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真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土壤
  • 5篇湿地
  • 5篇湿地土壤
  • 2篇磷素
  • 2篇
  • 1篇氮磷
  • 1篇有机质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群落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活...
  • 1篇退耕
  • 1篇群落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活性
  • 1篇吸附解吸

机构

  • 6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郑真
  • 5篇张平究
  • 5篇孔令柱
  • 3篇刘爽
  • 2篇崔宏
  • 2篇刘文静
  • 1篇杨艳芳
  • 1篇包先明
  • 1篇纪磊
  • 1篇程新锋
  • 1篇彭江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土壤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退耕年限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活性特征
湿地生态系统有独特的水文,植被,土壤和生物特征,受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共同作用。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体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环境功能。但由于历史过度围垦使得长江中下游湿地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污...
郑真
关键词:湿地土壤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活性
文献传递
不同退耕年限下安庆沿江湿地土壤氮、磷变化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选取退耕3~21a的湿地土壤,以现耕油菜地和原始自然湿地土壤为对照,对安庆沿江湿地土壤氮、磷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退耕年限下土壤氮、磷素变化趋势明显。土壤全氮含量变化在退耕3~7a内随退耕年限的增长呈增加趋势,在退耕7a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土壤有效氮含量变化与全氮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全磷含量变化随退耕年限的增长呈较缓递减趋势,平均减少速率为11.6%;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在退耕初期随退耕年限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在退耕9a后随退耕年限增长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土壤氮素,退耕后湿地土壤磷素恢复相对滞后,因此评价湿地土壤生态恢复时土壤磷素指标尤为重要。
孔令柱刘爽郑真崔宏彭江张平究
关键词:氮磷
退耕还湖后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被引量:7
2014年
以安徽菜子湖区不同退耕年限(3、5、9和11年)湿地为研究对象,以相邻油菜地和原始湿地为对照(共6个样地),研究退耕还湖后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退耕湿地土壤对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方程拟合程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O.01);6个样地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X。)、吸附常数(K)和最大缓冲容量(MBC)范围分别为478~1074mg·kg~、0.14~0.61和68.6~661.5mg·kg~。且退耕湿地的这些参数均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升高,但未达到原始湿地水平;6个样地土壤磷的平均解吸率为6.2%一14.6%,且退耕湿地土壤磷解吸率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均显著高于原始湿地.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对外源磷的固持能力不断增强,而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是影响湿地土壤对外源磷固持能力的重要因子.
杨艳芳孔令柱郑真刘爽刘文静张平究
关键词:湿地土壤吸附解吸特性
退耕还湖后不同植被群落下湿地土壤有机质及磷素含量差异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以菜子湖地区退耕还湖后苔草、芦苇和酸模植被群落下的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植被群落类型对湿地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含量及其在土壤剖面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0—6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酸模>苔草>芦苇,而6—13cm,13—25cm,25—40cm,40—55cm土层均表现为:芦苇>苔草>酸模,总体表现为随着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下降;(2)土壤全磷含量均为0—6cm土层全磷含量较高,6—13cm土层含量最低,全磷含量总体表现为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递增,递增趋势的强弱表现为:酸模>苔草>芦苇;(3)土壤速效磷含量除酸模在0—6cm土层显著大于苔草和芦苇外,其它各个层次间土壤有效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总体上均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下降的趋势;(4)除酸模在0—6cm和6—13cm土层的土壤磷素有效率显著高于苔草和芦苇外,其它不同土壤层次间无显著差异。(5)不同植被群落凋落物和根系分布特征差异是引起退耕后湿地土壤剖面有机质和磷素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水产养殖农家肥投放也促进了湿地表层土壤养分积累。
崔宏张平究孔令柱郑真刘爽
关键词:植被群落湿地土壤有机质磷素
不同退耕年限下菜子湖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被引量:7
2016年
选取菜子湖区不同退耕年限(3、7、9、11、21 a)湿地为研究对象,以仍耕作油菜地和原始湿地为参照,分析了退耕还湖后湿地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特征,探讨了退耕还湖后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仍耕作油菜地,退耕后湿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层与亚表层均表现为退耕3~7 a降低,退耕9~21 a升高趋势;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呈现退耕3 a升高?退耕7 a降低?退耕9~11 a升高?退耕21 a降低的趋势,而亚表层土壤退耕3年急剧升高,而后呈降低的趋势;表层土壤磷酸酶活性则呈现退耕3~11 a逐渐升高,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亚表层土壤则表现为退耕3~7 a降低?退耕9~11 a升高?退耕21 a降低的趋势;退耕后湿地表层土壤脲酶活性表现为退耕3 a降低,退耕7~9 a升高,退耕11~21 a降低趋势,亚表层则呈现退耕3 a升高,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退耕21 a湿地土壤4种酶活性均与原始湿地仍存在显著性差异。退耕后水文条件的改变和植被的恢复致使土壤酶来源、酶促反应底物与产物和土壤环境因子变化,进而影响退耕后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
包先明程新锋纪磊郑真孔令柱张平究
关键词:湿地土壤酶活性
不同退耕年限下菜子湖湿地土壤磷素组分特征变化被引量:16
2014年
选取菜子湖区不同退耕年限(2、5、8、10a和20a)湿地为研究对象,以仍耕作油菜地和原始湿地为参照,分析了土壤全磷(TP)、有效磷(AP)、有机磷(OP)和无机磷(IP)各形态含量,探讨退耕还湖后湿地土壤磷素组分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无机磷各形态含量大小顺序为:铁磷(Fe-P:73.55—391.76 mg/kg)>钙磷(Ca-P:21.64—108.04 mg/kg)>闭蓄态磷(O-P:17.15—29.57 mg/kg)>铝磷(Al-P:5.84—25.97 mg/kg),其中Fe-P占了土壤无机磷总量的54.20%—74.13%;退耕还湖2—8a期间,湿地土壤Al-P、Fe-P和O-P含量有逐渐降低趋势,而退耕8—20a后逐渐上升,以Fe-P为主的这3形态磷左右着退耕后土壤无机磷的变化;Ca-P随退耕年限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对土壤无机磷的贡献逐渐增加;无机磷占土壤全磷的比例为35.90%—67.27%,主导着退耕后湿地土壤全磷变化;有机磷占土壤全磷的17.82%—50.51%,在退耕2a后下降,随后开始逐渐上升,对退耕后湿地土壤磷库恢复的贡献逐渐增加;其中Fe-P、O-P和Al-P控制着退耕后土壤磷素有效性变化。退耕后水文条件、植被生长和土壤黏粒含量变化不仅影响退耕后湿地土壤磷素组分特征,也影响着退耕后湿地土壤磷素有效性。
刘文静张平究董国政孔令柱郑真司红君
关键词:湿地土壤磷素形态磷素有效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