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江峰
- 作品数:18 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梅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9例玻璃体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注药组43例(49只眼)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玻切组43例(49只眼)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联合治疗组43例(51只眼)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抽取患者患眼前房房水0.1 mL,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前房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眼内压;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前房房水中VEGF、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前房房水中VEGF、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1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前房房水中VEGF、hs-CRP水平显著低于注药组和玻切组(P<0.05),注药组患者前房房水中VEGF、hs-CRP水平显著低于玻切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LogMAR 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LogMAR BCVA随时间的延长均逐渐降低(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LogMAR BCVA均显著低于注药组和玻切组(P<0.05),注药组和玻切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LogMAR 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眼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之间眼内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3组患者间眼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组、玻切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0%(3/15)、77.55%(38/49)、15.68%(8/51),联合治疗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玻切组(χ2=12.294,P<0.01),联合治疗组与注药组患者总并发症发�
- 赖江峰彭静蓝诚红余兆敏李达佑
- 关键词: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割术新生血管
- 糖尿病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感染程度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感染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梅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76例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特征,包括44例血糖控制欠佳组(糖尿病未控制组,DNC组)及32例血糖控制良好组(糖尿病控制组,DWC组)患者;并与同期纳入的40例无全身病真菌性角膜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程度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糖尿病病程与角膜感染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在角膜感染程度上,DNC组与DWC组以中度感染占比最多(65.9%、62.5%),对照组以轻度感染占比最多(57.5%)。在感染评分上,DNC组与对照组在轻、中、重度感染评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DNC组与DWC组在中、重度感染评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预后上,DNC组与DWC组中无效分别为11例(25.0%)与3例(9.4%),有效(治愈和显效)分别为33例(75.0%)与29例(90.6%),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7,P〈0.01)。DNC组与对照组中,后者有效及无效分别为38例(95.0%)、2例(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5.69,P〈0.01)。DWC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3,P〉0.05)。在糖尿病病程与真菌性角膜炎感染程度及预后上,DNC组的糖尿病病程与角膜感染评分有相关性(r=0.37,P〈0.05),与预后亦有相关性(r=0.28,P〈0.05);DWC组的糖尿病病程与角膜感染评分及预后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糖尿病可加重真菌性角膜炎的感染程度并影响预后,积极控制血糖可能降低角膜感染程度及改善预后。
- 黎明明丘亮辉赖江峰罗丽丹
-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糖尿病预后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翼状胬肉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74例,74眼,入选病例中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38例,设立为研究组,其余36例行生物羊膜移植术,设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裸眼视力及术后随访其复发率、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复发率2.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3周其裸眼视力均分别较术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患者术后3周其裸眼视力改善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愈合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 赖江峰
-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复发
-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角膜疾病基因治疗基础研究进展
- 2022年
- 腺相关病毒(adeno associated virus,AAV)介导的基因治疗通过基因增强、基因删除和/或基因编辑将遗传物质靶向角膜疾病,靶向给药的易可及性和高转导效率使得AAV介导的基因治疗可有效治疗角膜疾病,包括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改善与粘多糖沉积症相关的角膜混浊、促进角膜机械损伤和化学损伤的愈合、治疗感染性角膜炎、有效地转染角膜内皮细胞治疗先天性遗传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为治疗角膜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 王烽赖江峰邵毅
- 关键词:腺相关病毒角膜角膜疾病基因治疗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被引量:2
- 2005年
- 为了探讨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对住院178眼能药物控制眼压在21mmHg以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结果表明:术后3个月内平均眼压为12mmHg,比术前平均眼压48mmHg有明显下降;术后视力:<0.1者16眼占9%,0.1~0.2者18眼占10%,0.3~0.4者59眼占33%,0.5以上者85眼占48%,比术前视力有明显的提高.研究显示: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可治愈房角关闭早期青光眼或可缓解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且有比较好的疗效.
- 丘亮辉谢依明赖江峰
- 关键词:超声乳化青光眼摘除术白内障急性药物控制眼压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6例玻璃体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9眼,玻璃体切割术)、观察组(43例,51眼,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玻璃体切割术),对两组手术指标、术后视力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医源性裂孔发生率、电凝使用率、眼内普通消毒气体及硅油填充率、术中大出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术后1、3、6、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不同时期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对照组(P<0.001);术后随访1年,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有助于降低玻璃体切割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视力,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赖江峰彭静蓝诚红余兆敏李达佑
- 关键词:玻璃体积血并发症最佳矫正视力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5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对1999年10月至2004年12月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以来,年龄40岁以上的白内障患者1 560例1 620眼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术后1周视力>0.3者1 474眼,占91%,>0.5者1 377眼,占85%,>1.0者243眼,占15%.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者占1.91%,前囊膜撕裂者占1.1%,化脓性眼内炎2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显著.
- 丘亮辉谢依明赖江峰
-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
- 系统周期性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疗效观察及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评估系统周期性睑板腺按摩+针对性护理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性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3月的169例MGD性干眼症患者,其中9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71例观察组患者加用系统周期性睑板腺按摩+针对性护理,评价疗效。结果 干预10周后,观察组症状评分、BUT、泪河高度、脂质层观察、上下睑板腺分析、睑板腺开口评分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但是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且各项症状轻微。结论 对MGD性干眼症患者实施系统周期性睑板腺按摩+针对性护理,兼具有效性、安全性,值得推广。
- 冯晓霞李艳平黄敏珍蓝诚红赖江峰
-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症
- 112例眼球穿孔伤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眼球穿孔伤的处理方法对视力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2例眼球穿孔伤的处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2例眼球穿孔伤术后无1例发生交感性眼炎,107眼得以保留眼球,93眼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治疗前视力>0.3者10眼(占8.93%);治疗后视力>0.3者36例(占32.15%)。结论眼外伤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重在预防。正确把握眼球穿孔伤的手术时机,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是提高治疗效果、恢复良好视力的关键。
- 宋卫平冯晓霞赖江峰
- 关键词:穿孔伤
- 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前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应用玻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无1例眼球摘除,术后视力大部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40眼伤眼中,手术成功共39眼,成功率达97.5%,其中功能治愈35眼,解剖治愈4眼,失败1眼,失败率为2.5%。结论随着玻璃体切割术的技术不断成熟,玻璃体切割术在严重眼外伤中的治疗作用越来越重要,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赖江峰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眼外伤视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