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培
-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市昌平区小学生、幼儿家长、医务人员手足口病相关知识调查被引量:22
- 2008年
- 目的了解昌平地区手足口病相关重点人群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手足口病KAP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27名调查者中医务人员的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7.38%,幼儿家长知晓率为93.22%,小学生知晓率为75.36%,其中打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知晓率仅为54.95%。结论小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弟学校的小学生是该病的重点健康教育对象;电视是调查人群获得手足口病知识的最主要途径。
- 贾培王秀云蔡利国
- 关键词:手足口病知识调查健康教育
-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究昌平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城乡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14个街镇15~69岁1 900人常住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昌平区常住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主要针对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内容由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内容、科学就医内容、调查员评价4个部分组成。健康素养内容分为7类健康问题:科学健康观、信息获取/理解与应用、日常保健、安全与急救、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和基本医疗。结果本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874份,问卷有效率98.6%。其中男982人,占52.4%,女892人,占47.6%,男女性别比为1.1∶1。标准化处理后,昌平区常住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5.5%,具备三方面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比例分别为20.2%、14.8%和24.2%。七类健康问题健康素养具备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52.9%、科学健康观45.7%、传染病预防32.2%、基本医疗24.4%、慢性病预防20.1%、信息获取/理解与应用17.8%、日常保健11.3%。结论昌平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以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和低龄、高龄人作为重点人群,以慢性病防治和日常保健素养作为重点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贾培蔡利国
- 关键词:城乡居民
- 北京市昌平区居民雾霾天气防御能力与信息需求现状调查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了解昌平区居民对雾霾天气的相关知识、防御能力,以及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昌平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职业人群、在校学生共1961人,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及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人群对雾霾知识知晓情况及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不同:在口罩佩戴、口罩清洗及更换方面,老年人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9.2%、67.8%,高于职业人群(65.8%、49.1%)和学生(54.7%、45.9%);老年人在室内空气维护等知识知晓率及"雾霾天气注意合理开门窗"等健康行为形成率均高于职业人群和学生。而在雾霾天气出行相关行为:"出行、户外运动是否减少"、"户外出行是否戴口罩"等问题上,职业人群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0.1%、90.2%、65.9%,显著高于老年人(79.2%、80.6%、48.6%)和学生(74.6%、83.4%、54.6%)。不同人群希望了解雾霾相关内容中,"政府防控举措"为第一位;调查人群已获取雾霾天气防控信息的途径以昌平电视台为第一位,占43.7%;调查人群希望获取雾霾天气防控信息的途径以电视为第一位,占70.8%;网络为第二位,占58.0%;手机报为第三位,占35.1%;不同人群希望获取雾霾天气防控信息的途径有所差别。结论昌平居民应对雾霾天气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但相关健康知识及行为仍有待提高;应针对不同人群选择不同途径、有针对性的开展雾霾天气防控的健康教育工作,除宣传政府防控雾霾的举措外、个人预防措施是工作核心所在。
- 贾培蔡利国
- 关键词:雾霾防御能力信息需求
- 科学减糖 拒绝含糖饮料
- 2024年
- 糖属于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糖构成人体抗体、酶、细胞和组织成分,也是维持我们身体正常运转的主要能量来源。吃甜食还能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帮助我们缓解低落的情绪,使人感到快乐。
- 贾培
- 关键词:人体新陈代谢含糖饮料内啡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
- 北京市昌平区雾霾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 2015年
- 2014年2月中下旬,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辽宁等地。雾霾在一定时期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为此,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决定开展雾霾健康教育工作。为保证传播信息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传播途径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区疾控中心与多部门联合,开展昌平区雾霾天气防御能力与信息需求现状调查[1],
- 贾培蔡利国王艳杰
- 关键词:雾霾健康教育
- 北京市昌平区健康促进示范村居民健康传播效果与健康需求调查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2007—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健康促进示范村健康传播效果和健康需求,为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对健康促进示范村的常住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2007年结果相比,2010年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及流感、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等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分别由2007年的54.0%、48.8%、79.6%和83.4%提高到2010年的71.4%、67.3%、89.6%和88.1%。电视、健康大课堂和医生咨询是现阶段农村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传播形式;合理膳食知识是农村居民的首要需求。结论开展健康促进示范村建设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 贾培蔡利国刘然
- 关键词:农村居民
- 北京市昌平区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区试点项目人群健康素养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了解昌平区居民健康素养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情况,对创建健促区相关工作效果进行评估,发现昌平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进一步明确需要优先干预的问题和领域,为完善地区整体健康促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分别于2014年12月、2016年8—9月对昌平区居民,采取入户询问调查的方式进行,比较两次居民健康知识、行为危险因素、健康需求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2014年、2016年,昌平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8. 3%和40. 0%;昌平区居民具备科学就医素养的比例分别为61. 0%和77. 1%。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较2014年明显增多,81. 4%的居民对健促区工作表示满意。结论昌平区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合作的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居民对前期健促区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 贾培王艳杰杜强原野
- 北京市昌平区城市居民抗菌药物及细菌耐药性认知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昌平区不同年龄及教育程度人群对抗菌药物及细菌耐药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了解城市人群对抗菌药物及细菌耐药的认知缺口,为制定遏制耐药科普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借助微信“问卷星”平台开展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卡方(χ^(2))检验分析不同人群对抗菌药物认知、态度、行为状况及差异。结果共收集到1267份有效问卷,依据受访者年龄和教育程度的不同,将受访人群分为7个年龄组和4个学历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受访者中对抗菌药物、当前的耐药形势及耐药菌跨领域传播的正确认知率分别为58.09%、48.38%和52.8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组正确认知率高于另外3个学历组(χ^(2)=32.378,P<0.05)。90.6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学习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93.61%的受访者使用前会主动了解药物的使用剂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89.42%的受访者会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阅读说明书,显示民众学习了解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主观意愿比较强。93.37%的受访者赞同必须医生开具处方才可购买抗菌药物的规定,但严格遵从医嘱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仅为74.19%。71.03%的受访者家中常备抗菌药物;55.72%的受访者会在患病时自行服用抗菌药物;23.84%的受访者会依据病情变化自行加减或停用抗菌药物。而且,55.0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存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或不规范使用的情况。结论遏制耐药国家行动计划实施五年,城市居民对于抗菌药物及细菌耐药的认知和关注度高,反映出北京市在遏制耐药科普宣传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对耐药现状及耐药菌危害认知方面,不同人群间差异大。此外,认知同行为脱节,认识到个人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当行为的人群比例低,提示抗菌药物正确使用行为规范科普宣传有待提高。因此,下一步�
- 姜雪琪魏斌车洁袁敏白晓玉孙静周君辰刘泽梁白雪梅贾培李娟卢金星
- 关键词:抗菌药物细菌耐药问卷调查
- 北京市昌平区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区试点项目人群健康素养效果评价
-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居民健康素养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情况;对创建健促区相关工作效果进行评估;发现昌平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进一步明确需要优先干预的问题和领域,为完善地区整体健康促进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多阶...
- 贾培
- 关键词:评价指标
- 北京市昌平区流动儿童家长免疫预防知识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流动儿童家长对免疫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探索在流动儿童家长中开展免疫预防知识有效干预模式,为有针对性进行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内0~2岁组儿童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干预前后分两次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调查950人,干预后调查888人。干预前后调查对象主要为儿童母亲。干预后,流动儿童家长对免疫预防知识的总知晓率由7.79%提高到89.08%;家长对接种行为合作程度由63.26%提高到94.59%,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昌平区在制定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活动时,针对母亲,初中文化水平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家长对免疫预防知识的掌握。
- 张丽文王海红贾培王涛苑新海
- 关键词:免疫预防知识水平干预效果流动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