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俊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北京市区县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现状和思考被引量:4
- 2015年
- 很多学者认为,全球的地震灾害形势越来越严峻。最近20年来,伊朗、日本神户、中国汶川、玉树、海地、苏门答腊等多个地区爆发7级以上大地震,印度苏门答腊还爆发了印度洋海啸。地震、海啸灾害造成了50余万人伤亡和经济社会的重大损失。我国面临的地震形势也十分严峻。有专家指出,从1988年开始,中国大陆地区进入第五个地震活跃期。
- 刘博赵希俊王月龙
- 关键词:地震活跃期海啸灾害地震灾害印度洋海啸防震减灾意识防震减灾工作
- 《北京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与完善
- 修济刚郭大庆胡平徐平宋伟谷永新张敬军王保国韩世文苗崇刚邹文卫任振起周艺文杨国宾赵希俊
- 《北京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与完善属防震减灾管理科学领域。主要内容:(北京市地震局1997年和2000年重点工作) 1、起草完成《北京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1997年制订稿的送审稿)。2、起草完成《北京市破坏性地震...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应急预案
- 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的分形几何特征被引量:12
- 1998年
-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讨论了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的分段性,计算了各不同段落的分形值,结果表明,分形值大小和构造活动及地震活动性强弱具一致性。用分形值作为定量标志,对太行山山前断裂带进行了分段。
- 刘锡大赵希俊侯建军郑文涛
-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评估断裂带
- 1966年邢台7.2级地震的动力学模型被引量:7
- 1997年
- 根据技新的深地震反射资料、构造应力场和震源机制等资料,建立了1966年邢台7.2缓地震孕震区的平面和剖面的有限元模型。对平面和剖面模型在EW向水平外压力下的最大剪应力分布进行了计算,剪应力相对集中的部位和大震震源位置比较一致。提出了邢台7.2级地震的动力学模型,认为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可能需要深、浅部断层、壳内低速层和EW向水平压力的共同作用。虽然由震源机制和地震宏观烈度分布等资料可指出有具体的发震断层存在,但地震的发生,更重要的应该是有各种构造和周围介质以最有利于应力集中方式的相互配合。
- 赵希俊刘锡大侯建军
- 关键词:邢台地震剪应力有限元模拟应力场动力学模型
- 意大利地区前震统计及其与地震预报的可能关系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主要讨论意大利国家地震台网1975年到1991年期间记录的地震序列的前震。我们认为前震是超过某一震级阈值的地震,它发生在一段平静期后和给定时距范围内的主震之前。该算法确定的潜在前震总数取决干预定的平静区的大小和持续时间,而由前震预测的主震数也取决于预报区的面积大小和预报期的持续时间。我们的目的是优选确定作为强震前兆的潜在前震的参数,以提高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意大利全境的初步调查使我们能确定前震——主震序列可能发生的区域。其中之一是意大利中部的面积约32000 km^2的地区,该区有M≥2.5的地震2671次,并有在中等地震之后,近距离和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地震的明显趋势。本文根据前震的优化定义——半径140km范围内经至少80天平静期后超过3级的地震,能提出63次预报。在圈定半径30km范围、在随后48小时内超过4级的主震发生比例为23次中有6次。相应的概率增量为150。作为对比,有M≥2.5地震453次的另一大地区(波河流域),比例为82次前兆中只有一次。该区大多数地震是孤立型主震。分析表明,可把前震活动当做明显的地震前兆,所以建议用地震活动性实时观测来提高预测系统的质量。
- R.ConsoleM.MurruB.Alessandrini刘锡大赵希俊
- 关键词:地震前兆地震预报
- 北京市震害防御与工程地震工作的进展
- 1999年
- 姜庆寰何武学胡平郭大庆赵希俊
- 关键词:震害防御工程地震
- 北京市区县震害预测研究
- <正>1.研究意义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是制定防灾规划和防灾投入的主要依据.对位于地震重点防御区的首都北京进行全面正确地评价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和损失方面的研究非常必要.但是,目前所提出的震害预测方法有的是采取大尺度方法,开...
- 姜庆寰赵希俊陈棋福何武学李娟洪少峰
- 文献传递
- 黄庄—高丽营断层的分段性被引量:5
- 2000年
-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讨论了黄庄—高丽营断层的分段性。用分数维作为定量标志把断层分成了三段 (SW— NE) :第 段和第 段以良乡凸起为界 ,第 段和第 段以 NW向的南口—孙河断层为界。用地球物理资料、大地测量和断层位移测量资料、地震活动资料等对分段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认为分数维较大、断层活动和地震活动性均较强的第 段应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
- 赵希俊刘锡大洪少峰
- 关键词:活动断层分数维地震活动性地震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