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燕

作品数:21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麻风
  • 8篇麻风病
  • 8篇麻风菌
  • 6篇杆菌
  • 5篇麻风杆菌
  • 4篇基因分型
  • 3篇菌株
  • 2篇生物学
  • 2篇石蜡
  • 2篇石蜡标本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区
  • 2篇卡介苗
  • 2篇DNA
  • 2篇标本
  • 2篇巢式
  • 2篇巢式PCR
  • 1篇定量荧光
  • 1篇血清

机构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约翰霍普金斯...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皮肤性...
  • 1篇科罗拉多大学
  • 1篇广东省皮肤病...
  • 1篇科罗拉多州立...
  • 1篇四川省皮肤病...

作者

  • 21篇邢燕
  • 15篇翁小满
  • 13篇温艳
  • 10篇刘健
  • 6篇李桓英
  • 3篇袁联潮
  • 3篇张颖
  • 2篇陈小华
  • 2篇谷俊朝
  • 2篇黎明
  • 1篇李威
  • 1篇李进岚
  • 1篇袁有华
  • 1篇杨荣德
  • 1篇苏婷
  • 1篇刘键
  • 1篇王晓华
  • 1篇刘建
  • 1篇宁勇
  • 1篇张联华

传媒

  • 9篇中国麻风皮肤...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LISA评价7种新发现的麻风菌抗原的血清学反应性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ML2346、ML1556、LID-2、LID-3、ML2331、ML0405、LID-17种麻风菌新抗原的血清学反应性。方法采用ELISA检测MB、PB患者、家内接触者、流行区人群和正常人血清对7种新麻风菌抗原的血清学反应。结果正常人和流行区人群对LID-2和LID-3的反应域值达0.4(O.D),但对其它抗原反应的域值较低,提示可能与其它分枝菌有交叉反应;麻风病人对ML-2346和ML-1556抗原的反应比其它5种抗原都低,个别MB患者对ML-2331和ML-0405的反应性明显低于ND-0-BSA和LID-1,但PB病人对ML-2331和ML-0405融合的LID-1抗原的反应性较高。各类人群对ND-0-BSA与LID-1抗原反应较一致。扩大样本的检测提示,ND-0-BSA和LID-1对MB和PB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一致,但接触者对LID-1敏感性却低于ND-O-BSA。结论 LID-1与ND-O-BSA是目前有应用潜力的抗原,但需在血清学监测中证实对早期诊断的预测价值。
温艳刘健邢燕李桓英翁小满
关键词:麻风病抗原ELISA
环境中分枝杆菌的医学意义及其鉴定
2009年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HIV和条件性感染人数的增多,环境分枝杆菌引起人类疾病的报道不断增加。在一些原麻风流行的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并无明显下降,仍然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有必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环境分枝杆菌,包括环境中的麻风菌,以研究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流行病学意义。
邢燕翁小满
关键词:麻风病卡介苗分子鉴定
建立实时定量PCR检测临床样品中的麻风杆菌DNA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建立实时定量PCR检测麻风病的方法,评价该方法对于麻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17种可培养的分枝杆菌和4种常见球菌和杆菌检测RT-PCR的特异性,并系列稀释已知量的菌液至10-9以检测RT-PCR的敏感性。临床标本40例,包括TT 2,BT 17,BL 17,LL 1,I 3例。其中取皮损组织26份,常规组织液27份及血液样品34份。结果 RT-PCR最低检测限约为4.9个麻风菌/反应,17种其他分枝杆菌和4种细菌常见球菌和杆菌DNA均未扩增出RLEP片段。检测皮损、组织液和血液三种标本,发现皮损标本中麻风菌量最多;BI值与皮损中麻风菌DNA的Ct值之间存在负性相关,提示RT PCR可作为参考值用于定量患者麻风菌载量。结论用RLEP RT-PCR定量麻风菌细菌负荷,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邢燕温艳袁联潮刘健张颖李桓英
关键词:麻风病实时定量PCR组织液皮损组织
PCR扩增测序法寻找中国麻风杆菌新种Mycobacterium lepromatosis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中国目前传播的麻风杆菌中是否存在麻风杆菌新种。方法对来自中国23个省市125例麻风患者皮损组织DNA,采用巢式PCR扩增麻风杆菌特异16SrRNA保守片段,PCR阳性产物直接测序,经BLAST进行序列比对。结果完成测序的86例菌株经BLAST比对发现,扩增片段与来自巴西的麻风杆菌Br4923相似性达99%,未发现麻风杆菌新种Mycobacterium lepromatosis;86例中64例16SrRNA序列的251位碱基存在变异(C-T),存在突变的菌株多为SNPⅢ型,不存在突变的为SNPⅠ和Ⅱ型。结论未发现麻风杆菌新种,16SrRNA基因序列突变C251T与SNP分型有关,可提示不同基因型麻风杆菌的地理分布。
温艳袁有华翁小满邢燕张颖
关键词:麻风杆菌巢式PCRMYCOBACTERIUM
贵州兴义市麻风菌株基因分型及传播链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根据麻风菌株基因型分析传播链特点。方法对2004—2009年贵州省兴义市发现的50例新发和复发麻风病患者的菌株17个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分型,结合患者地理分布分析病例感染、传播之间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根据AC8b、AC9、AC8a、6-7等位点基因型,兴义市流行的麻风菌有6种基因型相似的聚类株,兴义菌株在rpoT、21-3、27-5、23-3和(GGT)5位点的拷贝数完全一致,但2号和5号聚集株在12-5位点和18-8位点的拷贝数分别是4,为兴义市所特有菌株;为聚集株的26例患者中,有7例为复发病例,21例有明确的感染传播关系;1号和4号聚类株内的15例患者(57.7%)主要分布在兴义市东南部,4号聚类株为聚集在同一自然村内的布依族患者;家内患者之间感染的菌株基因型不相同。结论兴义市多种菌株与特有菌株长期共存是兴义麻风病高流行的重要因素,具有麻风易感体质的家内成员可感染周围存在的不同菌株而发病;为阻断传播,针对家内接触者和高发乡村加强发现早期病例和进行化学预防很有必要。
李进岚王永红王正华邢燕刘健翁小满
关键词:麻风菌基因分型传播链
麻风菌基因分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2011年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标准化麻风菌SNP与VNTR基因分型方法的同时,在麻风流行国家开展患者菌株分型,研究国家与地区间麻风菌的传播,分析影响麻风持续传播的因素。本文综述基因分型的进展及其意义,依据基因分型结果,分析国家与地区间菌株的异同,初步了解全球麻风的历史传播路径;通过对高流行地区菌株的分型,深入探究麻风传播中的流行病学问题,为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邢燕翁小满
关键词:麻风菌基因分型流行病学
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从全血扩增麻风菌特异片段提高麻风病确诊率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检测全血中麻风菌特异片段,以提高麻风病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多菌型(multibacillary leprosy,MB)、少菌型(paucibacillary leprosy,PB)麻风病患者、其家庭内接触者以及麻风病流行区、非流行区的正常人全血和血清样本,建立巢式PCR,扩增麻风菌重复序列的特异片段,PCR阳性产物直接测序鉴定扩增片段的特异性。结果在35例MB患者中巢式PCR有34例阳性;26例PB患者中19例阳性;23例家庭内接触者中2例阳性。流行区和非流行区正常人中未见阳性。此结果与血清学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血清学检测MB患者阳性率稍高于巢式PCR;值得注意的是,对PB患者中细菌密度指数(BI)为阴性者,巢式PCR阳性检测率高达78.57%。结论巢式PCR对于麻风病MB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不亚于血清学抗体诊断,但可提高麻风病特别是对PB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对高危人群尤其是家庭内接触者的监测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温艳邢燕袁联潮刘健陈小华张颖李桓英
关键词:麻风病巢式PCR
不同方法检测水中麻风杆菌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水中麻风杆菌DNA分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不同方法提取不同水样中的DNA,用巢式PCR扩增麻风杆菌特异性重复序列。结果:对浑浊水样,DNA StoolKit提取DNA的效果优于粗提法;对于澄清水,DNA Mini Kit提取DNA的效果与粗提法相同。提高退火温度、减少循环数,PCR检出水平不变,非特异性扩增减少。结论:对不同外观的水样,采用不同方法提取DNA与优化PCR反应条件以减少非特异性扩增很有必要。
邢燕刘健温艳翁小满
关键词:麻风DNA提取水样
母子俩接种卡介苗后发生皮肤寻常狼疮被引量:6
2012年
母子俩分别在儿童期接种卡介苗(BCG)后,均在接种部位发生寻常狼疮。2例均在接种处出现丘疹、结节融合的、直径≥10.0cm的棕红色浸润性斑块,已持续达15~30年。玻片压诊呈现"苹果酱结节"。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可见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大量淋巴细胞形成的"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无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与PCR扩增分枝杆菌均为阴性。诊断:寻常狼疮(BCG接种部位)。
翁小满陈小华邢燕
关键词:卡介苗寻常狼疮并发症
麻风病流行区水、土壤中麻风杆菌的检测初步报告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检测云南省丘北县水、土壤中是否存在麻风杆菌,探究水、土壤是否充当麻风杆菌病原库。方法:从麻风病不同流行程度的村庄采集水、土壤,从中分离出微生物、提取DNA;Nested—PCR扩增后直接测序,用基本局域线性搜索工具(BLAST)与NCBI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进行比较,以确认PCR产物是否为麻风杆菌。结果:从36个采样点采集的59份水样中,有29份PCR阳性,其中18份标本测序后能确认为麻风杆菌。从7个采样点采集的11份土样中有7份PCR阳性,其中3份标本测序后能确认为麻风杆菌。结论:麻风病流行村庄水、土壤中存在的麻风杆菌可能是麻风病的传染源。
邢燕刘建温艳翁小满
关键词:麻风杆菌PCR土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