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虹
- 作品数:30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苏式”生活方式中的丝绸艺术被引量:2
- 2008年
- 明代中晚期在苏州形成了以奢华、娴雅、舒适为特点的"苏式"生活方式,在明清两代风靡大江南北。它与盛产于江浙的优质丝绸关系密切。丝绸"吴服"的广为流传代表了"苏式"生活方式的传播,与文人精神生活相适应的"苏裱""苏绣"和戏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丝绸与"苏式"生活方式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丝绸纹样还辐射到江南"包袱锦"建筑彩画上,成为"苏式"环境装饰的重要部分。
- 郑丽虹
- 中国设计艺术史与工艺美术史的新老交替被引量:2
- 2008年
- 如何完成中国设计艺术史和工艺美术史的新老交替,是目前设计艺术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从理论上分别对工艺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的内涵进行廓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对如何适应新形势,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强调观念、外延上的拓宽才是这场改革的核心。
- 郑丽虹
- 关键词:工艺美术史设计艺术学教学内容
- 明代“苏式”工艺美术与海外贸易
- @@明代中晚期,正处于新航路发现后的“全球化”起步阶段。“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邻近国家传统的朝贡贸易之外,遥远的欧洲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以及它们在亚洲与美洲的殖民地,都卷入了与中国的远程贸易。”...
- 郑丽虹
- 关键词:明代海外贸易
- “苏式”艺术与吴地民俗被引量:2
- 2008年
- 吴地历来具有重视节俗礼俗的风习,它不仅造成了礼俗用品的丰富多样,还使手工艺因节俗礼俗的需要而得到发展,并具有浓厚的苏州特点;另外,吴地宗教世俗化倾向明显,且与地方节俗融会在一起,从而促进了"苏式"艺术的蓬勃发展,使之与吴地民俗相得益彰。
- 郑丽虹
- 关键词:民俗
- 从“设计扶贫”到“乡土设计”——艺术乡建中的主客关联与融合创新被引量:13
- 2021年
- "设计扶贫"是当代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一种重要理念与实践路径。乡民与设计者的"主—客"关系定位及其互惠相融原则,至为关键。苏州大学"看见大山"校地合作项目在反思"设计扶贫"的话语权力基础上,提出以中国式的"乡土"根性为依据,以国际前沿设计理念对接本土乡村建设、参与乡土体认、构建产业循环,进而产生扶贫效益的"乡土设计"理念,而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对主位观察、客位能动、主体回归的认识和讨论,则对我国"后设计扶贫"工作的展开具有启示价值。
- 郑丽虹
- 论乡村振兴中“道法自然”的中式智慧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天人合一”,这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所遵循的原则是道法自然。以今日之表述,强调“生态-生物-生命”的“三生共同体”整体观。我国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传统文明基础和基因上的守正创新。中华文明的这些博物精粹,尤其表现在“三农”之中,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辨析和传承。当今世界遇上了生态危机、生物多样性危机,乃至生命危机,即所谓“三生”危机。中华传统中生态文明与乡土社会相契合的智慧值得传承和发扬,能否做到这一点,是检验乡村振兴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同时,学界也希望将这些中式生态智慧贡献给世界。
- 彭兆荣郑丽虹
- 关键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 创样:一个从中国本土定义设计的文本——近代上海时装创样群体及其行为研究
- 2024年
- 20世纪20年代,在“设计”这一名词还未被中国人翻译使用时,“创样”却已被广泛运用在时装界中。“创样”即是“创造新样”,有“设计”和“打样”之义,这是社会转型期国人应对新的社会需求而从本土概念出发定义的新名词。本文通过对上海时装“创样”群体及其设计行为的研究,提出美术家群体作为近代上海时装创样的主力军,在时装的形制上承担了“承中启西”的设计职能,为裁缝提供了改变时装结构的样本。正是二者的密切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创造了“亦中亦西、非中非西、折中古今”的中国海派时装风貌,奠定了中国在世界现代时装潮流发展史中的地位。
- 郑丽虹刘馨胡斌
- 关键词:时装美术家裁缝
- “苏样”与“苏式”——“苏式”工艺美术的含义被引量:9
- 2008年
- "苏式"工艺美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已引起很多人的关注。"苏式"来自"苏样",形成于明代中晚期,清前期得到蓬勃发展,具有样式的意义,代表了明清以来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引领了时尚潮流,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工艺美术。
- 郑丽虹
- 关键词:工艺美术艺术评论艺术作品艺术设计
- 宫廷与苏作:明清“苏作”雕刻工艺及其风格演变被引量:3
- 2018年
- 以雕刻为代表的'苏作'工艺美术系明清工艺美术发展史中的典范。其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明清社会转型的催化,文人文化的导引,以及各类手工技艺的相互采借。'苏作'雕刻工艺以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古雅空灵的审美趣味、巧夺天工的价值取向和秀美小巧的形态特征引领了明清工艺美术的风尚。'苏作'雕刻工艺在明清时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最辉煌也是风格转最为明显的时期是乾隆时期,而这与宫廷的影响不无关系。
- 郑丽虹
- 关键词:宫廷雕刻工艺
- 1927~1937年苏州城市设计的定位与思想被引量:1
- 2006年
- 苏州1927~1937年的城市设计与实践是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设计运动。其中有关城市定住的讨论.是基于对苏州城市发展方向的不同认识和特定的历史背蒂而形成的,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在这期间提出的与之有关的一些设计思想和原则。更是日后构建苏州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思想的基础。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
- 郑丽虹
- 关键词: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