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硕
- 作品数:55 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原位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病变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原位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PTC或ERCP检查,病理或临床定期随访资料为标准,筛选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5年4月至2009年3月4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将其分为缺血性胆管病变组(ITBL组,29例)和无缺血性胆管病变组(C组,17例),测量移植肝实质的ADC值(b值:600s/mm2),并对DWI序列上移植肝胆道系统信号和MRCP上胆管树进行观察。结果ITBL组和C组的移植肝ADC值分别为(1.456±O.286)×10-3 mm^2/s和(1.716±0.391)×10^-3mm^2/s,ITBL组ADC值低于C组,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DWI上ITBL组和C组胆管壁信号增高发生率分别为82.8%(24/29)和5.9%(1/17),ITBL组DWI上胆道壁信号增高主要发生在肝门部胆管及肝内小胆管(70.8%,17/24)。ITBL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TBL组21例伴发胆泥,DWI上呈高、等、低信号,C组中胆管管腔内未见异常信号。结论DWI上ITBL主要表现为肝门部及肝内小胆管管壁信号明显增高,移植肝ADC值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病理学改变,可能对ITBL的早期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敏感的监测指标。DWI作为一种新颖、无创、简单、实用的方法在肝移植术后ITBL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刘静静王劲单鸿何炳均许长谋姜在波李名安邵硕周泽浩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移植胆管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MRI表现(附2例报告及文献回顾)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讨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MRI表现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我院2例及国外8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病例,并回顾国外相关文献,讨论其MRI表现。结果肿瘤位于宫腔内6例,其中2例伴有壁结节,子宫壁3例,宫腔外1例。实性肿瘤、囊实性肿瘤、囊性肿瘤分别为5例、3例、2例。肿瘤多数较大,呈浸润性生长,7例直径大于5cm。肿瘤在MRI的TIWI多呈等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伴有出血或坏死时信号不均呈混杂性。增强扫描实性肿瘤的主体部分强化明显,早期周围性强化,强化呈向心性,壁结节为早期并持续强化。囊实性肿块的实性成分,囊性肿块的边缘和间隔部分多数强化明显,肿块可呈结节样周围强化或网格样强化。其中1例内膜及右侧输卵管壁弥漫受侵,并通过子宫圆韧带和阔韧带扩散至腹膜。伴有多发转移1例,伴有少量盆腔积液1例。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多数为宫腔内较大实性肿块,也可发生于肌壁或宫腔外,多呈浸润性生长,伴有出血、坏死、钙化时信号多不均匀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MRI能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 刘静静王劲何炳均邵硕单鸿
- 关键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MRI
- 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介绍一种经皮经肝途径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的新方法,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血管科8例复杂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前肝功能Child.PughA级2例,B级3例,C级3例。经皮成功穿刺肝内门静脉后,沿同一穿刺道经门静脉穿刺肝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结果8例患者经皮经肝门体分流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门静脉压力由术前(31.0±4.3)mmHg降至(18.9±2.7)mmHg(t=10.258,P〈0.01)。1例术后5d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其余7例存活患者随访2~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例门静脉系统弥漫血栓患者,4个月后分流道闭塞;1例顽固性腹水患者2个月后腹胀症状复发,再次置人支架后腹水消失;余5例随访期间未再发出血,伴随的腹水症状消失。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为复杂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肝内门体分流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高,是常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有效补充。
- 李名安姜在波周斌钱结胜黄明声张有用邵硕单鸿
- 关键词:门静脉门体分流术放射学
- 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检查资料。结果卵巢囊腺瘤6例,其中1例浆液性囊腺瘤呈均匀单囊状,2例粘液性囊腺瘤呈多房状、分隔及囊壁薄,3例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呈多房状、分隔及囊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卵巢癌10例,多为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术前误诊1例为卵巢转移瘤;卵泡膜纤维瘤组4例,1例单纯纤维瘤与2例卵泡膜纤维瘤的T2WI低信号有一定特征性,1例卵泡膜细胞瘤术前误诊为卵巢癌;卵巢畸胎瘤7例,均含有脂肪信号;卵巢转移瘤4例,3例胃癌转移所致,1例淋巴瘤累及所致。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3.5%。结论 MRI对卵巢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理想的检查方法。
- 邵硕齐先龙郑宁孟强刘文娟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卵巢肿瘤
- 多参数MRI对舌鳞状细胞癌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MRI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及多方位成像的优点,也能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可精细评估舌鳞状细胞癌原发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血供、周围结构受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对于制订临床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等多参数MRI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及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7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20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17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头颈部DWI、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测量和分析肿瘤的部位、长、短径、厚度、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比较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MRI测量参数的差异,同时分析肿瘤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结果 37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长径均值为(29±15)mm,短径均值为(24±13)mm,厚度均值为(19±10)mm,ADC均值为(1.067±0.137)×10^(-3) mm^2/s。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间,肿瘤长径、短径、厚度和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37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中21例TIC为速升-平台型,16例TIC为速升-流出型。结论多参数MRI联合应用可较好评价肿瘤的部位、大小、血供、周围结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ADC值与TIC类型对舌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肿瘤大小对预测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邵硕郑宁魏然刘文娟李蕊姜山辛顺宝
- 关键词:舌肿瘤鳞状细胞癌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 原发性双侧精囊黏液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1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尿线细而无力,有排尿等待现象,后出现尿道烧灼感,夜尿10余次,无肉眼血尿及血精。胃肠镜检查(-)。体格检查:耻骨上区隆起,轻微压痛。实验室检查: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1.910μg/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0.340μg/L,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4.62μg/L,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3.24μg/L,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11.90 U/mL,CA-199:20.00 U/mL,均在正常范围内。辅助检查:盆腔CT(图1A):双侧精囊区巨大不规则占位,病灶呈等密度及稍低密度,以低密度部分为主,CT值约16.07 HU,其内见散在点状钙化。
- 孙晨晨邵硕李亮郑宁
- 关键词:精囊磁共振成像
- MRI在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MRI在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手术证实为钙化性肌腱炎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及X线检查。结果 1)21例X线片显示明确钙盐沉积的病例中,MRI对钙盐沉积的的显示率为86%,于T_1WI及PDWI-FS图像17例钙盐沉积呈低信号,1例呈高低混杂信号,钙盐沉积所累及肌腱相邻区域损伤;2)在钙盐沉积部位中,12例为冈上肌肌腱,3例为冈下肌肌腱,4例同时累及冈上、冈下肌肌腱,1例为肩胛下肌肌腱,1例同时累及冈上、肩胛下肌肌腱;3)21例均合并肩袖损伤,累及冈上肌肌腱者为20例,部分撕裂者为9例;累及肩胛下肌腱者为8例;累及冈下肌腱者为4列;4例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结论 MRI在显示细小钙化方面不如X线,单一MRI检查对于钙化性肌腱炎的诊断是不充分的,但MRI对于肌腱炎及钙化物沉积位置的显示要优于X线检查,对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 刘文娟郑宁邵硕李蕊姜山齐先龙
- 关键词:钙化性肌腱炎磁共振成像X线检查肩袖
- 咽旁间隙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 2020年
- 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因颈背部疼入院。体格检查:双侧扁桃体Ⅰ°大,右侧软腭较左侧膨隆低垂,无明显疼痛。口咽部MRI平扫加增强示右咽旁间隙内团块状T1WI等信号(图1a)、压脂T2WI高信号(图1b),其内信号不均,见多发条状T1WI及压脂T2WI低信号影,病灶周围见环形压脂T2WI低信号影,DWI(b=800)呈高信号。
- 薛晓丽邵硕相龙全程景风郑宁
- 关键词:咽旁间隙T2WIT1WI口咽部颈背部海绵状血管瘤
- 腮腺实性乳腺样分泌性癌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涎腺乳腺样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MASC)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腮腺,既往文献报道认为囊实性改变为MASC的特点。本文报道1例腮腺以实性成分为主的MASC,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其认识。1病例资料患者,男,27岁,2018年6月因左侧腮腺区肿物14天入院。患者自诉吃刺激性食物后出现左侧腮腺区疼痛。查体:左侧腮腺区皮肤轻微隆起,耳垂下方可触及大小约1.5 cm×1 cm×1 cm的类圆形、实性结节,质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明显不适。
- 程景风邵硕相龙全郑宁
- 关键词:腮腺磁共振成像
-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MRI表现(附两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病例1:患者男,77岁。发现左面部皮肤肿物反复破溃、不愈合1年余,肿物约蛋黄大小,无疼痛瘙痒等异常感觉,近半年肿物逐渐增长变大,反复破溃、渗出,创面不愈合。MRI检查:左侧颊部皮肤表面见宽基底实性不规则隆起样肿物,大小约1.9 cm×1.2 cm×2.3 cm,肿物表面局部破溃,皮肤信号连续性中断;T1WI较肌肉呈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在T2WI-FS上散发见点状更高信号;肿物与邻近皮下脂肪间隙分界不清,相应脂肪受累(图1A~1C)。患者行左面部肿物扩大切除术+左上臂皮片取皮术+全厚皮片移植术。
- 苑子茵郑宁邵硕李亮
- 关键词: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皮肤肿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