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旭东

作品数:46 被引量:226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5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2篇乳腺
  • 10篇成像
  • 8篇乳腺癌
  • 8篇腺癌
  • 6篇肿瘤
  • 6篇X线
  • 5篇低剂量
  • 5篇磁共振
  • 4篇动态增强扫描
  • 4篇血管
  • 4篇化疗
  • 4篇灌注
  • 4篇肺癌
  • 3篇血供
  • 3篇烟雾病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数字减影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43篇解放军第30...
  • 2篇北京黄寺美容...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161...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 1篇西门子(中国...

作者

  • 43篇邢旭东
  • 38篇李功杰
  • 24篇乔鹏岗
  • 21篇盛复庚
  • 19篇周娟
  • 15篇张洪涛
  • 15篇陆虹
  • 6篇汪光尧
  • 5篇杨扬
  • 4篇李明
  • 3篇刘海豹
  • 3篇周振山
  • 3篇王祥超
  • 3篇张鹏
  • 3篇申戈
  • 3篇盛洪国
  • 3篇胡艳梅
  • 2篇王艳萍
  • 2篇丁英奇
  • 2篇李鼎锋

传媒

  • 7篇医疗卫生装备
  • 4篇中国医学装备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人民军医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功能与分子医...
  • 2篇中华医学会放...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精度呼吸监测仪
一种高精度呼吸监测仪,包括串行连接的超声波测距仪、数据采集电路、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超声波探头用于将测量得到的距离微小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到所述的数据采集电路,所述的数据采集电路用于对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采集,然后将生...
申戈邢旭东李功杰周振山张鹏盛洪国张洪涛刘海豹
文献传递
CT引导下肺癌64例射频消融治疗的扫描方法被引量:1
2008年
邢旭东盛复庚王金川李功杰
关键词:CT扫描方法射频消融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特点,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1例非小细胞肺癌病灶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重点观察病灶动态增强各时相的CT值,根据CT值绘出动态增强曲线,记录强化峰值(PH)、肿块强化达到峰值时间(Tp),计算肿块与主动脉强化峰值之比(M/A)、灌注值。结果:肺癌病灶增强后CT值立即升高,75s左右形成强化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平均达峰时间(76.25±27.52)s;TDC形态为较快上升-缓慢下降型或较快上升-平台型;最大增强幅值范围17HU^122HU,平均为(47.36±18.28)HU;M/A平均值为0.22±0.08;灌注值平均为(0.26±0.11)ml.min-1.ml-1。结论:肺癌螺旋CT动态强化特点是强化效应较明显,最大增强值多在20HU以上,峰值到达时间多在2min以内,其时间一密度曲线为较快上升-缓慢下降型或较快上升-平台型,这些强化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功杰乔鹏岗田宁马锦林李明盛复庚邢旭东
关键词:肺癌
一种高精度超声波测距方法
一种高精度呼吸监测仪,处理器通过控制波形发生电路产生一定频率的交流信号,交流信号经过驱动电路的放大和阻抗匹配后驱动超声波发射探头,发射出一段超声波,超声波发射的起始时间T0;利用一种反相回波定位法来准确的确定超声波回波的...
申戈邢旭东李功杰周振山张鹏盛洪国张洪涛刘海豹
文献传递
小鼠正常肝脏MRI普美显动态增强扫描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在常规磁共振成像仪上进行小型动物实验,探讨昆明小鼠MRI T1平扫及普美显动态增强扫描最佳成像参数,为小型动物肝脏影像学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西门子3.0T超导MR成像仪,腕关节专用线圈。选取雄性昆明小鼠10只,6~8 W,分别进行T1WI及T1动态增强扫描,动态增强不间断扫描10期。尾静脉注射,普美显用生理盐水稀释100倍,剂量采用0.05 mL/10g、0.1 mL/10g、0.15 mL/10g。T1WI平扫及动态增强后处理形成时间与信号强度百分比曲线,观察曲线的形态。测量肝脏T1WI的信号强度、增强后胆囊显影时肝脏的信号强度及肝脏与肌肉信号的组织对比度(平扫及增强),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计算出肝实质信号的强化率,并与肌肉信号的强化率进行比较。结果:尾静脉注射造影剂剂量采用0.1 mL/10g,动态增强时间与信号强度百分比曲线呈上升平台型,第4期之后呈平台型,胆囊显影在第5期或第6期。小鼠肝脏平扫与增强的信号强度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别:肝脏及肌肉平扫信号强度组织对比度与肝脏及肌肉增强扫描信号强度组织对比度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别:肝实质信号的强化率与肌肉信号的强化率比较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常规MRI上进行小型动物实验切实可行,可以进行小鼠肝脏普美显动态增强扫描。普美显动态增强扫描曲线呈上升平台型,胆囊显影清晰,可以利用普美显进行相关肝脏疾病的研究。
张洪涛盛复庚邢旭东章雷胡艳梅李功杰
关键词:小鼠磁共振成像
低剂量MDCT平扫与增强扫描诊断乳腺疾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疾病低剂量MD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70例(73个病灶)进行低剂量MD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比较乳腺癌在平扫和增强中的不同表现及其诊断意义。结果:乳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MDCT平扫显示率分别为71.8%和20.6%,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见显示。以病灶增强不均匀和增强程度大于25Hu为诊断乳腺癌的依据,其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75.5%和79.5%。低剂量MDCT增强扫描可以提高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其中综合形态征象的诊断准确率平扫为68.4%,增强为87.7%。结论:乳腺疾病低剂量MDCT扫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病灶增强特征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综合观察增强扫描的形态征象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李功杰周娟盛复庚杨扬乔鹏岗陆虹邢旭东
关键词:MDCT低剂量乳腺疾病
西门子Sensation4型CT机风冷系统的改进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各大医院的发展,多层螺旋CT机已普及到绝大多数医院。由于多层螺旋CT比单层CT具有速度快、精度高、一次曝光时间长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很快得到推广。螺旋CT的球管不同于普通CT的球管,热容量达到4 MHU以上,这就要求球管要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系统。
汪光尧李功杰邢旭东王祥超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机西门子通风散热
乳腺癌化疗前后低剂量CT灌注成像血供变化特点
CT灌注成像作为一种主要功能成像已经逐步应用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一些体部实质脏器的评价,能准确、简捷的定量评估器官、组织血流灌注状态。有关乳腺癌化疗前后CT灌注成像的研究未见专门报道,本研究对15例行新辅助化疗的晚期乳...
李功杰周娟盛复庚杨扬乔鹏岗陆虹邢旭东
关键词:乳腺癌灌注成像化疗血流灌注
文献传递
血液病患者药物性肺损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2012年
目的初步探讨血液病患者药物性肺损伤的MSCT表现。方法11例确诊为药物性肺损伤的血液病患者均经MSCT平扫检查。11例中6例引起肺损伤的药物为抗肿瘤药,5例为非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2例、抗真菌药2例、抗肿瘤免疫调节剂1例)。分析药物性肺损伤的MSCT表现。结果11例患者均有胸部CT的异常,主要表现:磨玻璃状影8例次,实变影5例次,小叶间隔增厚3例次,局灶纤维化2例次。11例中病灶分布于外带6例、内带4例、无规律分布1例;病变位于下肺6例、上肺2例、无规律分布3例。1例合并两侧胸腔积液。3例胸部CT表现正常后再次给予相同药物,又出现同样的肺部损伤,且程度较前加重。结论下肺野外带出现磨玻璃密度影和实变影是药物性肺损伤最常见的CT征象。肺损伤可重复出现,且重复用药损伤加重。
周娟江岷李功杰邢旭东盛复庚乔鹏岗张洪涛
关键词:肺损伤免疫抑制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成年人急性白血病治疗相关骨坏死十例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分析与成年人急性白血病治疗相关的骨坏死的病因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发生骨坏死的成年人急性白血病1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结果 10例患者中,4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均行含大剂量激素的化疗,其中2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1例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行激素治疗;6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所行化疗方案均不含激素,5例患者行HSCT,术后4例出现GVHD并行激素治疗;2例从未接受激素治疗,1例AML-M3患者曾接受4个疗程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骨坏死确诊的时间距白血病确诊平均时间为25.1个月.病变多发9例,局部单发1例,受累部位包括股骨、胫骨、髌骨、髂骨、腰椎.X线片检查均为阴性表现;CT检查可见阳性表现,表现为不规则骨质密度减低区伴边缘环状骨质硬化;所有病灶均有典型MRI表现.结论 骨坏死是白血病治疗后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并发症,大剂量激素化疗、HSCT后GVHD的激素治疗、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AML-M3患者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等均可导致骨坏死的发生.MRI是发现骨坏死最有效的方法,X线片敏感性较差,CT可发现中晚期骨坏死病变,但其表现与非白血病患者骨坏死表现略有不同.
乔鹏岗丁英奇周娟张洪涛邢旭东李功杰
关键词:骨坏死白血病化学治疗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成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