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秋香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新生儿
  • 4篇早产
  • 4篇早产儿
  • 4篇产儿
  • 2篇疼痛
  • 2篇体位
  • 1篇新生儿重症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应激
  • 1篇仰卧
  • 1篇仰卧位
  • 1篇早产儿颅内出...
  • 1篇造瘘
  • 1篇造瘘口
  • 1篇枕头
  • 1篇致敏性
  • 1篇上下肢

机构

  • 8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8篇邓秋香
  • 4篇黄蝶卿
  • 2篇刘晓聪
  • 2篇王一飞
  • 2篇林素芳
  • 2篇黄文辉
  • 2篇刘燕辉
  • 2篇申叶林
  • 2篇陈满锐
  • 2篇夏幸阁
  • 2篇张碧瑜
  • 1篇莫选菊
  • 1篇詹晓华
  • 1篇赵丽洁
  • 1篇李柳英
  • 1篇麦劲壮
  • 1篇梁群娣
  • 1篇刘晓聪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早产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2003年
目的 提高颅内出血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对 19例颅内出血早产儿神经、呼吸、循环系统进行详细观察和护理。结果 全组病例除 1例死亡 ,1例放弃治疗 ,其余 17例治愈出院。结论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早期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 ,可降低病死率 。
邓秋香黄蝶卿
关键词:早产儿颅内出血护理存活率
一次性使用新生儿俯卧位通气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次性使用新生儿俯卧位通气枕头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测量患儿的躯干与四肢尺寸特征,并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并确定待制作的抱枕的长度、宽度、高度;第二步:测量患儿的头部尺寸特征,并根据患儿的头部尺寸数据和...
夏幸阁赵丽洁张碧瑜王一飞邓秋香刘燕辉杨凤娟黄文辉
文献传递
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了解与新生儿疾病治疗相关科室的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提出提高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知识了解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护理人员对疼痛评估了解的为16.6%,认为疼痛知识能满足临床需要的为13.9%,经常能正确评估新生儿疼痛的为22.5%,认为医务人员非常有必要掌握新生儿常用疼痛评分方法的为64.9%。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相关知识的培训,可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新生儿疼痛的危害,对及时评估、预防和降低新生儿疼痛具有积极的意义。
黄蝶卿申叶林李柳英刘晓聪林素芳邓秋香陈满锐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护理人员
联合非药物干预方法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几种非药物干预方法在临床上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效果。方法将63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四组,在新生儿接受操作性疼痛刺激时,干预Ⅰ、Ⅱ、Ⅲ组分别采用体位干预+抚触、口服24%蔗糖水+非营养性吸吮、口服24%蔗糖水+非营养性吸吮+体位干预+抚触。对照组在穿刺的全过程不给予任何缓解疼痛的干预措施。采用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比较四组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Ⅰ组NI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Ⅱ组、干预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刺激后1min比较,刺激后5min及刺激后10min各组的NIPS评分均迅速下降。结论联合干预方法Ⅱ、Ⅲ均有协同镇痛作用,干预方法Ⅲ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效果最好。
黄蝶卿申叶林麦劲壮刘晓聪陈满锐林素芳邓秋香梁群娣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体位支持抚触非营养性吸吮
SARS疑似患儿父母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干预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SARS疑似患儿父母的心理应激及其产生的原因和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 采用有目的观察法和谈心两种途径,对22例SARS疑似患儿父母出现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22例SARS疑似患儿父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结论 通过对SARS疑似患儿父母产生心理应激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儿父母的负性情绪,转变了他们消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黄蝶卿邓秋香詹晓华莫选菊
关键词:父母心理应激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性体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1年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性体位进行综述,包括治疗性体位管理实践标准,体位对神经、骨骼肌发育、生理功能稳定、胃食管反流、颅内出血等的影响,早产儿的理想体位,体位辅助工具以及体位的临床实践现状。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早产儿治疗性体位的认知,通过正确的体位管理,改善患儿结局,促进患儿健康。
夏幸阁王一飞赵丽洁张碧瑜黄文辉刘燕辉邓秋香杨凤娟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体位管理
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护理被引量:1
2003年
早产儿是一组特殊新生婴儿,因生活能力低下,胃肠及食道功能不成熟、胃容量小、体位等因素,易发生胃食管返流,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于2000-2002年收治了30例早产儿胃食管返流,通过对其进行早期观察、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护理、应用适宜的喂养方法,并予药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除1例死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余29例治愈出院,2个月后复查,生长发育情况良好。
邓秋香
关键词:早产儿胃食管返流护理
早产儿肠造瘘术后护理体会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肠造瘘术后护理要点,以减少其近远期并发症。方法:通过对35例肠造瘘术后早产儿实施加强保暖、密切观察病情、营养支持、科学护理造口、重视宣教等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4例患儿病情稳定,带造口袋出院,择期行根治术;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正确科学护理肠造口,可减少术后近远期并发症,促进患儿术后恢复,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邓秋香刘晓聪赵丽洁
关键词:早产儿造瘘口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