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华健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韧带
  • 4篇骨化
  • 3篇韧带骨化
  • 3篇细胞
  • 3篇颈椎
  • 3篇黄韧带
  • 3篇成骨
  • 2篇胸椎
  • 2篇羊膜
  • 2篇诱导成骨
  • 2篇切除
  • 2篇椎体
  • 2篇纵韧带
  • 2篇脱细胞
  • 2篇脱细胞羊膜
  • 2篇后纵韧带
  • 2篇黄韧带骨化
  • 2篇减压术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突

机构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赵华健
  • 7篇雪原
  • 7篇王沛
  • 6篇李鹏
  • 5篇马信龙
  • 5篇赵晓涛
  • 2篇刘嵬
  • 2篇潘飞龙
  • 2篇李建鹏
  • 1篇郭世绂
  • 1篇卢旭亚
  • 1篇李子龙
  • 1篇姜英健
  • 1篇孙鹏

传媒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后前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双侧关节突绞锁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 探讨后前路减压、前路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双侧关节突绞锁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3月至2008年5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双侧关节突绞锁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19-58岁,平均42岁.颈椎屈曲牵张(distraction-flexion stage,DFS)损伤3型24例,4型1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及MR检查.用后前路手术减压解除绞锁,然后复位、前路融合并行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以美国国立急性脊髓损伤研究组(NASCIS)和国际截瘫学会(IMSOP)1990年推荐的脊髓损伤神经定位标准,判断颈椎脊髓损伤的平面.ASIA分级判断脊髓恢复情况.术后每个月摄X线片和CT扫描观察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骨融合后每半年摄片一次.结果 手术时间为(4.5±0.5)h,术中出血200~500ml(平均360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颈椎椎体的正常序列.相邻节段固定为23例,跨节段固定13例,1例为四节段固定.术后随访16~45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X线及CT检查示植骨均在4-8个月内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患者无脊髓损伤加重和ASIA分级的下降,感觉恢复7~20(平均12.7)个平面,脊髓功能平均提高一级.结论 后前路减压、解除绞锁,前路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双侧关节突绞锁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利于保留脊髓功能.
李鹏雪原王沛马信龙赵华健赵晓涛卢旭亚
关键词:脊柱骨折脱位
人完全脱细胞羊膜在犬椎体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人完全脱细胞羊膜(HAAM)的在犬椎体的诱导成骨的能力,为骨缺损及椎体融合提供新思路。方法使用悬吊法脱细胞专利技术制取HAAM。15只成年家犬,将每只犬L1-L4椎体制作0.3×0.3×1.2cm3的缺损,随机分...
雪原刘嵬赵华健李鹏赵晓涛马信龙王沛郭世绂
Smith-Robinson技术切除后纵韧带并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Smith-Robinson技术结合金属植入物内固定已广泛用于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症,但是否切除后纵韧带仍有争议.目的:观察Smith-Robinson技术切除后纵韧带并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Smith-Robinson技术切除后纵韧带,使用Cage植骨融合、钛板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的45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12~36个月,随访12个月时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obb角、椎间隙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最终融合率100%,未出现Cage移位.疗效评价,30例优,13例良,2例可,无症状加重者,末次随访优良率95.6%.说明通过Smith-Robinson技术切除后纵韧带即能够实现对脊髓、神经根的彻底减压,又能有效防止椎间隙坍陷、成角畸形等并发症.
孙鹏雪原王沛赵华健李鹏李子龙
关键词:单节段终板后纵韧带颈椎间盘突出症
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经根黄通道应用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患者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32~79岁,平均54.2岁。患者术前主要存在感觉障碍和下肢疼痛、麻木83例,束带感69例,括约肌功能障碍53例。以CT仿真内窥镜及三维同步定位像观察椎管内的骨化黄韧带及其毗邻关系结构。采用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用JOA括约肌功能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运动功能恢复率评估疗效。结果:CT三维重建下,90例患者均见根黄通道的存在。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2.7±0.8h,出血量260±120ml。85例术后症状立即缓解,无术后加重期。5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病例随访13~38个月,平均23.2个月。83例感觉障碍及下肢麻木疼痛者完全恢复66例,部分恢复17例。69例束带感者恢复67例。术后括约肌功能JOA评分为2.55±0.34分,与术前(2.27±0.54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运动JOA评分为3.68±0.43分,与术前(1.53±0.86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恢复率平均为86.48%。疗效优良率为95.56%。结论: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减压充分、相对安全和简便。
赵华健雪原王沛马信龙赵晓涛李鹏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骨化
人完全脱细胞羊膜在犬椎体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初步探讨人完全脱细胞羊膜(human acellular amnioticmembrane,HAAM)的在犬椎体的诱导成骨的能力,为羊膜作为骨组织工程自然衍发基质提供实验依据,进而为骨缺损及椎体融合术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研...
刘嵬雪原姜英健潘飞龙李建鹏赵华健王沛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诱导成骨能力
扩大后壁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介绍扩大后壁减压术(显露根袖起始部)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合并脊髓病,并探讨其疗效.方法 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扩大后壁减压手术治疗颈椎OPLL患者82例.男47例,女35例;年龄39~84岁,平均57岁.节段型31例,连续型40例,混合型11例.手术前后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判定神经功能;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颈肩痛程度;用Ishihara法测定颈椎曲率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在MRI上测量脊髓扩大和后移程度.结果 手术平均减压5.2(4~6)个节段.全部病例随访13~58个月,平均41个月.术后JOA评分平均为13.9(11~17)分,较术前[10.9(7~15)分]有显著改善(t=14.65,P<0.01),临床效果优良率为98.7%.仅2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为一过性.术后颈肩痛VAS评分平均为1.4(1~3)分,较术前[5.3(4~6)分]明显缓解(t=15.46,P<0.01).术后CCI平均为10.5%,较术前(18.8%)下降(t=5.03,P<0.01),但未发生颈脊髓再次受压.MRI测量:最狭窄处硬膜囊平均横截面积由85.4 mm2增至153.8 mm2,较术前增加80.1%(t=16.33,P<0.01);颈脊髓较术前所在位置平均向后移动6.2mm(t=15.35,P<0.01).结论 显露根袖起始部的扩大后壁减压术能使脊髓充分后移,减压彻底,降低脊髓轴位张力,避免C5神经根麻痹,术后无颈椎脱位或半脱位,未出现颈脊髓受压复发情况.
赵晓涛雪原潘飞龙赵华健李鹏王沛马信龙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颈椎
DISH黄韧带骨化细胞成骨相关miRNA的初步研究
背景和目的:miRNA/(microRNA/)是一些长度很短的非编码RNA,通过降低靶基因的稳定性或抑制其翻译水平来影响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最近有研究表明/(?/)niRNA对于成骨起到重要作用。关于其在成骨发生发展...
赵华健
关键词:黄韧带骨化成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文献传递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病理单元及分层八边手术法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描述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的病理单元并介绍分层八边法手术,探讨OLF病理单元的意义和分层八边法手术疗效.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手术治疗胸椎OLF合并脊髓病患者95例,男61例,女34例;年龄31~78岁,平均53.9岁.上胸段32例,中胸段24例,下胸段39例.单节段骨化53例,双节段骨化38例,三节段骨化4例,共141个OLF节段.用CT三维同步定位像观察脊柱OLF脊柱结构.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括约肌功能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运动功能恢复率评估疗效.结果 CT多平面重建观察骨化黄韧带病理单元共141个.每个病理单元规定为:与OLF所附着的关节突相邻上、下椎弓根下缘延长线之间包含的脊柱所有生理和OLF病理结构.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38.3个月.术前感觉障碍及下肢麻木86例,术后完全恢复67例、部分恢复19例;术前束带感69例,均完全恢复.术前括约肌功能JOA评分为(2.262±0.561)分,术后为(2.651±0.334)分;术前运动功能JOA评分为(1.539±0.873)分,术后为(3.694±0.429)分;恢复率平均为87.57%.疗效评价:优71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为94.74%.结论 OLF病理单元更完全、准确地概括OLF的病理结构,分层八边法手术减压充分、安全.
赵华健雪原李建鹏王沛马信龙姜英健赵晓涛李鹏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椎管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