2,4-D和0.1 mg/L BA的培养基最适于东方百合愈伤组织的诱导;G418选择的临界浓度为50 mg/L。一个中等大小已脱春化的鳞茎通过愈伤组织再分化植株一代就能扩繁出27 000株左右的新植株,从鳞片叶开始至开花需9个月。
张静刘菊华徐碧玉贾彩红张建斌谭光兰金志强
关键词:东方百合胚性愈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