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煌英
- 作品数:121 被引量:649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型诊断及临床病理特点
- 背景:由于发病率低,对于大多数医生甚至肿瘤科医生而言,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并不熟悉,因而误诊和误治时有发生.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分4型,分型不同,其预后及治疗策略也不一样.本文对我院近2年收治的6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 谭煌英娄彦妮房龙罗杰于莉莉邓博
- 癌性贫血的中医证候与用药规律分析被引量:28
- 2015年
- 目的:了解目前中医对癌性贫血中医证候的认识,寻找其规律,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与人工检索结合的方法,对癌性贫血中医证候进行文献分析,数据应用Frequencie法进行处理。结果: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30篇论文,分析结果显示多认为癌性贫血为虚证(75.61%);常见类型为脾肾两虚(29.27%)、气血两虚(12.20%)和脾虚血亏(7.32%);多认为病位在脾、肾,而其中脾虚是癌性贫血的重要发病因素,治疗选药首位亦为健脾益气。结论:目前对癌性贫血中医证候的证型分析尚属研究阶段,在今后的实践中,有必要展开大样本的中医证候调查。
- 娄彦妮陈信义侯丽李园谭煌英刘猛贾立群
- 关键词:癌性贫血中医中医证候中医治法
- 黄芪注射液防治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所致神经毒性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0
- 2009年
-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防治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所致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胃癌或大肠癌患者40例纳入研究。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60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1个周期,包含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氟尿嘧啶0.5 g,第1~5天,亚叶酸钙0.2 g,第1~5天;试验组加用黄芪注射液30 ml,第1~7天。观察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表现,并测定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对照组中,发生0级毒性2例,Ⅰ级毒性10例,Ⅱ级毒性6例,Ⅲ级毒性2例;试验组中0级毒性14例,Ⅰ级毒性6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30%和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对照组化疗前NGF值分别为:(167±10)和(204±19)ng/ml,化疗后第2天NGF的值分别为(152±8)和(133±12)ng/ml,对照组化疗后第2天与化疗前比较,NGF值下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防治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所致神经毒性有一定效果。
- 崔慧娟李欧静谭煌英李园
-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神经生长因子
-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被引量:9
- 2016年
-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 neoplasms,g-NENs)是起源于胃的内分泌细胞的一组异质性肿瘤.由于发病率低,临床误诊误治时有发生.本文从流行病学、病理诊断、肿瘤分期、临床分型、诊断流程、分型治疗及预后,全面阐述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规范及研究进展.本文使用g-NENs的四型分类法,详述了1型g-NENs的诊断和多种治疗方法.提出1型g-NENs属于复发性疾病需要长期内镜随访.1型g-NENs复发的分子机制及相关药物治疗研究是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 谭煌英
- 关键词: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分型
- 补肾壮骨中药对大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骨痛及骨质破坏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研究淫羊藿、补骨脂和骨碎补3种补肾壮骨中药对大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骨痛和骨质破坏的影响。方法:使用雌性SD大鼠进行实验,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淫羊藿组、补骨脂组、骨碎补组和唑来膦酸组,其中后5组为手术组,在左侧胫骨髓腔内注射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分别给予对应药物。在造模后第20天观察Von Frey纤维刺激的50%缩足阈(50%PWT)及双足负重差异以显示疼痛行为。第21天取材,测定肿瘤体积、左胫骨影像评分、骨矿物质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结果:3种补肾壮骨中药均可使乳腺癌骨转移大鼠50%PWT提高(P<0.05或P<0.01),补骨脂可使双足负重差异减小(P<0.01),淫羊藿可使BMC和BMD升高(P<0.05和P<0.01)。此外,3种中药均有抑制肿瘤生长和减低骨破坏影像评分的趋势,但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淫羊藿等补肾壮骨中药在大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上具有减轻癌性骨痛和骨质破坏的作用。
- 姚暄贾立群谭煌英高福云
-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补肾壮骨中药
- 胫骨内接种建立乳腺癌骨转移大鼠模型的特点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胫骨内接种MRMT-1细胞制作的乳腺癌骨转移大鼠模型在行为学、影像学、核医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特点。方法使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使用胫骨内注射法制成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造模后第19天时进行疼痛测定;第21天取材,测定肿瘤体积,通过影像技术评估骨质缺损程度,核医学测定骨矿物质含量(BMC)和骨密度(BMD),HE染色观察形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并计数破骨细胞,免疫组化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护骨素(OPG)和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荧光实时定量RT-PCR测定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结果模型组在造模后第19天已出现机械痛觉超敏、机械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过敏(P<0.01)。第21天取材后胫骨影像评分升高(P<0.01),BMD下降(P<0.05);肉眼观察肿瘤生长明显(P<0.01),镜下可见溶骨病变为主的混合性骨质破坏;破骨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加(P<0.01),PTHrP、OPG水平与OPG/RANKL比值均下降(P<0.05、P<0.01),而RANKL无明显变化。结论乳腺癌骨转移大鼠模型具有疼痛和骨质破坏的表现,但未表现出PTHrP和RANKL升高,其损伤途径是通过抑制OPG破坏了OPG-RANKL-RANK系统的平衡,引起破骨细胞过度激活,造成骨吸收作用亢进。
- 姚暄贾立群谭煌英向青徐波李红艳刘轩潘琳郭艳茹高福云
-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破骨细胞护骨素
- 中药黄芪对奥沙利铂致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研究
-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对奥沙利铂致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在原代培养的新生24小时S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奥沙利铂L-OHP(0、3、5和10μg/ml)和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0.05、0...
- 李欧静崔慧娟谭煌英李园陈赐慧
- 关键词:海马神经细胞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MGMT不同表达水平与替莫唑胺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表达,探讨其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以替莫唑胺为基础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至2019年在我院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替吉奥化疗的15例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GMT蛋白表达情况,根据表达情况分为MGMT阴性组和MGMT阳性组,并对患者长期随访,进行无进展生存时间和药物安全性的评定,对MGMT表达水平与替莫唑胺治疗效果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肿瘤组织MGMT表达阴性者为8例(53.3%),MGMT表达阳性者为7例(46.7%);MGMT阴性组患者化疗6个疗程后,客观缓解率(ORR)为35.7%(3/8),明显高于MGMT阳性组的0(0/7);MGMT表达阳性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6个月,而MGMT表达阴性组患者的mPFS目前无法得出,但明显长于MGMT阳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化疗不良反应均为2级以下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基于替莫唑胺化疗方案的疗效与MGMT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状态相关,MGMT表达与否可以用作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对替莫唑胺治疗反应的生物学指标。
- 祁志荣李远良王超李晓蔻罗杰谭煌英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化学疗法替莫唑胺
- 脊髓胶质细胞激活与病理性疼痛被引量:2
- 2004年
- 各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控制疼痛,科学家对于疼痛机制的研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努力.传统的观点认为,疼痛在脊髓水平的调制只与神经元及其递质有关,而与脊髓胶质细胞无关,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疼痛的药物也都是以调节神经元为靶点的.
- 谭煌英李圆程志强郝迎旭李佩文
- 关键词:脊髓胶质细胞细胞激活病理性疼痛酵母多糖福尔马林
- 前列腺癌脑膜转移1例
- 2013年
- 患者男性,58岁.2013年6月17日因“腰背部疼痛1年余,双下肢行走困难1天”入院.2011年12月因腰背部疼痛行全身骨扫描,提示:胸椎、腰椎、胸骨多发骨转移.肿瘤标记物:tPSA> 150ng/ml,f-PSA>20.3ng/ml.前列腺MRI:前列腺形态欠规整,内外带分界不清,其内见结节影.前列腺穿刺活检提示:前列腺癌(Gleason score=9分).后行内分泌治疗15个月后转变为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2013年4月8日开始给予多西他赛化疗3个疗程.2013年6月15日患者出现下肢行走困难,呕吐,伴有头痛、头晕,左侧下肢肌力ⅣV级,肌张力下降.
- 张晓迪谭煌英
- 关键词: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脑膜转移前列腺穿刺活检腰背部疼痛全身骨扫描多发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