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滨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细胞介素5、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和鼻息肉病中差异性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IL-5表达、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程度在鼻息肉病、鼻息肉中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验鼻息肉病16例、鼻息肉22例和正常下鼻甲黏膜10例中IL-5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HE染色计数所有病例EOS的浸润情况;血液自动分析仪计数外周血EOS。结果:(1)鼻息肉病、鼻息肉、正常下鼻甲黏膜3组HE染色切片Eo计数统计学上不全相同,F=20.7,P<0.05。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组IL-5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中,IL-5阳性细胞数、IL-5阳性EOS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阳性Eos数=17.94,P<0.01;F阳性细胞数=27.61,P<0.01,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血Eos数在3组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F=0.19,P>0.01。结论(:1)IL-5的半定量和鼻息肉组织中EOS计数可以作为区分鼻息肉病或鼻息肉的参考指标。(2)血液EOS数在鼻息肉病、鼻息肉和正常人间无差别。(3)EOS和IL-5在鼻息肉、鼻息肉病的发病、发展和复发上有重要意义。鼻息肉病的高复发可能和EOS的高浸润程度、IL-5的高表达水平有关。
- 赵安滨方玲姜梅
- 关键词:鼻息肉病鼻息肉白细胞介素5嗜酸性粒细胞
- 对行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在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分析对进行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在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进行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2)。在进行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的过程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控制性降压,对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控制性降压,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及其术前和术中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更短,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在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手术的用时,降低其手术的风险。
- 徐海燕赵安滨杨志泉朱恩华
- 关键词:控制性降压出血量
- 老年人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改良方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改良鼻腔填塞方案在老年人(≥60岁)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改良填塞组46例和传统填塞组40例,分别比较两组填塞期鼻腔胀痛不适程度、填塞期间出血情况、抽取填塞物时疼痛、抽取填塞物时出血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鼻腔Lund-Kennedy评分。结果 :填塞期的鼻腔胀痛不适,改良组明显低于传统填塞组(Z=-2.99,P<0.05);在填塞期,手术当天,改良组渗血略多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4,P>0.05);取出鼻腔填塞物时,改良组疼痛明显小于传统组(Z=-4.58,P<0.05);在取出鼻腔填塞物时,改良组各侧鼻腔渗血很少,传统组渗血明显较多,少数患者需要重新填塞才能止血(Z=-5.67,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侧为单位,分别鼻内镜下Lund-Kennedy评分,改良组优于传统组(t=-2.18、-2.49、-2.49,均P<0.05)。结论:改良鼻内镜术后填塞方案可取得不差于传统填塞的止血效果,同时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取出容易,有助于术后鼻腔恢复,是老年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的有效方法之一。
- 赵安滨赵梓楠吴昊
- 关键词:鼻息肉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老年人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原因,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临床病例38例。结果89.5%复发病例系多因素共同引起复发,其中涉及术后复查不当的有22例,涉及术腔粘连的25例,涉及钩突头端或尾端残留的6例,涉及鼻丘气房与额隐窝病灶清除不彻底的8例,涉及中鼻甲处理不当的5例,涉及高位鼻中隔偏曲未矫正的6例,涉及筛及蝶窦病变清理不彻底的5例,涉及下鼻甲肥大的4例,涉及术后没有合理用药的18例。平均每例有2.71个原因。结论熟悉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应用解剖,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正确处理相关鼻腔病变,术后定期合理的鼻窦内窥镜随访以及术后合理用药的综合性治疗是预防和减少复发的重要因素。
- 赵安滨姜梅方玲赵林方向
-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复发
- IL-5、EOS在鼻息肉和鼻息肉病中差异性研究
- [目的]探讨IL-5(interleukin-5,IL-5)的表达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程度在鼻息肉病、鼻息肉两组之间的差异,以及IL-5和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关系,为临床区分鼻息肉病和鼻息肉...
- 赵安滨
- 关键词:鼻息肉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
- 文献传递
- 不同临床特征鼻息肉中IL-5mRNA的表达和意义
- 2014年
-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mRNA在不同临床特征鼻息肉和鼻腔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4例鼻息肉(息肉组)和15例下鼻甲黏膜(对照组)中IL-5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鼻息肉组织中IL-5mRNA的表达是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的7.52倍(P<0.01)。鼻息肉中组织中,IL-5mRNA的表达在性别、单双侧、初发复发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单发与多发、是否伴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5mRNA在息肉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是促进鼻息肉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IL-5mRNA在鼻息肉中的表达程度与部分临床特征有关。
- 赵安滨徐海燕姚敏杨永国
- 关键词:鼻息肉白细胞介素-5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4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D34在人各型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鼻息肉(II型1期14例,II型2期18例,II型3期20例,III型15例)和20例下鼻甲(对照组)组织中VEGF、CD34蛋白的表达情况,对CD34阳性微血管进行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鼻息肉II型1期、II型2期、II型3期、III型中,VEGF表达分别为17.35±5.29、19.13±4.85、36.76±4.38、38.49±6.07,CD34表达(MVD)分别为13.26±2.05、14.72±3.86、26.40±2.71、27.97±3.34。II型3期、III型鼻息肉组织中VEGF、CD34的表达较II型1期、II型2期鼻息肉组织中显著升高(P<0.05)。结论 VEGF、CD34表达与鼻息肉发生、发展有关,对其检测有助于判断鼻息肉的发展趋势。
- 赵安滨杨永国徐海燕吴昊
- 关键词:鼻息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CD34微血管密度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疗效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31例,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患者29例。所有患者全部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所有60例患者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 3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 33%;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2. 07±0. 53)和SAS评分(35. 17±3. 53)明显优于治疗前VAS评分(4. 91±0. 79)和SAS评分(46. 22±7. 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头面部胀痛和焦虑状况改善明显,值得选用。
- 徐海燕赵安滨卢佳佳
-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疗效
- 鼻息肉中IL-5mRNA和蛋白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检测IL-5mRNA和蛋白在鼻息肉和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表达与鼻息肉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4例鼻息肉(息肉组)和15例下鼻甲黏膜(对照组)中IL-5mRNA定量表达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鼻息肉组织中IL-5mRNA的表达是下鼻甲黏膜组织的7.52倍(P<0.01)。IL-5蛋白在鼻息肉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9.17%,显著高于鼻下鼻甲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26.67%(χ2=10.52,P<0.01)。鼻息肉中组织中,IL-5mRNA的表达在性别、单双侧,初发复发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单发与多发、伴过敏性鼻炎或(和)哮喘与不伴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5蛋白的表达在性别、单双侧,初发复发、伴过敏性鼻炎或(和)哮喘与不伴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单发与多发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5mRNA和蛋白在息肉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是促进鼻息肉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IL-5在鼻息肉中的表达高低与部分临床特征有关。
- 赵安滨汪骅吴昊杨永国徐海燕王大新
- 关键词:鼻息肉白细胞介素-5实时荧光定量PCRCT值
- 鼓膜中小穿孔无移植物修补疗效探讨
- 2019年
- 目的探讨鼓膜中小穿孔耳内镜下无移植物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单纯鼓膜穿孔,采用耳内镜下无移植物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大小穿孔各组和既往有无中耳炎病史各组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治愈43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1%。术前言语频率气导听力损失(24.3±7.6)d BHL,术后言语频率气导听力(12.27±6.13)d 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鼓膜小穿孔组与鼓膜中穿孔组之间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言语频率气导听力无明显差异(P>0.05)。既往有中耳炎病史组和既往无中耳炎病史组之间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言语频率气导听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无移植物修补鼓膜中小穿孔的方法具有简单可行、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医生操作容易的特点。不同大小穿孔各组术后言语频率听力接近正常,无明显差异;既往有无中耳炎病史对术后言语频率听力有明显影响;不同大小穿孔和既往有无中耳炎病史对手术治愈率影响不明显。
- 赵安滨赵梓楠
- 关键词:鼓膜修补耳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