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晓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硬膜
  • 7篇硬膜外
  • 6篇镇痛
  • 6篇分娩
  • 6篇分娩镇痛
  • 5篇麻醉
  • 4篇剖宫产
  • 3篇腰硬联合
  • 3篇腰硬联合麻
  • 3篇腰硬联合麻醉
  • 3篇硬膜外自控
  • 3篇联合麻醉
  • 3篇产妇
  • 2篇血压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妊娠
  • 2篇妊娠高血压
  • 2篇手术
  • 2篇高血压
  • 2篇产程

机构

  • 10篇广州市花都区...

作者

  • 10篇郑晓玲
  • 5篇徐健红
  • 3篇刘淑贤
  • 2篇刘淑贤
  • 1篇秦江霞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大医生
  • 1篇内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的17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麻醉效果、血压、心率、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最高平面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药总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产妇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胎儿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有效缓解疼痛和缩短胎儿娩出时间。
徐健红冯志咏郑晓玲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腔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评价硬膜外腔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混合液于分娩镇痛的效果、临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50例临产妇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和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组(RT),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1)各临产妇感觉神经阻滞情况;(2)宫口开至3、5、7cm及开全时的产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视觉模拟评分法的疼痛评分(VAS);(3)各产程的时间及产后出血量;(4)镇痛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5l新生儿出生即时脐静脉血气分析及出生后1min、5min时的Apgar评分。结果RD组在阻滞起效时间和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均短于RT组[(6.380±1.008)min比(7.880±1.409)min和(11.540±1.439)min比(13.040±1.748)min],最高阻滞平面亦高于RT组(均P〈0.05);RD组在宫口扩张至3、5、7cm时临产妇的MAP明显低于RT组(均P〈0.01);RD组临产妇的HR、VSA在各记录点均明显低于RT组(均P〈0.01);RD组的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RT组(2.6%比9.3%、0.0%比4.O%、2.6%比8.0%)(均P〈0.01),虽然R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RT组(5.3%比2.6%)(P〈0.05),但其心率均大于50次/win。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腔分娩镇痛,有着良好的镇痛作用,其效果优于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更适合分娩镇痛。
刘淑贤郑晓玲秦江霞徐健红莫飞邹银燕
关键词:曲马多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注入技术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生产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行连续硬膜外输注镇痛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产妇行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注入技术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记录并分析两组产妇镇痛效果、麻醉药用量、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及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镇痛时间、镇痛到爆发痛发生时间较长,自控镇痛次数较少,芬太尼和罗哌卡因用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时,与连续硬膜外输注镇痛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相比,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注入技术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较好,能提高镇痛效果,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冯志咏莫飞郑晓玲刘笛
关键词:分娩镇痛硬膜外自控
超声仪在分娩镇痛中估测硬膜外深度及穿刺定位的准确性研究
2022年
目的分析超声仪在分娩镇痛中估测硬膜外深度及穿刺定位的准确性。方法对本院2021年8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0例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干预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穿刺定位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共计50例产妇均以传统手法触摸解剖标记并实施定位,乙组共计50例产妇均以超声仪实施穿刺定位,对两组产妇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更换间隙穿刺率进行比较,同时观察组间穿刺次数差异、组间重新定向次数差异、组间操作耗时差异以及组间硬膜外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记录乙组硬膜外深度以及硬膜外穿刺针实际进针深度。结果组间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乙组明显高于甲组(P<0.05),组间更换间隙穿刺率比较,乙组低于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穿刺次数比较,乙组明显低于甲组,组间重新定向次数比较,乙组明显低于甲组,组间操作耗时比较,乙组明显短于甲组(P<0.05)。组间硬脊膜穿破发生率比较、组间神经根损伤发生率比较、组间硬膜外血肿发生率比较,乙组低于甲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产妇硬膜外深度估测值为(4.28±0.40)cm,硬膜外穿刺针实际进针深度为(4.49±0.39)cm,两者的绝对值和差数均值分别为0.49cm和0.20cm。结论在产妇分娩镇痛中,超声仪在硬膜外深度估测方面以及穿刺定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操作耗时,硬膜外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硬膜外深度估测值和膜外穿刺针实际进针深度相差较小,准确性高,值得推广。
徐健红吴春梅毕婉婷水华郑晓玲周秀芳
关键词:超声仪分娩镇痛穿刺定位
低浓度罗哌卡因对程序化间歇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妊娠高血压应用
2022年
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分析对象,予程序化间歇硬膜外给药联合患者自控分娩镇痛的同时,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0.06%、0.1%),评析效果。方法:选患者106例(2021.01-2021.09),予程序化间歇硬膜外给药联合患者自控分娩镇痛,并按照计算机流水分配法,分成A(0.1%罗哌卡因)、B(0.06%罗哌卡因)组,各53例。对比、分析两组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镇痛效果、自然分娩率、自控加药次数、不良反应率。结果: ⑴疼痛程度:A、B组(P>0.05);⑵T0、T1、T2、T3、T5DBP及T0、T1、T2、T5SBP组间对比(P>0.05),T4DBP、T3SBP、T4SBP组间相比(P<0.05);⑶镇痛效果:B组优于A组(P<0.05);⑷自然分娩率:B组>A组(P<0.05);⑸自控加药次数:B组
莫飞冯志咏刘淑贤郑晓玲胡宏东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分娩镇痛罗哌卡因自控分娩镇痛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对比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行L3~4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分别给予0.5%布比卡因7m(gA组)、9m(gB组)、11m(gC组),记录孕妇术前、麻醉后的平均动脉压(MAP)、HR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反生情况。结果麻醉后各组MAP、HR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1);麻醉后C组的MA(P79±8mmHg)、HR(68±6次/min)均低于A组(95±9mmHg)(87±7次/min)及B组(93±10mmHg)(85±7次/min)(P<0.05);各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布比卡因7mg、9mg腰硬联合麻醉相对安全,循环系统较稳定,且能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
郑晓玲刘淑贤胡宏东冯志咏
关键词:剖宫产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
超声引导下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分别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和予以超声引导下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两组产妇满意度、两组产妇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较对照组明显更长,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8、8.653,P<0.05);研究组经阴分娩例数构成比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剖宫产分娩例数构成比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9、4.574,P<0.05);两组产妇宫口全开时观察比较结果显示以及分娩后观察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VA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55、8.384,P<0.05);两组产妇分娩满意度观察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4,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产妇第一以及第二产程时间,但是可以进一步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且对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更有利于提高产妇分娩满意度。
吴春梅徐健红毕婉婷水华郑晓玲
关键词:超声引导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产程剖宫产率
不同间隔给药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分娩镇痛效果观察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间隔给药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分娩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拟在我院行镇痛分娩待产的足月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产妇均给予硬膜外镇痛,在镇痛开始60 min后再泵注镇痛药,A组产妇每30分钟泵药1次,B组产妇每60分钟泵药1次,C组产妇每90分钟泵药1次。比较三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镇痛时间、PCEA次数、罗哌卡因用量、芬太尼用量、转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率;比较三组产妇镇痛前(T 0)、镇痛后1 h(T 1)、分娩时(T 2)、分娩后1 h(T 3)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VAS)评分、改良Bromage(MBS)评分;比较三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氧分压(PO 2)、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 2)、脐动脉血pH值、体质量及1 min阿氏(Apgar)评分;比较三组产妇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PCEA次数、罗哌卡因用量、芬太尼用量显著短(少或小)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的VAS评分均表现为T 0>T 2>T 1>T 3;三组产妇的MBS评分均表现为T 1>T 2>T 0>T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 2时间B组产妇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的体质量、1 min 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pH、PCO 2、PO 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分娩期间,三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隔60 min规律间断硬膜外给药进行PCEA分娩镇痛,可缩短产程,减少麻醉用量,镇痛效果良好,不会增加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冯志咏郑晓玲胡宏东徐健红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产程
大于40岁高龄孕妇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年
目的通过同一麻醉方法在不同年龄段孕产妇剖宫产时的麻醉效果观察,探讨大于40岁高龄产妇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产妇,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年龄40~46岁和对照组(B组)年龄30~36岁,每组60例。观察麻醉前(T0)和麻醉后2 min(T1)、5 min(T2)、10 min(T3)、出胎后(T4)、关腹后(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麻醉效果;麻醉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例数。结果①T1时A组DBP低于B组(P<0.05),T2时A组SBP低于B组(P<0.05);②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③不良反应中虽然A组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但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大于40岁高龄产妇剖宫产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郑晓玲刘淑贤胡宏东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
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12月行小儿腹股沟区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IINB)用药1%利多卡因复合0.15%罗哌卡因混合液0.3-0.5 ml/kg,对照组(骶管神经阻滞)用药1%利多卡因复合0.15%罗哌卡因混合液0.8 ml/kg。记录神经阻滞时(T1)、手术切皮时(T2)、疝囊(鞘突)结扎时(T3)及清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手术时间,采用身体语言反应测试方式(FLACC)对术后2、4、6 h进行疼痛评分。结果与T1比较:观察组MAP、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4时MAP,T4时HR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MAP、T2时的HR明显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3、T4时MAP,T2时的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T3、T4时的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 FLACC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 FLACC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IINB麻醉方式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
刘淑贤胡宏东郑晓玲冯志咏梁高炜
关键词:神经阻滞小儿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