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艳庆

作品数:31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卫生局科研立项课题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护理
  • 7篇术后
  • 5篇扫床
  • 5篇关节
  • 4篇韧带
  • 4篇伤科
  • 4篇前交叉韧带
  • 4篇无绳
  • 4篇交叉韧带
  • 4篇骨科
  • 4篇骨折
  • 4篇负压
  • 4篇充电
  • 4篇充电式
  • 3篇医用
  • 3篇韧带重建
  • 3篇伤科黄水
  • 3篇手术
  • 3篇前交叉韧带重...
  • 3篇重建术

机构

  • 29篇佛山市中医院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1篇谭艳庆
  • 7篇林秋丽
  • 7篇胡克萍
  • 6篇谭杏贤
  • 5篇张继平
  • 5篇刘璐
  • 5篇郭少英
  • 5篇陈玉梅
  • 5篇郭润莲
  • 5篇熊惠秀
  • 5篇庞东霞
  • 5篇苏贺
  • 5篇杨烨建
  • 3篇陈小舒
  • 3篇王应琼
  • 2篇王昌兵
  • 2篇卢惠娟
  • 2篇黄忠琴
  • 2篇沈钊雄
  • 2篇叶惠萍

传媒

  • 3篇南方护理学报
  • 3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第九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 5篇200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微信视频指导的功能锻炼在膝部韧带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视频指导的功能锻炼在膝部韧带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膝部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接受基于微信视频指导的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60.87%)高于对照组(39.13%,P<0.05)。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2组的膝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P均<0.05),2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各维度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P均<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2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均较入院时增大(P均<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微信视频指导的功能锻炼能够促进膝部韧带损伤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功能的恢复,且能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
何玉洁胡克萍陈燕梅谭艳庆
关键词: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
医用无绳充电式微型多用途负压扫床器对病床洁净效果的影响
本文参照文献方法,对应用负压扫床器法与湿式扫床法对病床晨间护理中病床的洁净效果结合分析报告.
苏贺林秋丽谭杏贤庞东霞刘璐郭少英杨烨建郭润莲谭艳庆张继平
关键词:骨科护理
文献传递
弹力拉力带在骨伤科患者肌力训练中的应用与成效
目的 探讨弹力拉力带在骨伤科患者肌力训练中的应用与成效。方法 将50例下肢骨折的骨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肢体手术后病情稳定时开始进行一般的直腿抬高、关节屈伸、肌肉静力等张舒缩等康复运动训练,观察组在...
熊惠秀谭艳庆
关键词:骨伤科肌力训练
伤科黄水纱冷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我院自制伤科黄水纱冷湿敷治疗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科静滴甘露醇发生静脉炎Ⅱ级以上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给予我院自制剂伤科黄水纱进行冷湿敷干预,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纱湿敷,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及症状缓解情况评定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红肿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伤科黄水纱冷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红肿消退早,疼痛缓解快,治疗疗效优于使用50%硫酸镁湿敷,可以确保临床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提高输液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胡克萍陈玉梅谭艳庆林小红
关键词:甘露醇静脉炎
伤柏膏贴剂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伤柏膏贴剂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伤柏膏贴剂(巴布剂)外敷患处,对照组给予冷感好及施外敷患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伤柏膏贴剂组在瘀斑、肿胀、压痛、疼痛、功能障碍等方面均有显箸改善作用;其中在瘀斑、肿胀改善方面优于冷感好及施组(P<0.05),在压痛改善方面差于冷感好及施组(P<0.05),在疼痛、功能障碍、总体症状改善方面与冷感好及施组相似(P>0.05),伤柏膏贴剂无皮肤刺激性。结论伤柏膏贴剂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具有明显治疗作用。
谭庆琴沈楚龙陈凯李子鸿李影雄谭艳庆谭杏贤朱芳杨延斌
关键词: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
数据挖掘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中药处方规律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数据挖掘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用药规律。方法电子检索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用方,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结果纳入100条方,涉及162味中药,4味高频中药依次为当归、黄芪、甘草、金银花,常用药物组合12对,以补气养血、清热解毒为主,核心药物关联性网络为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中药四气以温寒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主要归肝脾心经,新方组合11条。结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用药从肝脾心入手,法以补气透邪、清热解毒,方以五味消毒饮合四君子汤加减。
刘艳谭艳庆顾诗颖李雪林海雄
关键词:数据挖掘中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医用无绳充电式微型负压扫床器的研制被引量:1
2001年
苏贺林秋丽谭杏贤庞东霞刘璐郭少英杨烨建郭润莲谭艳庆张继平
关键词:骨外科
一种外科手术用空心顶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用空心顶棒,包括顶棒外壳和控制盒,顶棒外壳两端分别为顶起端和插入端;控制盒转动固定于所述插入端,所述控制盒内滑动连接有位移块,所述位移块在垂直于所述顶棒外壳平面滑动,所述位移块设有从所述控制盒...
王昌兵赵立连谭艳庆张涛李彦锦傅楚滢李冬妹
PDCA指导护理模式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PDCA指导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佩戴可调式膝关节支具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8月在笔者所在科行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运用PDCA模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佩戴及使用的指导,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指导,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与追踪,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支具佩戴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经过PDCA指导,术后第1个月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个月和第3个月,试验组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试验组的膝关节支具佩戴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模式指导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佩戴可调式膝关节支具,能显著增强患者佩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帮助患者早期进行适宜功能锻炼,提高临床疗效。
胡克萍谭艳庆李雪沈钊雄陈惠雅傅秋媛
关键词:PDCA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健康宣教护理
罂粟碱不同给药途径对肢体损伤血管修复术后皮肤温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罂粟碱在不同给药途径下对肢体血管修复术后皮肤温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肢体损伤后需行血管修复指(趾)体才能存活和皮瓣移植修复皮缺损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口服罂粟碱)、治疗组B(肌内注射罂粟碱),治疗组C(静脉注射罂粟碱)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血管扩张药)各30例。用红外线皮温观察仪持续观察血管修复术后患者的肢体温度,对比罂粟碱不同给药途径对皮温差的影响、患者血管危象与指(趾)体皮瓣成活率、药物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应用罂粟碱后可升高患侧肢体的皮温,减少肢体间的皮温差(P<0.05);治疗组血管危象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趾)体和皮瓣成活率较对照组高,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给药途径下,静脉给药后皮肤温度升高速度最快,肌内注射次之,口服最慢,但持续时间相反(均P<0.05)。结论:不同的罂粟碱给药途径均可提高肢体损伤血管修复术后患侧的皮肤温度,其中以静脉给药途径最佳,肌内注射次之。
王应琼韩月明谭艳庆梁晓青陈玉梅叶惠萍
关键词:罂粟碱给药途径皮肤温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