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宣

作品数:5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芍药
  • 4篇芍药属
  • 4篇芍药属牡丹组
  • 4篇种间
  • 4篇种间关系
  • 3篇SECT
  • 2篇叶绿
  • 2篇叶绿体
  • 2篇叶绿体基因
  • 2篇基因
  • 2篇核基因
  • 2篇分子证据
  • 2篇PAEONI...
  • 2篇PCR-RF...
  • 1篇形态性状
  • 1篇性状
  • 1篇系统发育
  • 1篇基因序列

机构

  • 3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赵宣
  • 3篇林启冰
  • 3篇周志钦
  • 3篇潘开玉
  • 2篇洪德元
  • 1篇李名扬

传媒

  • 2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多基因序列和形态性状的牡丹组种间关系被引量:20
2008年
牡丹被认为是中国的国花,具有很高的医学、观赏和经济价值。野生牡丹被认为是栽培牡丹的野生祖先,因此弄清牡丹组的种间亲缘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受到信息量的限制,根据单基因数据或形态数据往往无法对牡丹组的种间关系得到明确的结果。本研究用12份样品代表野生牡丹组(Paeonia section Moutan DC.,Paeoniaceae)8个种,利用包括核基因(Adh1A、Adh2和GPAT)和叶绿体基因(trnS-trnG和rps16-trnQ)的DNA序列以及形态性状的多套数据来探讨野生牡丹的种间关系。合并分析得到具高支持率的牡丹组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芍药属牡丹组8个野生种分为两个亚组,即肉质花盘亚组subsect.Delavayanae和革质花盘亚组subsect.Vaginatae。肉质花盘亚组包括滇牡丹P.delavayi和大花黄牡丹P.ludlowii;革质花盘亚组包括其余6个种。革质花盘亚组中,四川牡丹P.decomposita ssp.decomposita和紫斑牡丹P.rockiissp.rockii关系密切;卵叶牡丹P.qiui和矮牡丹P.jishanensis关系密切;银屏牡丹P.suffruticosa ssp.yinpingmudan与凤丹P.ostii关系密切,并且后两个分支为姊妹群。
赵宣周志钦林启冰潘开玉李名扬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形态性状核基因芍药属牡丹组系统发育
基于Adh基因家族序列的牡丹组(Sect.MoutanDC.)种间关系被引量:44
2004年
测定了牡丹组 7个种 10个野生居群共 10份样品的全部Adh1A、Adh1B和Adh2基因序列。结合前人已报道的牡丹野生种的Adh基因序列 ,以芍药组 (Sect .Paeonia)和北美芍药组 (Sect.Oneapia)的种作外类群 ,用PAUP (4 0b 4a)计算机程序构建了牡丹组全部 8个种的Adh1A、Adh1B和Adh2基因树 (最大简约树和邻接树 ) ,同时进行了Adh1A、Adh1B和Adh2基因序列的合并分析。结果表明 ,牡丹组的 8个种分为两个具有 90 %以上自展值支持的单系分支 ,分别对应Stern (194 6 )根据形态划分的革质花盘亚组 (Subsect .Vaginatae)和肉质花盘亚组 (Subsect.Delavayanae)。在革质花盘亚组内 ,本研究结果支持银屏牡丹 (Paeoniasuffruticosassp .yinpingmudan)和凤丹 (P .ostii)、紫斑牡丹 (P .rockii)和四川牡丹 (P .decomposita)以及矮牡丹 (P .jishanensis)和卵叶牡丹 (P .qiui)各种之间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但有关牡丹复合体 (P .suffruticosacomplex)内各种间更进一步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Adh基因树并结合前人的结果对牡丹组的种间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林启冰周志钦赵宣潘开玉洪德元
关键词:基因序列种间关系
芍药属牡丹组种间关系的分子证据:GPAT基因的PCR-RFLP和序列分析
中国不仅是所有野生牡丹的原产地,也是牡丹栽培品种的起源地和发展中心.牡丹组section Moutan DC.是芍药属Paeonia L.,Paeoniaceae中惟一的木本类群.由于芍药属在被子植物中的特殊系统位置和栽...
赵宣
关键词:芍药属种间关系分子证据
文献传递
芍药属牡丹组(Paeonia sect.Moutan)种间关系的分子证据:GPAT基因的PCR-RFLP和序列分析被引量:42
2004年
为了探讨芍药属牡丹组Paeoniasect.Moutan的种间关系 ,对采自 1 5个野生居群 ,代表牡丹组全部 8个野生种的 1 5份材料的GPAT基因片段 (外显子 5和 6之间 2kb的内含子 )进行了PCR_RFLP分析 ,并对代表牡丹组全部 8个野生种的 9份材料进行了测序。根据 1 2个限制性内切酶的PCR_RFLP数据 ,使用Network 3 .0计算机程序的RM (reduced_median)法建立了牡丹组种间亲缘关系网络树。同时根据 8个种 9份材料的GPAT基因片段序列 ,利用PAUP 4.0计算机程序建立了牡丹组GPAT基因的最大简约(MP)树和邻接 (NJ)树。结果获得了具有很高自展值支持、分辨良好的牡丹组种间关系 (GPAT基因 )树。最重要的是 ,该基因树所显示的牡丹组种间关系与根据形态学证据提出的牡丹组的种间关系基本吻合 ,并得到其他研究证据的支持。根据这一结果 ,对牡丹组的种间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赵宣周志钦林启冰潘开玉洪德元
关键词:芍药属种间关系PCR-RFLP
芍药属牡丹组(Paeonia sect. Moutan)种间关系及栽培牡丹的起源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不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在全世界同样享有盛誉。此外,...
赵宣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核基因芍药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