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立武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河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剖宫产
  • 4篇剖宫产术
  • 4篇卵巢
  • 4篇浆液
  • 4篇浆液性
  • 3篇子宫
  • 3篇卵巢浆液性
  • 3篇浆液性癌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妊娠
  • 2篇术后
  • 2篇水泡状胎块
  • 2篇剖宫产术后
  • 2篇剖宫产术后子...
  • 2篇切口
  • 2篇子宫瘢痕
  • 2篇卵巢浆液性癌
  • 2篇内皮

机构

  • 9篇宁河县医院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赵立武
  • 4篇师宜荃
  • 4篇刘易欣
  • 4篇刘艳
  • 3篇李淑敏
  • 3篇张金芝
  • 2篇高健
  • 2篇申彦
  • 1篇李育新
  • 1篇柏雪
  • 1篇王素婷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原医刊
  • 1篇天津医药
  • 1篇解剖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53、CyclinD1、P16在卵巢高低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手段,卵巢癌的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而卵巢浆液性癌(ovarian serouscarcinoma,OSC)是卵巢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卵巢恶...
赵立武
关键词:P53基因CYCLIND1基因P16基因
卵巢浆液性癌二元论发病机制的新进展
2016年
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而卵巢浆液性癌(ovarian serous carcinoma,OSC)是卵巢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目前认为卵巢浆液性癌肿瘤细胞起源于输卵管上皮细胞,而不同的基因突变决定了不同级别的浆液性癌发生。随着卵巢癌发生机制的二元论的提出,卵巢浆液性癌的组织学分级也出现了新的分级方法,即两级分级系统。现就卵巢浆液性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赵立武
关键词:卵巢癌浆液性发病机制
CD105和VEGF在水泡状胎块中的表达与意义
2013年
目的:研究CD105及VEGF在水泡状胎块与水肿性流产的绒毛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妊娠(NP),30例水肿性流产(HA),20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HM)和20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HM)患者绒毛滋养细胞中CD105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①CD105在NP、HA、PHM和CHM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00%、36.67%、85.00%、95.00%,CD105在HM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A和NP(P<0.05);②VEGF在NP、HA、PHM和CHM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00%、33.33%、25.00%、15.00%,VEGF在HM中阳性表达率低于HA和NP(P<0.05);③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CD105和VEGF在HA与HM中表达呈负相关(r=-0.447,P<0.05)。结论:CD105和VEGF可作为标记绒毛滋养细胞的免疫组化标记物,用于水泡状胎块和水肿性流产的鉴别诊断。
刘艳高健师宜荃赵立武刘易欣
关键词:水泡状胎块内皮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16 P53 CyclinD1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卵巢高、低级别浆液性癌中P16蛋白、P53蛋白、CvclinDl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卵巢浆液性癌(低级别19例,高级别26例)及25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进行P16、P53、CvclinD1蛋白检测,并分析其意义。结果:P53在低级别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显著低于高级别癌中的69%(P<0.05),而CyclinD1在低级别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9%,显著高于高级别癌中的15%(P<0.05),P53和CvclinDl表现为负相关(r=0.211)。P16在低、高级别癌肿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92%,高级别癌阳性率高于低级别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和CyclinDl在卵巢高、低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对于形态上介于高、低级别之间的浆液性癌,二者可能成为分级的辅助手段。
赵立武申彦师宜荃刘艳刘易欣
关键词:P16P53CYCLIND1
P16、P53和CyclinD1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浆液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P16、P53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2010-2011年本院45例浆液性卵巢癌(低级别19例,高级别26例)、25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及2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进行P16、P53、CyclinD1蛋白检测,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P16在良性、交界性与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72%及89%,良性肿瘤组与交界性和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良性、交界性与恶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及42%,良性和交界性肿瘤组与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在良性、交界性与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64%及47%。良性肿瘤组、交界性肿瘤组与癌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Cy-clinD1在卵巢浆液性癌高低级间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者表现为负相关,r=0.211。结论 P16的阳性表达常见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卵巢浆液性癌中,P53的阳性表达更多见于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中,CyclinD1的阳性表达更多见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与低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卵巢高级别癌与低级别癌的发病机制不同。
赵立武申彦师宜荃刘艳刘易欣
关键词:浆液性P16蛋白P53蛋白细胞周期素D1蛋白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剖宫术产后子宫瘢痕再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选择315例符合条件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再妊娠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观察与分析。结果:125例阴道试产中105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84.0%。再次择期剖宫产组较经阴道分娩组出血量高,而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如无阴道试产禁忌证,对母婴风险进行评估后应给予阴道试产的机会,因为阴道分娩可减少母体病率,如产后出血,感染、静脉栓塞、麻醉意外、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良、阴道出血时间较长、腹盆腔粘连等,可减少新生儿湿肺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减少远期并发症。
何守杰赵立武
关键词:剖宫产再妊娠分娩方式
改良式经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2005年
李淑敏赵立武李育新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最小侵入性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小横切口改良式切口疼痛术中出血
CD105和VEGF在水泡状胎块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2年
目的:研究CD105及VEGF在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HM)与水肿性流产(hydropic abortus,HA)绒毛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妊娠(normal pregnancy,NP),30例HA,20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PHM)和20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CHM)的绒毛滋养细胞中CD105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1)CD105在HM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A和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EGF在HM中阳性表达率低于HA和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CD105和VEGF在HA与HM中表达呈负相关(r=-0.447,P<0.05)。结论:在HM绒毛滋养细胞中,VEGF的表达下降与CD105的表达增强可能在滋养细胞增殖与侵袭作用中起着一定作用。CD105和VEGF可作为标记绒毛滋养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用于HM和HA的鉴别诊断。
刘艳高健师宜荃赵立武刘易欣
关键词:水泡状胎块CD1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6
2011年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剖宫产术的一种远期并发症,主要是指妊娠囊种植在子宫瘢痕部位,其外周被子宫肌层和纤维组织包围,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但是,由于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提高,其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的妊娠可引起阴道大出血及子宫破裂,可以导致孕产妇生育能力丧失甚至孕产妇死亡。故早期诊断与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非常重要的,现就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予以综述。
赵立武张金芝
关键词:剖宫产术瘢痕妊娠
剖宫产术中缩宫素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剖宫产手术中缩宫素使用方法的不同,研究其对产后出血预防的效果。方法:根据缩宫素的不同用法,将201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均有产妇67例。A组单纯的采用缩宫素对宫体进行注射;B组宫体注射,同时将20 U的缩宫素加入5%的500 ml的葡萄糖液中,中快速静脉滴注(速度0.3 U/min);C组宫体注射,同时将20 U的缩宫素加入5%的500 ml的葡萄糖液中,采用中缓慢静脉滴注(速度0.04 U/min)。结果:通过对A组、B组、C组的结果进行研究发现,C组的效果最好,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最少,胎盘自然剥离的比率最高、时间最短。C组相对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通过宫体注射加中缓慢静脉滴注注入缩宫素的办法能够很好的抑制产妇出血的状况,其效果好于单纯的注入缩宫素或者是宫体注射加中快速的注入缩宫素。
柏雪张金芝李淑敏赵立武
关键词:剖宫产缩宫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